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齐名 齐名的意思
míng

齐名

简体齐名
繁体齊名
拼音qí míng
注音ㄑㄧˊ ㄇ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 jì zī zhāi,(1) 同“斋”。(2) 斋戒。【例句】:齐三日而后行。(3) 庄敬。【组词】:齐庄。齐严。

míng,(1) 人或事物的称谓。【组词】: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 起名字。【例句】:“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例句】: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 叫出,说出。【组词】:不可名状。 (5) 声誉。【组词】: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组词】: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 占有。【组词】:不名一文。 (8) 量词,用于人。【组词】:三名工人。

基本含义

指与某人或某物并列齐全,地位相等。

齐名的意思

齐名 [qí míng]

1. 指名望相等。

李白与杜甫齐名。

[be equally famous;]

齐名 引证解释

⒈ 同等的名望。

《后汉书·崔駰传》:“﹝ 崔駰 ﹞少游太学,与 班固、傅毅 同时齐名。”
《北史·祖莹传》:“范阳 祖莹 与 陈郡 袁翻 齐名秀出,时人为之语曰:‘京师楚楚 袁 与 祖,洛中 翩翩 祖 与 袁。’”
《明史·文苑传二·徐祯卿》:“禎卿 少与 祝允明、唐寅、文徵明 齐名,号‘ 吴 中四才子’。”


国语词典

齐名 [qí míng]

⒈ 声名相当。

《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范滂传》:「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宋朝钱塘有个名妓苏盼奴,与妹苏小娟,两人俱俊丽工诗,一时齐名。」


