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钟鼎 钟鼎的意思
zhōngdǐng

钟鼎

简体钟鼎
繁体鐘鼎
拼音zhōng dǐng
注音ㄓㄨㄥ ㄉㄧ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组词】:警钟。编钟(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钟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2) 计时的器具。【例句】:钟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钟。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例句】:钟头(小时,如“开了一个钟钟的会”)。(4) 杯子。(5) 集中,专一。【例句】:钟情(感情专注)。钟爱(特别爱)。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dǐng,(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组词】: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2) 锅。【组词】:鼎罐。鼎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组词】: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组词】:鼎峙。鼎足之势。(5) 大。【组词】:鼎族。鼎臣。鼎力支持。(6) 正当,正在。【例句】:鼎盛(shèng )。

基本含义

指权力和地位稳固、威望盛大的象征。

钟鼎的意思

钟鼎 [zhōng dǐng]

1. 钟和鼎。

2. 喻富贵荣华。

4. 指钟鼎文。

钟鼎 引证解释

⒈ 钟和鼎。

《吕氏春秋·节丧》:“夫玩好货寳,钟鼎壶滥,轝马衣被戈剑,不可胜数。”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近世 山东、河南 粥钟鼎尊匜,穷极巧丽,皆墓中物也。”

⒉ 喻富贵荣华。参见“钟鸣鼎食”。

宋 黄庭坚 《次韵答王眘中》:“夸士慕钟鼎,寒儒守典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迺弟 诚轩 《炙背诗》曰:‘……钟鼎形骸外,溪山梦寐餘。’”
廖仲恺 《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史 家里的进士、翰林、举人都有。实生在钟鼎之家。”

⒊ 指钟鼎文。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鼻上有八篆文,中有‘鲁国’二字可识之,奇古如钟鼎样。”
1. 钟和鼎。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 《淮南子·泰族训》:“不大鐘鼎者,非爱金也。”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圣贤以此鏤金版而鐫盘盂,书玉牒而刻鐘鼎。”
李善 注引《墨子》:“琢之盘盂,铭於鐘鼎,传於后世。”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自古皇王,褒崇勋德。既勒铭於鐘鼎,又图形於丹青。”
明 唐顺之 《题王世新一枝窝》诗之一:“鐘鼎相传精古文,户庭不出玩初爻。”
华山 《远航集·窑洞阵地战》:“好些人家把祖传的钟鼎和铁香炉等等老古董,都拿到兵工厂去,给民兵换地雷。”

⒋ 指高官重任。

三国 魏 曹操 《陈损益表》:“臣以区区之质,而当鐘鼎之任。”

⒌ 指富贵。参见“鐘鸣鼎食”。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鐘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清 冯桂芬 《吴氏祭田记》:“晚近士大夫身都富贵,具鐘鼎之养,而庙貌不设,祭田不备者有之。”


国语词典

钟鼎 [zhōng dǐng]

