词典 黄表纸 黄表纸的意思
huángbiǎozhǐ

黄表纸

简体黄表纸
繁体黃表紙
拼音huáng biǎo zhǐ
注音ㄏㄨㄤˊ ㄅㄧㄠˇ ㄓˇ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áng,(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组词】: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2) 特指中国黄河。【组词】:黄灾。治黄。黄泛区。(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例句】: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组词】:事情黄了。(5) 姓。

biǎo,(1) 外部,外面,外貌。【组词】:表面。外表。仪表。表象。表层。表皮。(2) 显示。【组词】:表示。表态。表征。表达。表露。表演。表情。略表心意。(3)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组词】:表汗。(4)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组词】:表册。表格。表报。调查表。(5) 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组词】:钟表。手表。怀表。(6)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组词】:电表。(7) 标志,榜样。【例句】:表率(shuài )。为(wéi )人师表。(8)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组词】:表亲。表兄弟。(9) 测量的标尺。【组词】:表尺。圭表(古代测日影的器具)。(10)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组词】:表章。诸葛亮《出师表》。(11) 树梢。【组词】:林表。

zhǐ,(1)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组词】:纸张。纸币。纸烟。纸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纸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纸醉。(2) 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组词】:一纸空文。

基本含义

指古代用来写字的黄色纸张,比喻古老、陈旧、过时的事物。

黄表纸的意思

黄表纸 [huáng biǎo zhǐ]

1. 用来敬神或祭祀死者的黄纸。

[yellow paper for worshipping the gods;]

黄表纸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黄裱纸”。表芯纸。色黄,故名。质柔易燃,可用于卷纸煤儿,民间多用作祭祀鬼神的纸钱,道士用于画符。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六回:“站在一边的 康顺风,早吓得脸像一张黄表纸。”
冯骥才 等《义和拳》第二章四:“刘三虎 上前将摆在香案上的一张黄表纸,双手捧给 张德成,张德成 接过用香案上的烛火引着焚掉。”
《文汇报》1991.12.4:“一本《水浒传》共六册,字密而小,黄裱纸,纸质低劣,印刷质量亦差。”


国语词典

黄表纸 [huáng biǎo zhǐ]

⒈ 专供祭祀时烧用的黄纸。


黄表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画瓦书符释义:旧时迷信,在瓦上画图像,在黄表纸上画符箓,所说可以驱鬼避邪。泛指各种迷信活动。
    • 2.
      香表释义:即黄表。指祭祀时烧化的黄表纸。
    • 3.
      黄表释义:黄表纸的略称。
    • 4.
      黄裱纸释义:见“黄表纸”。
    • 5.
      黄钱释义:⒈明 清 时代的制钱名。明 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牀上悬掛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清 王逋《蚓庵琐语》:“明 朝制钱,有京省之异。京钱曰黄钱……外省钱曰皮钱。”《清会典事例·户部五六·钱法》:“﹝ 乾隆 ﹞五年议准,嗣后宝泉、宝源二局鼓铸……配搭改铸青钱,与旧铸黄钱一同行用。”⒉旧时用黄表纸折成,焚化给鬼神的纸钱。《西游记》第四六回:“﹝国王﹞命取些浆饭黄钱与他。果然取了,递与 唐僧。”明 汤显祖《牡丹亭·圆贺》:“他他他,点黄钱,聘了咱。”清 蒋士铨《桂林霜·私葬》:“哭奠三杯

黄表纸(huangbiao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黄表纸是什么意思 黄表纸读音 怎么读 黄表纸,拼音是huáng biǎo zhǐ,黄表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黄表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