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妁 [méi shuò]
1. 媒:指男方的媒人;妁:指女方的媒人。笼统地说,都可以泛指媒人。
例媒妁誉人,而莫之德也。——《淮出子·谬称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英[matchmaker; go-between;]
媒妁 引证解释
⒈ 说合婚姻的人。媒,谓谋合二姓者;妁,谓斟酌二姓者。一说男方曰媒,女方曰妁。
引《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妁何?远耻防淫泆也。”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姐姐方才又道是‘二无媒妁之言’。我请教姐姐:到底怎么是媒?怎么是妁呀?我知道的是男家的媒人叫作媒,女家的媒人叫作妁。”
何其芳 《哀歌》:“乡村的少女还是禁闭在闺阁里,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⒉ 谓起合成作用。
引宋 杨万里 《饮酒》诗:“秫麯偶相逢,清泉媒妁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上·甜酒灰酒》:“更凭石髓媒妁之,混融併作一家春。”
国语词典
媒妁 [méi shuò]
⒈ 婚姻介绍人。
引《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近保山 媒婆 媒人 牙婆 月老
媒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佣雇释义:⒈雇佣。 《旧唐书·黄巢传》:“各於两市出值万计,佣雇负贩屠沽及病坊穷人,以为战士。”金 元好问《戏题新居二十韵》:“就中此宅尤费手,官给工材半佣雇。”⒉指受雇佣的人。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六》:“媒妁誉人而人莫之感,佣雇勤事而人莫之功。”
- 2.
媒妁之言释义:媒妁:说合婚姻的人。 媒人的介绍。
- 3.
媒娉释义:⒈犹媒妁。⒉指媒妁聘娶之礼。
- 4.
徽州婚嫁释义:徽州婚嫁简介旧时,徽州婚嫁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
- 5.
柯斧释义:⒈装柄之斧。⒉《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后因以“柯斧”喻媒妁。⒊《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郑玄笺:“伐柯者必用柯,其大小长短,近取法於柯。”后因以“柯斧”喻法规。
- 6.
混融释义:⒈混和融合。 前蜀 杜光庭《赵郜助上元黄箓斋词·中元》:“动静行藏,未混融於大道;年辰宿曜,犹缠集於众灾。”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使君袖有转物手,鸕鷀杓中平等分。更凭石髓媒妁之,混融併作一家春。”明 郎瑛《七修类稿·义理·草木绿色》:“予尝见画者以青黄之色和而成緑,然后知木色本青,今草木俱緑者,草木因出於土,则生养混融而緑矣。”⒉含混,不分明。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説得多少混融。”
- 7.
盲婚释义:男女双方互不了解,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一种包办婚姻。
- 8.
私约释义:⒈私下约定。 ⒉无媒妁而由男女双方私下议订的婚约。
- 9.
虎媒释义:虎为媒妁。
- 10.
行媒释义:⒈往来作媒妁的人。⒉谓说合婚姻。
- 11.
钻穴踰墙释义:亦作“鑚穴踰墻”。 语本《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踰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后以“鑽穴踰牆”指偷情、私奔、偷窃等行为。金 王若虚《五经辨惑二》:“予謂女之奔人,直淫佚耳,亦鑽穴踰牆之類。”《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至如上蒸下報,同人道於獸禽;鑽穴踰牆,役心機於鬼蜮。”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果报》:“其爲人邪蕩不檢,每有鑽穴踰隙之行,則卜之。”一本作“鑽穴踰牆”。《镜花缘》第九九回:“也有鑽穴踰垣在那裏偷竊的,也有殺人放火在那裏搶劫的。”
- 12.
钻穴逾墙释义:穴:洞。逾:越过。钻洞爬墙。旧时常比喻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自由相恋的行为。后也指男女偷情或小偷行窃。
- 13.
鸾媒释义:媒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