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芝 [cǎi zhī]
1. 秦末有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见秦政苛虐,乃隐于商雒,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高贵之畏人,不及贫贱之肆志。”见《史记·留侯世家》、晋皇甫谧《高士传·四皓》。后因以“采芝”指遁隐。名其歌为《采芝操》或《四皓歌》,亦省称《采芝》。见《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采芝操>序》引《琴集》及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
采芝 引证解释
⒈ 秦 末有四皓 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见 秦 政苛虐,乃隐于 商雒,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疗飢。参见“採芝”。
引唐 虞 世远,吾将何归?駟马高盖,其忧甚大,高贵之畏人,不及贫贱之肆志。”
见《史记·留侯世家》、 晋 皇甫谧 《高士传·四皓》。后因以“採芝”指遁隐。名其歌为《採芝操》或《四皓歌》,亦省称《採芝》。见《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採芝操>序》引《琴集》及 南朝 陈智匠 《古今乐录》。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十:“去去行採芝,勿为尘所欺。”
宋 陆游 《对酒》诗:“寄谢採芝翁,无为老青壁。”
明 万寿祺 《入沛宫》诗:“我亦远随 黄 綺 去, 东山 重唱《採芝》歌。”
清 秋瑾 《题<松鹤图>》诗之二:“勋名浪説 凌烟阁,争是 商山 歌《採芝》。”
谓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 汉 张衡 《思玄赋》:“留 瀛洲 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长生。”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清 翁照 《送归愚沉少宗伯予告归里》诗之二:“弭櫂 香水 溪,采芝 砚山 麓。”
采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隐释义:⒈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远的人。晋 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伯夷 窜 首阳,老聃 伏柱史。”郁达夫《舒姑屏题壁》诗:“不知池上 西王母,亦忆 东方 大隐无?”⒉指真正的隐士。清 黄鷟来《题毛闇斋采芝图》诗:“大隐不忘世,葆璞天地间。美哉 綺 与 甪,采芝於 商山。”
- 2.
委怀释义:犹寄情。 晋 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清 黄鷟来《题毛闇斋采芝图》诗:“肆迹敛文藻,委怀在长年。”
- 3.
珍祥释义:祥瑞,吉兆。《汉书·吾丘寿王传》:“至於陛下,恢廓祖业,功德愈盛,天瑞并至,珍祥毕见。”唐 欧阳詹《珍祥论》:“远人率俾,天降珍祥。”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梁秋潭《题采芝图》云:‘山间石上烂生光,曾受 青城 道士方。自採自餐还自寿,不来朝市説珍祥。’”
- 4.
紫芝客释义:指 秦 末 商山 四皓。相传四皓作《紫芝曲》(《采芝操》),中有“曄曄紫芝,可以疗飢”之句,故称。
- 5.
紫芝曲释义:相传 秦 末 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 避乱隐居,称 商山 四皓,作歌曰:“漠漠 商洛,深谷威夷。曄曄紫芝,可以疗飢。皇农邈远,余将安归?駟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畏人,不若贫贱而轻世。”见《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题作《采芝操》。
- 6.
肆迹释义:放开脚步。谓到处游览。清 黄鷟来《题毛闇斋采芝图》诗:“肆迹敛文藻,委怀在长年;安得 筇 竹杖,相从住云端。”
- 7.
送茶释义:⒈敬茶;献茶。《五灯会元·云居膺禅师法嗣·杭州佛日禅师》:“来日普请,维那 令师送茶。”《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送茶让坐已毕,老爷就问起这句话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那人见我説 广东 话,以为是乡亲,便让坐送茶。”⒉旧时婚俗,男方向女家送聘礼,叫“送茶”。后亦以“送茶”泛指送礼。《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金莲 问:‘乔大户 家昨日搬了去,咱今日怎不与他送茶?’”⒊喝茶时以食物助饮。叶灵凤《能不忆江南·采芝斋的熏青豆》:“这是一种滋味很淡泊的小吃,可以用来送茶,也可以用来吃粥。”
- 8.
采芝释义:⒈秦末有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见秦政苛虐,乃隐于商雒,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曄曄紫芝,可以疗飢。⒉谓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