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羽舞 羽舞的意思

羽舞

简体羽舞
繁体
拼音yǔ wǔ
注音ㄩˇ 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ǔ,(1) 鸟的毛。【组词】:羽毛。羽绒。羽书。羽衣。羽扇。羽族(指鸟类)。羽旗。羽檄(羽书)。(2) 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组词】:羽翼。羽翰(翅膀)。羽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3) 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组词】:羽猎。(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

wǔ,(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组词】: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2) 耍弄。【组词】:舞弊。舞文弄墨。

基本含义

指羽毛舞动,形容舞蹈或者鸟类翩翩起舞的美好景象。也可用来比喻文字飞扬、意境美丽。

羽舞的意思

羽舞 [yǔ wǔ]

1. 古代一种文舞,舞者执羽。

羽舞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文舞,舞者执羽。

《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子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周礼·地官·舞师》:“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
郑玄 注:“析白羽为之,形如帗也。”
孙诒让 正义:“析白羽,盖亦谓析鷺鸿之羽注之橦首以为翳也。翳亦谓之翿,《乡师》先 郑 注所谓羽葆幢。”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今皇帝制羽舞以敷文德,择材官而奋武卫。”
唐 权德舆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之一:“賡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


羽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羽释义:⒈古代诸侯的乐舞。 有六列,每列六人,持羽而舞,故名。《春秋·隐公五年》:“九月,考 仲子 之宫,初献六羽。”孔颖达 疏:“六羽,谓六行之人秉羽舞也。”参见“六佾”。⒉即六翮。晋 葛洪《抱朴子·用刑》:“鵠卵未孚,指掌之所靡,及其乘衝飈而燎巨野,奋六羽以凌朝霞,则虽智勇不能制也。”参见“六翮”。
    • 2.
      六舞释义:⒈六种乐舞。谓黄帝之《云门》、尧之《咸池》、舜之《大韶》、禹之《大夏》、汤之《大濩》、武王之《大武》。⒉六种乐舞。谓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 3.
      六行释义:⒈六种善行。《周礼·地官·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婣、任、恤。”晋 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六言六行,匪君不肃。”唐 陈子昂《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君三德允章,六行既穆。”清 钱谦益《刑科给事中薛大中父约赠徵仕郎刑科给事中制》:“敦六行以重任恤,既以仁厚起家。”⒉谓水气运行。《管子·幼官》:“六行时节,君服黑色,味咸味,听徵声,治阴气,用六数。”尹知章 注:“水成数六,水气行,君则顺时节而布政也。”⒊六个行列。《春秋·隐公五年》“初献六羽”唐 孔颖达 疏:“六羽,谓六行之人秉羽舞也。”@
    • 4.
      小舞释义:⒈古人幼小时学习的各种舞蹈的统称。《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郑玄 注:“谓以年幼少时教之舞。”⒉犹漫舞。谓聊且舞之。宋 钱易《嵇康小舞词序》:“﹝ 薛九 ﹞谢曰:‘老矣,腰腕衰硬,无復旧态。’乃强起小舞,终曲而罢。”
    • 5.
      掉羽释义:即上古时代的《羽舞》。舞者持鸟羽而舞,故称。用于祭祀。
    • 6.
      皇舞释义:周 代所制定的六种小舞之一。舞者为少年,衣帽都饰以羽毛,手持五彩羽,色如凤凰,用於求雨或祭四方。《周礼·春官·乐师》:“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周礼·地官·舞师》:“舞师掌……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
    • 7.
      舞师释义:古官名。职掌仪礼中的舞蹈。《周礼·地官·舞师》:“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凡野舞,则皆教之。凡小祭祀,则不兴舞。”《左传·襄公十年》:“舞师题以旌夏。”
    • 8.
      葆佾释义:古乐舞中的羽舞。

羽舞(yuw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羽舞是什么意思 羽舞读音 怎么读 羽舞,拼音是yǔ wǔ,羽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羽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