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诛求 诛求的意思
zhūqiú

诛求

简体诛求
繁体誅求
拼音zhū qiú
注音ㄓㄨ ㄑㄧ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ū,(1) 把罪人杀死。【组词】:害民者诛。诛灭。诛锄。诛戮。伏诛。(2) 责罚。【例句】:诛意(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口诛笔伐。(3) 责求。【例句】:诛求无已(一味索取,没有止境)。

qiú,(1) 设法得到。【组词】: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求实(讲求实际)。求同存异。求全责备。求贤若渴。实事求是。(2) 恳请,乞助。【组词】:求人。求告。求乞。求医。求教。求助。(3) 需要。【组词】:需求。供过于求。

基本含义

彻底消灭,追求到底

诛求的意思

诛求 [zhū qiú]

1. 诛杀敲诈。

不许诛求无辜。

[extort; make exorbitant demands; blackmail;]

诛求 引证解释

⒈ 需索;强制征收。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於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寧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
杜预 注:“诛,责也。”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征师日滋,赋敛日重,内自京邑,外洎边陲,行者有锋刃之忧,居者有诛求之困。”
郁达夫 《杂感》诗之三:“诛求又掠旄倪去,风鹤重添妇女惊。”


国语词典

诛求 [zhū qiú]

⒈ 需索、要求。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


诛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减克释义:⒈亦作“减剋”。 克扣。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拘收僧尼常住,减剋兵吏廩禄。”《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以致散钱则胥吏减克,纳米则斗面取赢,专计诛求,费用尤伙。”⒉见“减克”。
    • 2.
      利益均沾释义:资本主义国家根据不平等条约侵略 中国 的手段之一。 如1843年 英国 强迫 清 政府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如新恩施及各国,亦准 英国 一律均沾。”1844年 美国 强迫 清 政府签订的《望厦条约》规定 英 美 两国有权享受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 中国 所取得的一切特权,并且成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 中国 侵略的借口。沾,也写作“霑”。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烟臺 条款,德 人藉 英 之力霑利多矣,今復以修约而诛求无已,而 英 人亦乘间而导之,合力以谋之,此皆利益均霑一语阶之厉也。”
    • 3.
      吏牍释义:公文。宋 陆游《秋怀》诗:“讼氓满庭閙如市,吏牘围坐高於城。”清 许承钦《兵至》诗:“爱养天心嗇,诛求吏牘能。”
    • 4.
      徵敛释义:亦作“徵歛”。犹征收。《周礼·地官·里宰》:“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敛其财赋。”唐 元结《舂陵行》:“供给岂不忧,徵敛又可悲。”明 刘基《送别灯和尚还乡序》:“追呼徭役之可怜,诛求徵歛之无厌。皆足以累其身,愁其心。”参见“徵收”。。。见“徵敛”。
    • 5.
      搂伐释义:拉拢、挟持他国一起征伐。 语出《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清 鲁一同《秦论》:“小国困诛求,大国倦搂伐。”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跋》:“拟以 春秋 搂伐而亦重同盟,方之 战国 纵横而未闻游説。”
