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门第 门第的意思
mén

门第

简体门第
繁体門第
拼音mén dì
注音ㄇㄣˊ ㄉ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én,(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组词】:门儿。门口。开门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组词】:电门。(3) 途径,诀窍。【组词】:门径。门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组词】: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5) 事物的分类。【组词】:分门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组词】:教门。门徒。(7) 量词。【组词】:一门大炮。(8) 姓。

dì,(1) 次序。【组词】:第一。次第。等第。(2)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组词】:科第。及第。落第。(3)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组词】:宅第。府第。门第。进士第。(4) 但。【例句】:运动有益于健康,第不宜过于剧烈。(5) 姓。

基本含义

指家族的世代声望和社会地位。

门第的意思

门第 [mén dì]

1. 家世。后指显贵之家。

[ pedigree; ]

2. 指家庭或家族的社会地位。

[ family status; ]

门第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等级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

《魏书·世宗纪》:“而中正所銓,但存门第,吏部彝伦,仍不才举。”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宋、齐、梁、陈 惟以文华相尚,门第相夸,亦不足观。”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赵 家好汉你也求到我这寒伧门第里来了?”

⒉ 住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治服》:“公卿将相之后,子孙式微,所居门第未尝稍改,而经其地者觉有冷气侵入。”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郭令公之后》:“则 汾阳 门第,在当时已甚萧条矣。”


国语词典

门第 [mén dì]

⒈ 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声望。也作「门楣」、「门阀」。

《西游记·第二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
《红楼梦·第二五回》:「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

家世


门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家释义:⒈古指门第高,世代做大官的人家:世家子弟。⒉中国纪传体史书的组成部分。主要记载世袭封国的诸侯事迹。如《史记》中的《留侯世家》,《新五代史》中的《十国世家》等。
    • 2.
      世家子弟释义:门第高、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
    • 3.
      中第释义:⒈中等的等第。《通典·选举一》:“桓帝 建和 初,詔诸学生,年十六以上,比郡国明经试,次第上名,高第十五人,上第十六人为中郎,中第十七人为太子舍人,下第十七人为王家郎。”《北齐书·儒林传·马敬德》:“敬德 请试方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京,依秀才策问,唯得中第。”《新唐书·百官志三》:“博士教之,功多者为上第,功少者为中第,不勤者为下第。”⒉中等门第。《魏书·高允传》:“学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先尽高门,次及中第。”⒊中选。《晋书·夏侯湛传》:“泰始 中,举贤良,对策
    • 4.
      九品中正释义:魏、晋、南北朝 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魏文帝 曹丕 黄初 元年采纳吏部尚书 陈群 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 晋、南北朝,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隋文帝 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倖传论》。
    • 5.
      九品中正制释义: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吏的制度。自曹魏开始,用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在本地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把人物分为九等,称九品,然后按品级选官。据门第高低划分品级上下,按品级上下决定官阶大小,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是世族地主操纵政权、发展权势的工具。至隋改行科举制,此制废。
    • 6.
      书香释义:指上辈有读书人的(人家):书香门第。书香子弟。世代书香。
    • 7.
      人地释义:⒈品学门第。 ⒉指当地的人与当地的情况。参见“人地生疏”。
    • 8.
      人门释义:⒈用人环列护卫以为门。 ⒉人品与门第。⒊他人门下。⒋黄河中的峡名。在河南陕县东北的三门山北侧,与神门、鬼门并列。
    • 9.
      位地释义:官位门第。
    • 10.
      低微释义:⒈(声音)细小:低微的呻吟。⒉少;微薄:收入低微。待遇低微。⒊旧时指身份或地位低:门第低微。
    • 11.
      充闾之庆释义:充闾:光大门楣;庆:喜庆。能使门第光大的喜庆事。
    • 12.
      党甲释义:派系与门第。
    • 13.
      兰锜释义:兵器架。兰,通“阑”。唐 李德裕《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刘公神道碑铭》:“禁旅总兰錡之兵,古上卿之寄也。”引申指显赫的门第。清 钱谦益《<江田陈氏家集>序》:“陈氏 一门歷三百年,簪缨不絶,兰錡相望。”
    • 14.
      列戟释义:宫庙、官府及显贵之府第陈戟于门前,以为仪仗。《旧唐书·德宗纪下》:“壬戌,詔以太尉、中书令,西平郡王 李晟 长子 愿 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宾客,赐勋上柱国,与 晟 门并列戟。”宋 曾巩《降龙》诗:“文旛列戟照私第,青紫若若官其孥。”清 曹寅《题楝亭夜话图》诗:“两家门第皆列戟,中年领郡稍迟早。”
    • 15.
      华阀释义:高贵的门第。
    • 16.
      卿若星辰释义:这是深宅,这是高墙门第,这是两个男人宿命的相遇。
    • 17.
      双门释义:重门。指有财有势的门第。元 柯丹丘《荆钗记·团圆》:“念奴家年少,适侍英豪。在双门长成身自娇,守三从四德遵妇道,苹蘩颇諳晓。”
    • 18.
      台门释义:⒈高贵的门第。⒉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门。因以土台为基,故称。⒊泛指高大的门。⒋城门。
    • 19.
      名门闺秀释义:名门:有名望的门第;闺秀:旧指有才德的女子。出身于豪族门第的女子。
    • 20.
      吏门释义:仕宦门第。