⒈ 钟和鼎。古代视为重器,常刻文字于其上。

《周礼·冬官考工记·辀人》:「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⒉ 比喻从政为官。

唐·杜甫〈清明〉诗二首之一:「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麤饭任吾年。」


钟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古器释义:⒈古代乐器。⒉特指古代钟鼎等器物。
    • 2.
      吉金释义:原指可以铸造钟、鼎、彝器(酒器,也泛指祭器)的金属。 后来用为钟鼎彝器的统称。
    • 3.
      周器释义:指 周 代钟鼎尊俎类彝器。
    • 4.
      国器释义:⒈国家所需的器材用具。 ⒉旧指可以治国的人材。⒊国家的宝器,指钟鼎之类。
    • 5.
      夔龙纹释义:古钟鼎彞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纹饰。 也称夔纹。
    • 6.
      大器释义:⒈古代指钟鼎等宝物。⒉比喻有很高的才能、能干大事业的人:终成大器。
    • 7.
      常器释义:⒈常用或普通的器物。《左传·襄公十九年》“取其所得以作彝器”晋 杜预 注:“彝,常也。谓钟鼎为宗庙之常器。”⒉比喻普通的人。《梁书·朱异传》:“此儿非常器,当成卿门户。”宋 何薳《春渚纪闻·杨文公鹤诞》:“两翅歘开,中有玉婴转侧而啼,举家惊异,非常器也。”
    • 8.
      彝器释义:古代宗庙常用的青铜祭器的总称。 如钟、鼎、尊、罍、俎、豆之属。《左传·襄公十九年》:“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杜预 注:“彝,常也。谓钟鼎为宗庙之常器。”《国语·楚语下》:“采服之仪,彝器之量。”韦昭 注:“彝,六彝;器,俎豆。”《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於王室,故能荐彝器。”颜师古 注:“彝器,常可宝用之器也。”《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裕 收 秦 彝器、浑仪、土圭、记里鼓、指南车送诣 建康。”清 钱泳《履园丛话·艺能·铜匠》:“铸铜之法,三代 已备,鼎鐘彝器,制度各
    • 9.
      搨匠释义:专事从碑碣、钟鼎等物上捶拓文字图像的工匠。
    • 10.
      曶鼎释义:西周 中期青铜器。 高二尺,围四尺,深九寸,款足作牛首形。原器已亡,今仅存铭文四百零三字。记 周王 对 曶 的策命,曶 与其他贵族进行奴隶交易和诉讼事。见 清 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
    • 11.
      来裔释义:后世子孙。汉 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铭勒显于钟鼎,清烈光于来裔。”唐 元稹《赠田弘正父庭玠等制》:“茂 仲弓 之德而位屈当年,副 孔父 之恭而福流来裔。”清 姚椿《朱古愚翁真赞》:“我述斯言,敬告来裔。”
    • 12.
      款识释义:钟鼎器物上所刻的文字。 后世书画上的题名也称款识。识(zhì)。
    • 13.
      淩夷释义:衰落,衰败。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太原 耿氏,故大家,第宅弘阔。后凌夷,楼舍连亘,半旷废之。”清 冯桂芬《吴氏祭田记》:“晚近士大夫,身都富贵,具钟鼎之养,而庙貌不设,祭田不备者有之,盖礼意之凌夷久矣。”
    • 14.
      琼弁释义:⒈一种饰以琼玉的皮弁。 古时大夫所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 子玉 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杜预 注:“弁以鹿子皮为之。琼,玉之别名。次之以饰弁及缨。”《晋书·江统传》:“大夫有琼弁玉缨,庶人有击钟鼎食。”⒉泛指官员的帽子,或借指官员。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中坐溢朱组,步櫩簉琼弁。”元 陈樵《八咏楼赋》:“琼弁盈牀,玉尘生袜。”明 夏完淳《长歌》:“琼弁玉蕤珮珊珊,蕙橈桂櫂凌迴澜。”
    • 15.
      瓦棺篆鼎释义:瓦棺:泛指古代陶土制的葬具,如陶罐、长方形的陶棺等。 篆鼎:铸有篆文的钟鼎。泛指古董、文物。
    • 16.
      舆马释义:亦作“轝马”。车马。《逸周书·文传》:“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吕氏春秋·节丧》:“夫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轝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南朝 梁 江淹《效阮公诗》之十一:“朝生舆马间,夕死衢路滨。”清 孔尚任《桃花扇·馀韵》:“迎神来,送神去,舆马风驰。”
    • 17.
      蛟篆释义:笔画盘曲如蛟的钟鼎文。
    • 18.
      遗字释义:⒈残留的文字。 宋 张耒《上方》诗:“古壁有遗字,昔人嗟寂寥。”《隶续·魏三体石经<左传>遗字》宋 洪适 释:“右 魏 三体石经《左传》遗字古文三百七。”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阎若璩》:“石经残碑遗字见於 洪适《隶释》者五百四十七字。”清 丘逢甲《和平里行》:“里人敬忠宝遗字,未入南中金石志。”⒉死者生前的题字、文稿等。唐 孟郊《李少府厅吊李元宾遗字》诗:“零落三四字,忽成千万年。那知冥寞客,不有补亡篇。”唐 元稹《祭亡友文》:“拜我者曩日之旧童,示我者絶时之遗字。”⒊脱漏文字。元 熊朋来《<钟鼎篆韵>
    • 19.
      金文释义:旧称钟鼎文。 指铸刻在商、周、战国和秦汉时代青铜器上的文字。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20.
      金石之功释义:金:指钟鼎类。石:指碑碣类。刻在钟鼎碑碣之上,永不磨灭的功勋。

钟鼎(zhongd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钟鼎是什么意思 钟鼎读音 怎么读 钟鼎,拼音是zhōng dǐng,钟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钟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