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 [guān shǔ]
1. 旧指政府机关。
英[government offices;]
官署 引证解释
⒈ 旧指政府机关。
引《汉书·霍光传》:“受璽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詔诸官署徵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唐 白居易 《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遥爱翩翩双紫凤,入同官署出同游。”
明 何景明 《嗤盗文》:“孟冬始魄,永寧官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移时,至一官署,下车入重门,则母在焉。”
国语词典
官署 [guān shǔ]
⒈ 官员办公的地方。
例如:「政府官署是不准闲杂人等随意进出的。」
近官厅
官署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衙门释义:旧时官员办公的机关。
- 2.
官厅释义:旧时称政府机关。
官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局释义:⒈谓全盘。局,指博戏或棋类的盘面。《魏书·尒朱世隆传》:“世隆 曾与吏部尚书 元世儁 握槊,忽闻局上歘然有声,一局之子尽皆倒立,世隆 甚恶之。”⒉下棋一次。《南史·萧惠基传》:“齐 高帝 使 思庄 与 王抗 交赌,自食时至日暮,一局始竟。”唐 司空图《题休休亭》诗:“一局棊,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⒊某些体育项目比赛一次也叫一局。⒋一个官署。《朱子语类》卷八四:“顷在朝欲奏乞专创一局,召四方朋友习礼者数人编修。”《宋史·职官志一》:“大观 三年,詔六曹删定官併入详定一司,敕令所为一局。”⒌同样局势
- 2.
三监释义:⒈周武王 灭 商 后,以 商 旧都封给 纣 子 武庚,并以 殷 都以东为 卫,由 武王 弟 管叔 监之;殷 都以西为 鄘,由 武王 弟 蔡叔 监之;殷 都以北为 邶,由 武王 弟 霍叔 监之;总称三监。见 汉 郑玄《诗·邶鄘卫谱》。一说指 武庚、管叔、蔡叔。见《汉书·地理志下》、清 王引之《经义述闻·三监》。汉 代儒家依托 周 初三监的事,把三监作为 周 朝的通制。《礼记·王制》:“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於方伯之国,国三人。”参阅 明 杨慎《升庵经说》卷九、清 孙希旦《礼记集解》卷十二。⒉唐 代官署国子监
- 3.
三署释义:汉 时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称。《后汉书·和帝纪》:“引三署郎召见禁中。”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署谓五官署也,左、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郡国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唐 沉佺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明朝题 汉 柱,三署有光辉。”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杨雄 为侍郎,乃三署郎,非尚书郎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 4.
上府释义:上级官署;上司。
- 5.
上方宝剑释义:皇帝用的宝剑。戏曲和近代小说中常说持有皇帝赏赐的上方宝剑的大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上方:制作或储藏御用器物的官署。也作尚方)。现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
- 6.
上方释义:⒈前面。⒉古代阴阳五行家指东方和北方。⒊天上;上界。⒋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⒌上邦,大国。⒍上级。⒎同“尚方”。⒏同“尚方”。泛指宫廷中主管膳食、方药的官署。⒐上方剑的简称。
- 7.
不事城府释义: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难以揣度的心机。比喻胸怀坦荡,无所隐藏。
- 8.
东华释义:⒈传说仙人 东王公 又称 东华帝君,省称“东华”。 唐 吴筠《游仙》诗之四:“西龟初定籙,东华 已校名。”《云笈七籤》卷四八:“削灭九阴气,记上 东华 名。”明 张居正《应制白鹤吟》之四:“金简忽传天上字,东华 初纪大椿年。”参见“东王公”。⒉明 清 时中枢官署设在宫城 东华门 内,因以借称中央官署。明 袁宏道《途中怀大兄》诗:“一自直 东华,先鸡每戒睡。”⒊泛指朝廷。清 龚自珍《送南归者》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 东华 事可哀。”⒋见“东华门”。
- 9.
东厂释义:官署名。 明成 祖为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于1420年设置,由宦官直接指挥,从事特务活动。
- 10.
东台释义:⒈官署名。唐 高宗 时曾改门下省为东台,后因以沿称门下省。《新唐书·百官志二》:“龙朔 二年,改门下省曰东臺。”《新唐书·张文瓘传》:“乾封 二年,迁东臺侍郎、同东西臺三品,遂与 勣 同为宰相。”宋 苏轼《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朔野按行犹爵跃,东臺瞑坐觉乌飞。”⒉唐 时东都御史台的省称。唐 赵璘《因话录·徵》:“武后 朝,御史臺有左右肃政之号,当时亦谓之左臺、右臺,则宪府未曾有东西臺之称。惟俗间呼在京为西臺,东都 为东臺。”唐 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南国人无怨,东臺吏不欺。”自注:“微之 使 东
- 11.
东司释义:⒈唐代设于东都洛阳的官署总称。⒉亦作“东廝”。指厕所。
- 12.
东园释义:⒈泛指园圃。晋 陶潜《停云》诗之三:“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唐 李白《古风》之四七:“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明 陈汝元《金莲记·同梦》:“草草言非谬,似 庄周,东园蝴蝶两悠悠。”⒉园名。在 江苏省 仪征市 东。宋 施昌言 建。欧阳修 作《真州东园记》,蔡襄 书,后人称园、记、书为三绝。⒊官署名。秦 汉 置。掌管陵墓内器物、葬具的制造与供应,属少府。《后汉书·皇后纪下·孝崇匽皇后》:“﹝ 匽后 ﹞ 元嘉 二年崩,以帝弟 平原王 石 为丧主,歛以东园画梓寿器、玉匣、饭含之具。”参见“
- 13.
东寺释义:古代东宫官署率更寺的别称。掌宗族、礼乐、刑罚及漏刻。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入东寺而掌壶,处南臺而曳履。”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 14.
东省释义:⒈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南朝 齐 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南齐书·百官志》:“自二卫、四军、五校已下,谓之‘西省’;而散骑为‘东省’。”《南史·张瓌传》:“齐 建元 元年,改封 平都侯,迁侍中,与侍中 沉文季 俱在门下…… 瓌 止朝服而已。时集书每兼门下,东省实多清贫,有不识 瓌 者,常呼为散骑。”⒉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唐 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唐 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仇兆鳌 注:“《雍録》:‘政事堂在东省,属门下。’……公为
- 15.
两司释义:明 清 两代对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的合称。两司是一省的最高官署,布政使司管民政,按察使司管刑名。两司最高长官是布政使和按察使。
- 16.
严署释义:森严的官署。
- 17.
严阁释义:高阁。指皇宫或中央官署。
- 18.
中书科释义:官署名。
- 19.
中尚方释义:古代官署名。掌宫内营造杂作。始置于 汉 代,唐 改称中尚署,元 为中尚监,明 以后不设。三国 魏 曹叡《赐彭城王据玺书》:“有司奏王遣司马 董和,齎珠玉来到京师中尚方,多作禁物,交通工官。”晋 陆翙《邺中记》:“织锦署在中尚方。”清 叶廷琯《吹网录·魏太和铜熨斗熨人款识》:“欵识刻于跗上,文曰:‘大和 三年二月廿三日,中尚方造。’”
- 20.
中都官释义:汉 代京师各官署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