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次行 次行的意思
xíng

次行

简体次行
繁体
拼音cì xíng
注音ㄘˋ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ì,(1) 第二。【组词】:次日。次子。次等。次要。(2) 质量、品质较差的。【组词】:次品。次货。(3) 等第,顺序。【组词】:次第。次序。名次。(4) 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组词】:次氯酸。(5) 中间。【组词】:胸次。(6) 量词,回。【例句】:次数(shù)。初次。三番五次。(7) 旅行所居止之处所。【组词】:旅次。舟次。次所。(8) 姓。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指在某种情况下,次要的、不重要的事物或人。

次行的意思

次行 [cì xíng]

1. 次序;秩序。

3. 第二行。

次行 引证解释

⒈ 次序;秩序。

《史记·秦始皇本纪》:“立石刻,颂 秦 德,明得意。曰:‘……尊卑贵贱,不逾次行。’”
《史记·循吏列传》:“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

⒉ 第二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解给》:“次行开‘前件’二字,下多空白,以便填写。”


次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举释义:⒈一种举动;一次行动:多此一举。成败在此一举。⒉表示经过一次行动就(完成);一下子:一举捣毁敌人的巢穴。
    • 2.
      一傮情二傮例释义:谚语。 谓一次行赐,人以为赏,再则视为常例。即功赏宜严不宜滥之意。
    • 3.
      一炮打响释义:比喻第一次行动就获得成功。
    • 4.
      击衣释义:春秋 末 晋 人 豫让 事 智伯,智伯 甚尊宠之。及 智伯 为 赵襄子 等所灭,豫让 立志必为报仇而死,以报 智伯。乃变名姓为刑人,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两次行刺 赵襄子,未成而自杀。自杀前,要求 赵襄子 给衣服而击之,以示报仇之意。“襄子 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 豫让。
    • 5.
      哀挽释义:⒈悲痛地挽着丧车。唐 杜甫《故武卫将军挽词》之三:“哀挽青门去,新阡 絳水 遥。”仇兆鳌 注:“哀挽,挽丧车而哀慟也。”唐 刘言史《北原情》诗:“城中人不絶,哀挽相次行。”⒉指挽歌。唐 羊士谔《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诗:“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⒊哀悼。应修人《灰黑的手帕》诗:“灯火上闹市,天色已近昏暗,我惘然哀挽那坠去的光辉。”
    • 6.
      头班车释义:⒈按班次行驶的第一班车。⒉比喻第一次机会。
    • 7.
      待机再举释义:等待有利时机再次行动。
    • 8.
      御沟流叶释义:即红叶题诗故事。唐 宋 笔记小说中多有记载,情节相类而事主各异。(1)唐玄宗 时,顾况 在 洛,偶与友游苑中,流水上得梧叶,有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 亦题诗叶上,于上游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鶯亦悲,上阳 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余日,有人于苑中又得水上一叶以示 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事见 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2)唐宣宗 时,卢渥 赴京应举,偶临御沟,见红叶上有诗云:“流水何太
    • 9.
      成败在此一举释义:举:举动。 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 10.
      抬写释义:同“擡写”。旧时一种行文书写格式。凡臣下奏章及一般文书中,遇及皇室、陵寝及天地等字样,必于次行抬头一格或二三格书写,以示尊敬。《清会典事例·内阁·职掌》:“近来各省陈奏事件,凡本章摺奏内,恭载 乾隆 年间皇考諭旨与 嘉庆 年间所降諭旨一律抬写,殊非敬谨之道。嗣后在京各衙门,各直省文武大臣,遇有陈奏事件,恭载 乾隆 年间皇考諭旨,首行俱用三抬。嘉庆 年间,朕节次所降諭旨,首行俱用双抬。”
    • 11.
      末班车释义:⒈按班次行驶的最后一班车。也说末车。⒉比喻最后的一次机会。
    • 12.
      梧叶题诗释义: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顾况 在 洛,乘间与三诗友游於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上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 明日於上游,亦题叶上,放於波中。诗曰:‘花落深宫鶯亦悲,上阳 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餘日,有客来苑中寻春,又於叶上得诗,以示 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后因以“梧叶题诗”为吟咏闺怨的故实。
    • 13.
      次行释义:⒈次序;秩序。《史记·秦始皇本纪》:“立石刻,颂 秦 德,明得意。曰:‘……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史记·循吏列传》:“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⒉第二行。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解给》:“次行开‘前件’二字,下多空白,以便填写。”
    • 14.
      毕其功于一役释义:一次完成原来应分几步做的事。功:事情。一役:一次行动。
    • 15.
      班行秀出释义: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辈;秀出:高出,引申为才能出众,优秀。才能优秀,超出同辈。
    • 16.
      百举百全释义: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17.
      百拜释义:⒈多次行礼。⒉犹言万分。
    • 18.
      秀出班行释义:秀出:高出,引伸为才能出众,优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辈。才能优秀,超出同辈。
    • 19.
      造次释义:⒈匆忙;仓促:造次之间。 ⒉鲁莽;轻率:造次行事。不可造次。
    • 20.
      首班车释义:⒈按班次行驶的第一班车。 也叫首车。⒉比喻第一次机会。