    • 6.
      文网释义:⒈亦作“文罔”。 法网;法禁。《史记·游侠列传序》:“以余所闻,汉 兴有 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 之徒,虽时扞当世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司马贞 索隐:“违扞当代之法网,谓犯法禁也。”《明史·罗侨传》:“文网日密,诛求峻急。”清 钱谦益《瞿少潜哀词》:“世之盛也,天下物力盛,文网疎,风俗美。”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自 秦 迄 明,垂二千年,法禁则日密……上自庶官,下自亿姓,游於文网之中。”⒉特指文化禁令。鲁迅《书信集·致夏传经》:“但近来文网日益,虽有所感,也不能和读者相见了。
    • 7.
      正入释义:赋税的正额收入。《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元年》:“播 领盐铁,诛求严急,正入不充而羡餘相继。”胡三省 注:“正入,谓岁入有正额者。”
    • 8.
      疲俗释义:衰败的风俗。 《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外破元凶,内康疲俗,名高五霸,道冠八元。”宋 司马光《送祖之守陕》诗:“仁风思布濩,疲俗待绥寧。”元 曹之谦《自赵城还府》诗:“独怜疲俗诛求困,愁嘆声多不可闻。”
    • 9.
      罄然释义:⒈严整貌。《逸周书·太子晋》:“师旷 罄然又称曰:‘温恭敦敏,方德不改。’”孔晁 注:“罄然,自严整也。”⒉形容财物尽失,空空荡荡。《旧唐书·辛替否传》:“於是人怨神怒,亲忿众离,水旱不调,疾疫屡起。远近殊论,公私罄然。”明 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媳妇,你衣衫尽解典,囊篋已罄然,纵使目前存活,到底日久日深,你与我难相念。”明 归有光《陈母倪硕人寿序》:“今数十年来,吴 民困於横暴之诛求,富家豪户,往往罄然。”
    • 10.
      薄敛释义:⒈减轻赋税。《左传·昭公二十年》:“公説,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汉书·吴王刘濞传赞》:“吴王 擅山海之利,能薄敛以使其众。”唐 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悽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⒉元 官署名。《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元贞元年》:“己未,罢打捕鹰房总管府及司籍、周用、薄敛等库、徽州路 银场,各处盐场,仍免 大都 今岁田租。”
    • 11.
      诛剥释义:诛求、剥削。
    • 12.
      诛求释义:勒索:诛求无厌。
    • 13.
      诛求不已释义:指勒索,强取没完没了。同“诛求无已”。
    • 14.
      诛求无厌释义:诛求:需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 15.
      诛求无已释义:勒索榨取没完没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 诛求:勒索。无已:没个完。
    • 16.
      诛索释义:诛求索取。
    • 17.
      诟租释义:谓骂骂咧咧地催交租税。 唐 李贺《章和二年中》诗:“关中 父老百领襦,关东 吏人乏詬租。”清 陈维崧《地震行》:“诛求 江 左尚官府,詬租胥隷打门怒。”
    • 18.
      酤榷释义:官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汉书·武帝纪》“初榷酒酤”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县官自酤榷卖酒,小民不復得酤也。”宋 苏辙《官居即事》诗:“对酒不尝怜酤榷,钓鱼无术漫临溪。”《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七年》:“利源酤榷已尽,而谋利者尚肆诛求。”
    • 19.
      雕瘵释义:⒈凋残病困。⒉泛指民生疾苦。《新唐书·白居易传》:“按鍔诛求百计,不卹彫瘵,所得财号为‘羡餘’以献。”宋曾巩《代太平州知州谢到任表》:“惟此方彫瘵之旧,属比岁凶飢之餘,任在拊循,惧无称效。”