门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家释义:⒈古指门第高,世代做大官的人家:世家子弟。⒉中国纪传体史书的组成部分。主要记载世袭封国的诸侯事迹。如《史记》中的《留侯世家》,《新五代史》中的《十国世家》等。
    • 2.
      世家子弟释义:门第高、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
    • 3.
      中第释义:⒈中等的等第。《通典·选举一》:“桓帝 建和 初,詔诸学生,年十六以上,比郡国明经试,次第上名,高第十五人,上第十六人为中郎,中第十七人为太子舍人,下第十七人为王家郎。”《北齐书·儒林传·马敬德》:“敬德 请试方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京,依秀才策问,唯得中第。”《新唐书·百官志三》:“博士教之,功多者为上第,功少者为中第,不勤者为下第。”⒉中等门第。《魏书·高允传》:“学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先尽高门,次及中第。”⒊中选。《晋书·夏侯湛传》:“泰始 中,举贤良,对策
    • 4.
      九品中正释义:魏、晋、南北朝 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魏文帝 曹丕 黄初 元年采纳吏部尚书 陈群 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 晋、南北朝,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隋文帝 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倖传论》。
    • 5.
      九品中正制释义: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吏的制度。自曹魏开始,用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在本地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把人物分为九等,称九品,然后按品级选官。据门第高低划分品级上下,按品级上下决定官阶大小,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是世族地主操纵政权、发展权势的工具。至隋改行科举制,此制废。
    • 6.
      书香释义:指上辈有读书人的(人家):书香门第。书香子弟。世代书香。
    • 7.
      人地释义:⒈品学门第。 ⒉指当地的人与当地的情况。参见“人地生疏”。
    • 8.
      人门释义:⒈用人环列护卫以为门。 ⒉人品与门第。⒊他人门下。⒋黄河中的峡名。在河南陕县东北的三门山北侧,与神门、鬼门并列。
    • 9.
      位地释义:官位门第。
    • 10.
      低微释义:⒈(声音)细小:低微的呻吟。⒉少;微薄:收入低微。待遇低微。⒊旧时指身份或地位低:门第低微。
    • 11.
      充闾之庆释义:充闾:光大门楣;庆:喜庆。能使门第光大的喜庆事。
    • 12.
      党甲释义:派系与门第。
    • 13.
      兰锜释义:兵器架。兰,通“阑”。唐 李德裕《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刘公神道碑铭》:“禁旅总兰錡之兵,古上卿之寄也。”引申指显赫的门第。清 钱谦益《<江田陈氏家集>序》:“陈氏 一门歷三百年,簪缨不絶,兰錡相望。”
    • 14.
      列戟释义:宫庙、官府及显贵之府第陈戟于门前,以为仪仗。《旧唐书·德宗纪下》:“壬戌,詔以太尉、中书令,西平郡王 李晟 长子 愿 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宾客,赐勋上柱国,与 晟 门并列戟。”宋 曾巩《降龙》诗:“文旛列戟照私第,青紫若若官其孥。”清 曹寅《题楝亭夜话图》诗:“两家门第皆列戟,中年领郡稍迟早。”
    • 15.
      华阀释义:高贵的门第。
    • 16.
      卿若星辰释义:这是深宅,这是高墙门第,这是两个男人宿命的相遇。
    • 17.
      双门释义:重门。指有财有势的门第。元 柯丹丘《荆钗记·团圆》:“念奴家年少,适侍英豪。在双门长成身自娇,守三从四德遵妇道,苹蘩颇諳晓。”
    • 18.
      台门释义:⒈高贵的门第。⒉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门。因以土台为基,故称。⒊泛指高大的门。⒋城门。
    • 19.
      名门闺秀释义:名门:有名望的门第;闺秀:旧指有才德的女子。出身于豪族门第的女子。
    • 20.
      吏门释义:仕宦门第。

门第造句

1.这些小“皇帝”可都出身于乌衣门第

2.他长期生活在书香门第,多多少少也受到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婚姻上,男女敢于冲破门第之见,私奔他乡,可谓惊世骇俗之举。

4.出生在书香门第,长大后却不学无术,真是个不肖子孙。

5.这孩子语言流利,举止大方,一看气质就知道出身于书香门第

6.他家真可谓是书香门第,历代都有读书人。

7.黄秋岳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是前清翰林。

8.他生长在书香门第之家,对文学颇有兴趣,耳濡目染,很快就学会了写作。

9.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写得一笔好字。

10.她是父亲从马蹄下捡来的孤女,却有着乌衣门第的背景。

11.她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文化的熏陶。

12.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做得一手好文章。

13.我是一个命运的宠儿,生在“书香门第”,爸爸对我百依百顺,从不拂我心意。

14.在封建社会,男女敢于冲破门第之见,私奔他乡,可谓惊世骇俗之举。

15.谢老师出身于江南的一户书香门第

16.她虽然出身于书香门第,但从不轻视劳动。

17.小华出身书香门第,耳闻目睹也爱上了读书。

门第(men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门第是什么意思 门第读音 怎么读 门第,拼音是mén dì,门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门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