次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举释义:⒈一种举动;一次行动:多此一举。成败在此一举。⒉表示经过一次行动就(完成);一下子:一举捣毁敌人的巢穴。
    • 2.
      一傮情二傮例释义:谚语。 谓一次行赐,人以为赏,再则视为常例。即功赏宜严不宜滥之意。
    • 3.
      一炮打响释义:比喻第一次行动就获得成功。
    • 4.
      击衣释义:春秋 末 晋 人 豫让 事 智伯,智伯 甚尊宠之。及 智伯 为 赵襄子 等所灭,豫让 立志必为报仇而死,以报 智伯。乃变名姓为刑人,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两次行刺 赵襄子,未成而自杀。自杀前,要求 赵襄子 给衣服而击之,以示报仇之意。“襄子 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 豫让。
    • 5.
      哀挽释义:⒈悲痛地挽着丧车。唐 杜甫《故武卫将军挽词》之三:“哀挽青门去,新阡 絳水 遥。”仇兆鳌 注:“哀挽,挽丧车而哀慟也。”唐 刘言史《北原情》诗:“城中人不絶,哀挽相次行。”⒉指挽歌。唐 羊士谔《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诗:“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⒊哀悼。应修人《灰黑的手帕》诗:“灯火上闹市,天色已近昏暗,我惘然哀挽那坠去的光辉。”
    • 6.
      头班车释义:⒈按班次行驶的第一班车。⒉比喻第一次机会。
    • 7.
      待机再举释义:等待有利时机再次行动。
    • 8.
      御沟流叶释义:即红叶题诗故事。唐 宋 笔记小说中多有记载,情节相类而事主各异。(1)唐玄宗 时,顾况 在 洛,偶与友游苑中,流水上得梧叶,有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 亦题诗叶上,于上游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鶯亦悲,上阳 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余日,有人于苑中又得水上一叶以示 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事见 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2)唐宣宗 时,卢渥 赴京应举,偶临御沟,见红叶上有诗云:“流水何太
    • 9.
      成败在此一举释义:举:举动。 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 10.
      抬写释义:同“擡写”。旧时一种行文书写格式。凡臣下奏章及一般文书中,遇及皇室、陵寝及天地等字样,必于次行抬头一格或二三格书写,以示尊敬。《清会典事例·内阁·职掌》:“近来各省陈奏事件,凡本章摺奏内,恭载 乾隆 年间皇考諭旨与 嘉庆 年间所降諭旨一律抬写,殊非敬谨之道。嗣后在京各衙门,各直省文武大臣,遇有陈奏事件,恭载 乾隆 年间皇考諭旨,首行俱用三抬。嘉庆 年间,朕节次所降諭旨,首行俱用双抬。”
    • 11.
      末班车释义:⒈按班次行驶的最后一班车。也说末车。⒉比喻最后的一次机会。
    • 12.
      梧叶题诗释义: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顾况 在 洛,乘间与三诗友游於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上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 明日於上游,亦题叶上,放於波中。诗曰:‘花落深宫鶯亦悲,上阳 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餘日,有客来苑中寻春,又於叶上得诗,以示 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后因以“梧叶题诗”为吟咏闺怨的故实。
    • 13.
      次行释义:⒈次序;秩序。《史记·秦始皇本纪》:“立石刻,颂 秦 德,明得意。曰:‘……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史记·循吏列传》:“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⒉第二行。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解给》:“次行开‘前件’二字,下多空白,以便填写。”
    • 14.
      毕其功于一役释义:一次完成原来应分几步做的事。功:事情。一役:一次行动。
    • 15.
      班行秀出释义: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辈;秀出:高出,引申为才能出众,优秀。才能优秀,超出同辈。
    • 16.
      百举百全释义: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17.
      百拜释义:⒈多次行礼。⒉犹言万分。
    • 18.
      秀出班行释义:秀出:高出,引伸为才能出众,优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辈。才能优秀,超出同辈。
    • 19.
      造次释义:⒈匆忙;仓促:造次之间。 ⒉鲁莽;轻率:造次行事。不可造次。
    • 20.
      首班车释义:⒈按班次行驶的第一班车。 也叫首车。⒉比喻第一次机会。

次行造句

1.兴建图书馆虽是本校的当务之急,但应周密规划,不可造次行事。

2.次行动酝酿了很久,到今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3.次行动要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别的锦囊妙计。

4.次行动计划谁也不能泄露出去。

5.在这次行动中,游击队员虏获了不少枪支。

6.次行动千万要保密,不能打草惊蛇。

7.次行动他表现得最为出色,可是论功行赏却没有他的份,这真叫人纳闷。

次行(ci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次行是什么意思 次行读音 怎么读 次行,拼音是cì xíng,次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次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