齐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凤释义:⒈唐薛元敬有文学,少与薛收及收族兄德音齐名,时人谓之“河东三凤”。见《旧唐书·薛元敬传》。⒉明张泰字亨父,太仓人;陆釴字鼎仪,崑山人;陆容字文量,亦太仓人。三人少齐名,号“娄东三凤”。见《明史·文苑传二·张泰》。
    • 2.
      三才释义:⒈天、地、人。⒉三位齐名之才人。(1)指晋之潘滔、刘舆、裴邈。⒊三种材料。
    • 3.
      不分释义:⒈不服气;不平。《南齐书·王僧虔传》:“ 庾征西 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 右军 后进, 庾 犹不分。” 宋 梅尧臣 《龙柏》诗:“苦练不分颜色近,紫荆未甘开谢迟。” 古直 《杂感寄楚伧一厂》诗:“蓴鱸不分因秋起,块垒生憎借酒浇。”⒉不料。 唐 陈陶 《水调词》之二:“容华不分随年去,独有妆楼明镜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天下事,鬢边愁,付东流。不分吾家小 杜 ,清时醉梦 扬州 。” 清 朱彝尊 《咏古》诗之一:“ 汉皇 将将屈群雄,心许 淮阴 国士风。不分后来输 绛 , 灌 ,名高一十
    • 4.
      乐平腔释义:戏曲剧种。弋阳腔的一个支派,明 末同青阳腔齐名。流行于 江西 东北部。
    • 5.
      二王释义:⒈指两个天子。 ⒉指封王爵的二人。⒊同时齐名的王姓二人。(1)晋王戎和王衍。
    • 6.
      二郎释义:⒈指排行第二的男子。唐 白居易《闻龟儿咏诗》诗:“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莫学二郎吟太苦,纔年四十鬢如霜。”⒉即二郎神。宋 洪迈《夷坚支癸志·蔡七得银器》:“伟丈夫者,俗所谓 二郎 是已。”《西游记》第六回:“那大圣已至 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 二郎爷爷 的模样。”《红楼梦》第四十回:“鸳鸯 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 道:世人不及神仙乐。”⒊指 晋 杜轸 与 李骧。《晋书·良吏传·杜轸》:“﹝ 蜀郡 杜軫 ﹞累迁尚书郎……时 涪 人 李驤 亦为尚书郎,与 軫 齐名,每有论议,朝廷莫能踰之,
    • 7.
      交口称誉释义:大家同声称赞。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交口荐誉之。”《元史·王利用传》:“利用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
    • 8.
      伉浪释义:亦作“伉俍”。率直豪放。《明史·赵时春传》:“时春 读书善强记,文章豪肆,与 唐顺之 王慎中 齐名。诗伉浪自喜,类其为人。”清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冯汝行 如 幽州 马行客,虽见伉俍,殊乏都雅。”清 钱谦益《陈则舆墓志铭》:“陈君 于余,二十年以长,余少伉浪,不可人意,君折辈行与游。”
    • 9.
      侔名释义:齐名;名望相等。
    • 10.
      南金释义:⒈南方出产的铜。后亦借指贵重之物。《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毛 传:“南谓 荆 扬 也。”郑玄 笺:“荆 扬 之州,贡金三品。”孔颖达 疏:“金即铜也。”《后汉书·宦者传序》:“南金、和 寳、冰紈、雾縠之积,盈仞珍藏。”唐 白居易《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诗:“何以报珍重,慙无双南金。”游国恩《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敬赋》诗:“餘年犹愿学,片语是南金。”⒉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晋书·薛兼传》:“兼 清素有器宇,少与同郡 纪瞻、广陵 閔鸿、吴郡 顾荣、会稽 贺循 齐名,号为‘五儁’。初入 洛,
    • 11.
      南陈北崔释义:指 明 末画家 陈洪绶 与 崔子忠。陈 是 浙江 诸暨 人,崔 是 山东 莱阳 人,居 顺天(今 北京市),以善画人物齐名。清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九:“﹝ 陈洪綬 ﹞ 崇禎 间与 北平 崔青蚓 齐名,号南 陈 北 崔。”
    • 12.
      卢前释义:《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烱 与 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 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 13.
      双名释义:⒈犹齐名。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 汤 举 伊尹,不仁者远,何武 贡二 龚,双名竹帛。”晋 潘岳《夏侯常侍诔》:“其在于 汉,迈勋惟 婴(夏侯婴),思弘儒业,小大双名。”⒉用两个字组成的人名。《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东京 有一才子,天下闻名,姓 柳,双名 耆卿。”《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双名 学海,表字 水心。人都称他 安二老爷。”《小说界》1990年第2期:“取什么名字呢?单名?还是双名?”
    • 14.
      右军释义:⒈周 制,天子有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亦泛指右翼部队。《左传·桓公五年》:“王为中军,虢公 林父 将右军。”《史记·赵世家》:“攻 中山。赵袑 为右军,许钧 为左军,公子章 为中军,王并将之。”《国语·吴语》:“越王 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亦令右军衔枚踰 江 五里以须。”《北史·周纪上·太祖文帝》:“帝率右军 若干惠,大破 神武 军,悉虏其步卒。”⒉晋 王羲之 曾任右军将军,后称 羲之 为“右军”。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齐 王僧虔《论书》:“庾征西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唐 高适《途
    • 15.
      同国释义:⒈同一国家。 《礼记·檀弓下》:“闻远兄弟之丧,哭于侧室;无侧室,哭于门内之右。同国则往哭之。”⒉犹同乡邑。宋 陈师道《寄李学士》诗:“平日齐名多早达,莫年同国未情疎。”
    • 16.
      吴蔡体释义:金 吴激、蔡松年 均工乐府,齐名,时号“吴蔡体”。 金 元好问《中州集·蔡丞相松年》:“百年以来,乐府推 伯坚(蔡松年)与 吴彦高(吴激),号‘吴蔡体’。”《金史·文艺传上·蔡松年》:“﹝ 蔡松年 ﹞文词清丽,尤工乐府,与 吴激 齐名,时号‘吴蔡体’。”
    • 17.
      善和坊释义: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五:“崔涯 者,吴 楚 之狂生也,与 张祜 齐名。每题一诗於娼肆,无不诵之於衢路…… 祜 涯 久在 维扬,天下晏清,篇词纵逸,贵达钦惮,呼吸风生,颇畅此时之意也。赠 端端(李端端)诗曰:‘觅得黄騮鞁绣鞍,善和坊 里取 端端,扬州 近日浑相诧,一朶能行白牡丹。’”后因以“善和坊”指士人冶游赋诗之地。
    • 18.
      埒名释义:齐名。
    • 19.
      声采释义:⒈指文章的风采。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自鸟跡代绳,文字始炳,炎 皥 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李详《论桐城派》:“文正 之文,虽从 姬传 入手,后益探源 扬 马,专宗 退之,奇偶错综,而偶多於奇,复字单义,杂厕相间,厚集其气,使声采炳焕而戞焉有声。”⒉犹声誉。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 进士 章鲁封,与 罗隐 齐名,皆 浙 中人,频举不第,声采甚著。”清 梅曾亮《<耻躬堂文集>序》:“遂筑室於 寧都 金精 之峯,与 三魏 相依,务欲韜匿声采,无所闻问於世。”
    • 20.
      大历十才子释义:唐代宗 大历 年间齐名的十个诗人。 《新唐书·文艺传下·卢纶》:“纶 与 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 皆能诗齐名,号‘大历 十才子’。”他书所载,十人姓名略异。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李益》:“大历 十才子…… 卢纶、钱起、郎士元、司空晓(曙)、李端、李益、苗发、皇甫曾、耿湋、李嘉祐。又云:吉頊、夏侯审 亦是。或云:钱起、卢纶、司空晓、皇甫曾、李嘉祐、吉中孚、苗发、郎士元、李益、耿湋、李端。”

齐名(qim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齐名是什么意思 齐名读音 怎么读 齐名,拼音是qí míng,齐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齐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