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灵帝 灵帝的意思
líng

灵帝

简体灵帝
繁体靈帝
拼音líng dì
注音ㄌㄧㄥˊ ㄉ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íng,(1) 有效验。【组词】:灵验。灵丹妙药。(2) 聪明,不呆滞。【组词】:灵巧。机灵。灵慧。(3) 敏捷的心理活动。【组词】:灵机。灵感。灵性。(4) 精神。【组词】:灵魂。心灵。英灵。(5) 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组词】:神灵。精灵。(6) 反映敏捷,活动迅速。【组词】:灵活。灵犀。灵便(biàn )。(7) 关于死人的。【组词】:幽灵。灵魂。灵柩。

dì,(1)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组词】:上帝。玉皇大帝。(2) 君主。【组词】:帝王。皇帝。称帝。帝制。

基本含义

灵活聪明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灵帝的意思

灵帝 [líng dì]

1. 南朝齐东昏侯赐给蒋侯神的封号。

灵帝 引证解释

⒈ 南朝 齐 东昏侯 赐给 蒋侯 神的封号。

《南史·齐纪下·东昏侯》:“又偏信 蒋侯 神,迎来入宫,昼夜祈祷……遂加位相国,末又号为‘灵帝’。”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拜 蒋侯 为‘灵帝’,弋白雁为国宾。”