诛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减克释义:⒈亦作“减剋”。 克扣。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拘收僧尼常住,减剋兵吏廩禄。”《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以致散钱则胥吏减克,纳米则斗面取赢,专计诛求,费用尤伙。”⒉见“减克”。
    • 2.
      利益均沾释义:资本主义国家根据不平等条约侵略 中国 的手段之一。 如1843年 英国 强迫 清 政府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如新恩施及各国,亦准 英国 一律均沾。”1844年 美国 强迫 清 政府签订的《望厦条约》规定 英 美 两国有权享受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 中国 所取得的一切特权,并且成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 中国 侵略的借口。沾,也写作“霑”。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烟臺 条款,德 人藉 英 之力霑利多矣,今復以修约而诛求无已,而 英 人亦乘间而导之,合力以谋之,此皆利益均霑一语阶之厉也。”
    • 3.
      吏牍释义:公文。宋 陆游《秋怀》诗:“讼氓满庭閙如市,吏牘围坐高於城。”清 许承钦《兵至》诗:“爱养天心嗇,诛求吏牘能。”
    • 4.
      徵敛释义:亦作“徵歛”。犹征收。《周礼·地官·里宰》:“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敛其财赋。”唐 元结《舂陵行》:“供给岂不忧,徵敛又可悲。”明 刘基《送别灯和尚还乡序》:“追呼徭役之可怜,诛求徵歛之无厌。皆足以累其身,愁其心。”参见“徵收”。。。见“徵敛”。
    • 5.
      搂伐释义:拉拢、挟持他国一起征伐。 语出《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清 鲁一同《秦论》:“小国困诛求,大国倦搂伐。”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跋》:“拟以 春秋 搂伐而亦重同盟,方之 战国 纵横而未闻游説。”
    • 6.
      文网释义:⒈亦作“文罔”。 法网;法禁。《史记·游侠列传序》:“以余所闻,汉 兴有 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 之徒,虽时扞当世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司马贞 索隐:“违扞当代之法网,谓犯法禁也。”《明史·罗侨传》:“文网日密,诛求峻急。”清 钱谦益《瞿少潜哀词》:“世之盛也,天下物力盛,文网疎,风俗美。”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自 秦 迄 明,垂二千年,法禁则日密……上自庶官,下自亿姓,游於文网之中。”⒉特指文化禁令。鲁迅《书信集·致夏传经》:“但近来文网日益,虽有所感,也不能和读者相见了。
    • 7.
      正入释义:赋税的正额收入。《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元年》:“播 领盐铁,诛求严急,正入不充而羡餘相继。”胡三省 注:“正入,谓岁入有正额者。”
    • 8.
      疲俗释义:衰败的风俗。 《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外破元凶,内康疲俗,名高五霸,道冠八元。”宋 司马光《送祖之守陕》诗:“仁风思布濩,疲俗待绥寧。”元 曹之谦《自赵城还府》诗:“独怜疲俗诛求困,愁嘆声多不可闻。”
    • 9.
      罄然释义:⒈严整貌。《逸周书·太子晋》:“师旷 罄然又称曰:‘温恭敦敏,方德不改。’”孔晁 注:“罄然,自严整也。”⒉形容财物尽失,空空荡荡。《旧唐书·辛替否传》:“於是人怨神怒,亲忿众离,水旱不调,疾疫屡起。远近殊论,公私罄然。”明 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媳妇,你衣衫尽解典,囊篋已罄然,纵使目前存活,到底日久日深,你与我难相念。”明 归有光《陈母倪硕人寿序》:“今数十年来,吴 民困於横暴之诛求,富家豪户,往往罄然。”
    • 10.
      薄敛释义:⒈减轻赋税。《左传·昭公二十年》:“公説,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汉书·吴王刘濞传赞》:“吴王 擅山海之利,能薄敛以使其众。”唐 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悽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⒉元 官署名。《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元贞元年》:“己未,罢打捕鹰房总管府及司籍、周用、薄敛等库、徽州路 银场,各处盐场,仍免 大都 今岁田租。”
    • 11.
      诛剥释义:诛求、剥削。
    • 12.
      诛求释义:勒索:诛求无厌。
    • 13.
      诛求不已释义:指勒索,强取没完没了。同“诛求无已”。
    • 14.
      诛求无厌释义:诛求:需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 15.
      诛求无已释义:勒索榨取没完没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 诛求:勒索。无已:没个完。
    • 16.
      诛索释义:诛求索取。
    • 17.
      诟租释义:谓骂骂咧咧地催交租税。 唐 李贺《章和二年中》诗:“关中 父老百领襦,关东 吏人乏詬租。”清 陈维崧《地震行》:“诛求 江 左尚官府,詬租胥隷打门怒。”
    • 18.
      酤榷释义:官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汉书·武帝纪》“初榷酒酤”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县官自酤榷卖酒,小民不復得酤也。”宋 苏辙《官居即事》诗:“对酒不尝怜酤榷,钓鱼无术漫临溪。”《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七年》:“利源酤榷已尽,而谋利者尚肆诛求。”
    • 19.
      雕瘵释义:⒈凋残病困。⒉泛指民生疾苦。《新唐书·白居易传》:“按鍔诛求百计,不卹彫瘵,所得财号为‘羡餘’以献。”宋曾巩《代太平州知州谢到任表》:“惟此方彫瘵之旧,属比岁凶飢之餘,任在拊循,惧无称效。”

诛求造句

1.在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诛求无已,因而引起人民的激烈反抗。

2.清朝末年,人民对诛求无厌的封建统治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3.封建官府对百姓的榨取真是诛求无已。

4.诛求膏血庆生辰,不顾民生与死邻。

诛求(zhuq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诛求是什么意思 诛求读音 怎么读 诛求,拼音是zhū qiú,诛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诛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