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ng,(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组词】: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2) 使开始发生。【组词】:发动。(3) 使用。【组词】: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组词】: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例句】:这几天不动荤腥。(6) 非静止的。【组词】:动画。(7) 可变的。【组词】:动产。(8) 行为。【组词】:举动。动作。(9) 常常。【组词】:动辄得咎。
xī,(1) 呼吸时进出的气。【组词】: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2) 停止,歇。【组词】: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3) 繁殖,滋生。【组词】:休养生息。滋息。(4) 音信。【组词】:消息。信息。(5) 儿女。【组词】:子息。(6) 利钱。【例句】:息率(lǜ)。利息。月息。
1. 指出仕与退隐。活动与休息。犹动静。情况,消息。引申为人的动止起居。
⒈ 指出仕与退隐。
引《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李善 注:“动息犹出处。”
唐 王勃 《秋日宴季处士宅序》:“虽语默非一,物我不同,而逍遥皆得性之场,动息匪自然之地。”
⒉ 活动与休息。
引《隋书·天文志上》:“生灵因之动息,寒暑由其递代。”
⒊ 引申为人的动止起居。
引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动息无格於温仁,颠沛安由乎正义。”
宋 叶适 《夫人王氏墓志铭》:“欲常候母动息,妇姑同一室处,嬉遨谐剧,不用常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夜叉国》:“自此雌每守 徐,动息不相离。”
⒋ 犹动静。情况,消息。
引《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宦者 安希伦,坐与 重诲 交私,常与 重诲 阴伺宫中动息,事发弃市。”
《宋史·韩世忠传》:“良臣 至 金 军中, 金 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川之战》:“张公 为其所愚,倚为心腹,反为贼之耳目,军中动息,贼悉先知,早为备之。”
⒈ 进退。指出仕与退隐。
引《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唐·王维〈戏赠张五諲〉诗三首之三:「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
⒉ 活动与休息。
引《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自此雌每守徐,动息不相离。」
⒊ 动静。指情况、消息。
引《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思温的孩儿赵延照在晋做祁州刺史,思温知契丹动息,背地令人与延照言契丹终变,乞以幽州内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