灵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德释义:⒈不修德行;缺乏德行。《书·伊训》:“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孔颖达 疏:“尔惟不德,谓不修德为恶也。”《汉书·文帝纪》:“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朕以不德,少遭閔凶,越在西土,迁于 唐 卫。”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军校尉 蹇硕 以帝轻佻不德,二舅好脩虚名,无股肱之才,惧不能安社稷也。”⒉不自以为有德。《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韩非子·解老》:“德则无德,不德则在有德。”南朝 陈 徐陵《劝进梁元帝表》:“未知上德之不德
    • 2.
      中准释义:⒈即平準。汉 代中央政府平抑物价的一种措施。《后汉书·灵帝纪》:“﹝ 熹平 四年﹞改‘平準’为‘中準’,使宦者为令,列於内署。”⒉指商品交换的媒介和衡量其价格的尺度。孙中山《钱币革命》:“钱币为何?不过交换之中准,而货财之代表耳。”廖仲恺《钱币革命与建设》:“钱币之成也,由货物所换得之品,用充交易中准之具,其目的不在消费,而在辗转流通以得他物为究竟。”⒊符合水准。《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王先谦 集解:“其平与準相中,故匠人取法焉,谓之水平。”⒋见“中準”。
    • 3.
      为当释义:犹抑或;还是。南朝 梁武帝《答陶弘景书》:“但迁徙之日,为当使人,为当使鬼?”《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汝当游学,元期三周,何为去今九载?为当命化零落?为当身化黄泉……为当逐乐不归?”《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董侯 似可,今欲立之,为能胜 史侯 否?人有小智大痴,亦知復何如?为当且尔。”
    • 4.
      伏龙观释义:古建筑名。在 四川省 灌县 城西 都江堰 离堆 北端。相传 战国 秦 蜀郡 守 李冰 父子治水,曾制服 岷江 孽龙,锁于 离堆 下 伏龙潭 中。后人立祠祭祀。北宋 初改为 伏龙观。现有殿宇三重,为 清 代重修。大殿内有 李冰 石像,造于 东汉 灵帝 建宁 元年。
    • 5.
      伸请释义:向上级申明理由,提出请求。 《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中常侍 河南 吕强 愍 邕(蔡邕)无罪,力为伸请。”《元典章·诏令一·建国号诏》:“顷者耆宿诣庭奏章伸请,谓既成大业,宜早定於鸿名。”
    • 6.
      佚豫释义:⒈犹佚乐。《汉书·杜周传》:“天下至大,万事至众,祖业至重,诚不可以佚豫为,不可以奢泰特也。”汉 王充《论衡·感类》:“汤 死,﹝ 伊尹 ﹞復相 太甲。太甲 佚豫,放之 桐宫,摄政三年,乃退復位。”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今 潁川 荀爽,舆病在道,北郡 郑玄,北面受署,彼岂乐羇牵者哉?知时不可佚豫也。”⒉声音迅疾貌。佚,通“呹”。
    • 7.
      作事释义:⒈谓役民兴造。《左传·昭公八年》:“﹝ 师旷 曰﹞: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⒉处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⒊谓施政。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国家作事如此,汉 祚衰亡之徵。”⒋任职;工作。陈翔鹤《古老的故事》六:“在此刻的××省作事,那还能论什么本行不本行呢?只消一遇有机会,你就得见
    • 8.
      克责释义:⒈责备。《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虽内用克责,而不知所定。”《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八年》:“帝闻之,大惊,手詔深自克责,命停册使。”《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母厉声呵之曰:‘官事不治,若所为,岂大臣事耶!’拜珠 深自克责。”⒉严格责备。汉 王充《论衡·感虚》:“人形长七尺,形中有五常,有癉热之病,深自剋责,犹不能愈,况以广大之天,自有水旱之变,汤 用七尺之形,形中之诚,自责祷谢,安能得雨邪?”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其善政归之於下,有不善輒自剋责,庶民爱敬之。”
    • 9.
      党锢之祸释义:东汉后期,宦官专权,引起官僚和一般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不满。官僚李膺、陈蕃和太学生郭泰等人抨击宦官弊 政。宦官诬告李膺和诸郡生徒结成朋党,诽谤朝廷。公元166年桓帝刘志下令逮捕李膺等二百多人。后虽 释放,但禁锢终身,不许做官,被称为第一次“党锢之祸”。灵帝时,“党人”又被起用。后来灵帝刘 宏在宦官要挟下,杀了陈蕃,并于公元169年捕杀李膺、杜密等百余人,陆续被牵连的有六七百人。公元 172年又一次逮捕“党人”和太学生千余人。公元176年还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亲属,都免官禁锢。这就是第二次“党
    • 10.
      八关释义:指八个关口。(1)指 汉 末为镇压 黄巾 起义特设的八关都尉所辖的八关。《后汉书·灵帝纪》:“﹝ 中平 元年﹞,置八关都尉官。”李贤 注:“八关谓 函谷、广城、伊闕、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 也。”(2)指 明 末 腾越州 西南边境内的八关。明 万历 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云南 巡抚 陈用宾 筑,名为 神护、万仞、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关址距当时边界或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清 季 中 英 勘定 滇 缅 边界,虎踞、天马、汉龙 三关划属 缅甸。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
    • 11.
      典律释义:⒈典章律令。《后汉书·儒林传·宋登》:“顺帝 以 登 明识礼乐使持节临太学,奏定典律,转拜侍中。”⒉主管音律。《宋书·律历志上》:“灵帝 熹平 六年,东观 召典律者太子舍人 张光 等问準意。”
    • 12.
      典据释义:⒈掌管,占据。 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中》:“中郎将 张均 上书曰:‘张角 所以能兴兵作乱,万民乐附之者,原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子、兄弟、昬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搉财利,侵冤百姓。’”《后汉书·杨秉传》:“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忿患,四方愁毒。”⒉典实和根据。晋 范宁《春秋穀梁传序》:“释《穀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辞理典据,既无可观,又引《左氏》、《公羊》以解此传,文义违反,斯害也已。”《旧唐书·王方庆传》:“每所酬答,咸有典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故其
    • 13.
      内殿释义:皇帝召见大臣和处理国事之处。因在皇宫内进,故称。《后汉书·灵帝纪》:“﹝ 中平 四年二月﹞己亥,南宫 内殿罘罳自坏。”唐 韦渠牟《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诗:“终期内殿联诗句,共汝朝天会 柏梁。”宋 周密《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引首前后用内府图书内殿书记印,或有题跋。”
    • 14.
      内食释义:谓从中侵蚀肌肉。《后汉书·董卓传》:“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溃癕虽痛,胜於内食。”《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言痈疽藴结,破之虽痛,胜於内食肌肉,浸淫滋大也。”
    • 15.
      函辕释义:函谷关 与 轘辕关 的并称。南朝 宋 鲍照《见卖玉器者》诗:“我方歷上国,从 洛 入 函 辕。”钱振伦 注:“灵帝 中平 元年,置 函谷关、广城、伊闕、大谷、轘辕、旋门、平津、孟津 等八关。”
    • 16.
      刘让释义:[东汉]所题十六字,相传云在蜀中阁道,建宁者灵帝年号。
    • 17.
      募召释义:招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后为 高唐 尉,迁为令”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英雄记》:“灵帝 末年,备 尝在京师,后与 曹公 俱还 沛国,募召合众。”《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坚 以郡司马募召精勇,得千餘人,与州郡合讨破之。”
    • 18.
      北寺释义:⒈监狱名。《后汉书·陈敬王刘羡传》:“﹝ 灵帝 ﹞詔槛车传送 愔、迁 诣北寺詔狱。”《南史·王融传》:“融 被收,朋友部曲,参问北寺,相继於道。”清 吴伟业《后东皋草堂歌》诗:“白社青山旧居在,黄门北寺捕车来。”参见“北寺狱”。⒉大理寺的别称。唐 苏颋《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北寺邻玄闕,南城写翠微。”唐 陈子昂《为陈舍人让官表》:“非有君子瑚璉之材,通儒青紫之秀,已得评刑北寺,执宪南臺。鷞鳩之政无闻,驄马之荣已极。”⒊指寺院位置在北者。宋 苏轼《仙游潭》诗自注:“潭上有寺二。一在潭北
    • 19.
      匡持释义:匡正保持;匡正扶持。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卿高才絶人,足为伟器,然年过四十名声著矣,於此际当自匡持,不然将失之矣。”明 方孝孺《正俗》:“俗之即坏,则日甚而岁滋耳,无以匡持之,岂遂止哉?”明 李东阳《求退录》:“臣等虽委曲匡持,期於少济,而因循隐忍,所损亦多。”
    • 20.
      卿寺释义:九卿的官署。《左传·隐公七年》“初,戎 朝于 周,发币于公卿,凡伯 弗宾”晋 杜预 注:“如今计献,诣公府、卿寺。”孔颖达 疏:“自 汉 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杨伯峻 注:“据《仪礼·聘礼》,贵宾於朝君以后,又访问公卿,公卿接待之於祖庙,復又私相见面,两次皆有财礼。”《隶释·汉太尉陈球碑》“君讳 球,字 伯真”宋 洪适 释:“陈 公名 球,下邳 淮浦 人,三剖郡符,五入卿寺,再为三公,灵帝 光和 二年卒。”

灵帝(ling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灵帝是什么意思 灵帝读音 怎么读 灵帝,拼音是líng dì,灵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灵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