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鞞舞 鞞舞的意思

鞞舞

简体鞞舞
繁体
拼音pí wǔ
注音ㄅㄧㄥˇ 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 bǐng bì bēi, ◎ 刀剑柄上或鞘上近口处的装饰(一说刀剑鞘)。【例句】:“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 古同“鼙”,鼓名。【例句】:“召令习鼓鞞。” ◎ 古同“韠”,古代朝觐或祭祀时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种服饰。 ◎ 〔牛鞞〕古县名。

wǔ,(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组词】: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2) 耍弄。【组词】:舞弊。舞文弄墨。

鞞舞的意思

鞞舞 [pí wǔ]

1. 古舞名。 舞人执鞞鼓于前(或两旁)导舞,故称。未详所起,汉 已用于宴享,隋 犹存,但已不执鞞。舞时有歌,三国 时歌词已散失。


鞞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伯俞释义:亦作“伯瑜”。汉 代人,姓 韩。古代有名的孝子。汉 刘向《说苑·建本》:“伯俞 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甞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 俞 得罪,笞,甞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三国 魏 曹植《鞞舞歌·灵芝篇》:“伯瑜 年七十,采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霑巾。”黄节 注:“朱绪曾 曰:《困学纪闻》云,采衣娱亲,今人但知 老莱 之事而不知 伯瑜。按此即《説苑》韩伯俞 泣杖之事,但彼无‘采衣’二字。”
    • 2.
      灵蛇释义:⒈神异的蛇,有灵应的蛇。《楚辞·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汉 王逸 注:“《山海经》云:南方有灵蛇,吞象,三年然后出其骨。”晋 干宝《搜神记》卷三:“法由斩祀杀灵蛇,非己之咎先人瑕。”刘师培《文说·宗骚篇》:“赤豹文貍备其用,灵蛇玉虺记其奇。”⒉指传说中衔珠报答 隋侯 的蛇。南朝 梁 沉约《梁鞞舞歌·明之君四》:“灵蛇及瑞羽,分素復衔丹。”唐 薛能《怀汾上旧居》诗:“投暗作珠何所用,被人专拟害灵蛇。”唐 皎然《答裴集阳伯明》诗:“珠生驪龙頷,或生灵蛇口。”参见“灵蛇珠”。⒊指灵蛇之珠。珍奇的宝物。比喻
    • 3.
      轻侠释义:⒈谓为人轻生重义而勇于急人之难。《三国志·吴志·凌统传》:“父 操,轻侠有胆气。”《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魏 员外散骑常侍 高乾,祐 之从子也,与弟 敖曹、季氏 皆喜轻侠,与 魏 主有旧。”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短簫鐃歌,表其清壮;横吹边奏,寄其悲凉;《鞞舞》五曲,显 荆楚 轻侠之态。”⒉指轻生重义而勇于急人之难的人。《汉书·何并传》:“初,邛成太后 外家 王氏 贵,而侍中 王林卿 通轻侠,倾京师。”《北史·薛安都传》:“安都 少驍勇,善骑射,颇结轻侠,诸兄患之。”清 恽敬《与宋于廷书》:“
    • 4.
      辩女释义:能言善辩的女子。 (1)指 春秋 楚 昭氏 之妻。汉 刘向《列女传》有“楚 野辩女”篇。(2)即 赵津女。汉 刘向《列女传·赵津女娟》载:赵娟 父系 黄河 一渡口之船夫。赵简子 南击 楚,娟 父醉卧,不能如约渡 简子 过 河。简子 欲杀之,娟 为父辩解,因得免。三国 魏 曹植《鞞舞歌·精微篇》:“辩女解父命,何况健少年!”黄节 注:“《列女传》赵 津女 娟 列《辩通传》,故曰辩女。”
    • 5.
      鞞扇舞释义:即《鞞舞》。

鞞舞(biw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鞞舞是什么意思 鞞舞读音 怎么读 鞞舞,拼音是pí wǔ,鞞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鞞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