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躬行 躬行的意思
gōngxíng

躬行

简体躬行
繁体
拼音gōng xíng
注音ㄍㄨㄥ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身体。(2) 自身,亲自。【组词】:反躬自问。躬行实践。事必躬亲。(3) 弯曲身体。【组词】:鞠躬。躬身下拜。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亲自实践,身体力行

躬行的意思

躬行 [gōng xíng]

1. 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personally practise;]

躬行 引证解释

⒈ 亲身实行。

《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史记·滑稽列传》:“太公 躬行仁义七十二年。”
《明史·宋思颜传》:“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鲁迅 《彷徨·孤独者》:“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


国语词典

躬行 [gōng xíng]

⒈ 亲自实践。

《孔子家语·卷四·六本》:「闻善必躬行之,然后导之。」


躬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亲身释义:亲自:亲身经历了这一考验。

躬行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代劳释义:⒈(请人)代替自己办事:我明天不能去,这件事就请你代劳了。 ⒉代替别人办事:这事由我代劳,您甭管了。

躬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体仁释义:躬行仁道。
    • 2.
      听受释义:听从接受。《汉书·艺文志》:“《书》者,古之号令,号令於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以为出言自口,驥騄不追,听受一谬,差以千里。”唐 韦瓘《周秦行纪》:“臣家 宛下,将归,失道。恐死豺虎,敢托命乞宿。太后幸听受。”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躬行》:“所以贵乎高明直谅之师友,而勇於听受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兄弟有一句临别赠言的话,不知阁下可肯听受?”
    • 3.
      喙争释义:犹言口舌之争。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序》:“言经学而理学可包矣,覘躬行而喙争可息矣。”
    • 4.
      在上释义:⒈《书·吕刑》:“穆穆在上,明明在下。 ”孔颖达 疏:“言 尧 躬行敬敬之道在於上位。”后因以“在上”尊称帝王。唐 郑万钧《大唐故代国长公主碑》:“翌日,勑使来问,﹝公主﹞口自附奏:‘在上千万珍重。’”⒉在上位。对长辈或上司等的敬语。《水浒传》第八回:“林冲 执手对丈人説道:‘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 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清 孔尚任《桃花扇·争位》:“元帅在上,小将本不该争论。”《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众人连忙一齐跪倒,口称:‘太老爷在上,小人们都是些乱民。’”
    • 5.
      履中释义:⒈躬行中庸之道。 ⒉犹居中。谓践祚。
    • 6.
      履义释义:躬行正义。
    • 7.
      履仁释义:躬行仁道。 汉 焦赣《易林·大畜之需》:“躬体履仁,尚德止讼,宗邑以安,三百无患。”唐 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 崔群,体道履仁,外和内敏。”元 刘壎《隐居通议·杂录》:“我先帝廸畏天显,怀保小民,四十一年躋敬履仁,用能延洪基绪,式克至于今日。”
    • 8.
      履忠释义:躬行忠诚之道。
    • 9.
      履方释义:⒈立于地上。⒉躬行正道。
    • 10.
      履正释义:躬行正道。
    • 11.
      履洁释义:亦作“履絜”。躬行廉洁之道。
    • 12.
      履道释义:⒈躬行正道。 ⒉谓所行的路。⒊见“履道里”。
    • 13.
      恕躬释义:谓躬行仁爱之道。
    • 14.
      敍爵释义:按功劳大小授予不同爵位。《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车驾亲率羣司,躬行古礼焉”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载 三国 魏 华歆 表:“臣闻励俗宣化,莫先於表善,班禄敍爵,莫美於显能。”
    • 15.
      敬礼释义:⒈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表示恭敬:向老师敬个礼。⒉敬辞,用于书信结尾。
    • 16.
      明言释义:⒈明著之言;明白的话。《战国策·秦策一》:“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吴师道 补正:“谓明著之言,章显之理。”续范亭《五百字诗》:“古人有明言,兵后成荒年。”⒉犹明辩。明白辩说。《庄子·大宗师》:“汝必躬行仁义而明言是非。”⒊明白说出来。《韩非子·说难》:“贵人有过端,而説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则身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⒋明哲的话。如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又名《喻世明言》。
    • 17.
      曲拳释义:⒈谓鞠躬行礼。⒉拳曲,屈曲。
    • 18.
      有德释义:⒈有德行。 谓道德品行高尚,能身体力行。《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郑玄 注:“德,能躬行者。”《论语·宪问》:“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唐 韩愈《论孔戣致仕状》:“七十求退,人臣之常礼。若有德及气力尚壮,则君优而留之。”⒉指有德行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德不可敌。”《礼记·礼器》:“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孙希旦 集解:“有德,谓有德行者。”
    • 19.
      节俭力行释义:指生活俭朴,又肯努力躬行。
    • 20.
      行义释义:⒈躬行仁义。 ⒉品行,道义。⒊指履历,事迹。

躬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体仁释义:躬行仁道。
    • 2.
      听受释义:听从接受。《汉书·艺文志》:“《书》者,古之号令,号令於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以为出言自口,驥騄不追,听受一谬,差以千里。”唐 韦瓘《周秦行纪》:“臣家 宛下,将归,失道。恐死豺虎,敢托命乞宿。太后幸听受。”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躬行》:“所以贵乎高明直谅之师友,而勇於听受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兄弟有一句临别赠言的话,不知阁下可肯听受?”
    • 3.
      喙争释义:犹言口舌之争。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序》:“言经学而理学可包矣,覘躬行而喙争可息矣。”
    • 4.
      在上释义:⒈《书·吕刑》:“穆穆在上,明明在下。 ”孔颖达 疏:“言 尧 躬行敬敬之道在於上位。”后因以“在上”尊称帝王。唐 郑万钧《大唐故代国长公主碑》:“翌日,勑使来问,﹝公主﹞口自附奏:‘在上千万珍重。’”⒉在上位。对长辈或上司等的敬语。《水浒传》第八回:“林冲 执手对丈人説道:‘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 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清 孔尚任《桃花扇·争位》:“元帅在上,小将本不该争论。”《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众人连忙一齐跪倒,口称:‘太老爷在上,小人们都是些乱民。’”
    • 5.
      履中释义:⒈躬行中庸之道。 ⒉犹居中。谓践祚。
    • 6.
      履义释义:躬行正义。
    • 7.
      履仁释义:躬行仁道。 汉 焦赣《易林·大畜之需》:“躬体履仁,尚德止讼,宗邑以安,三百无患。”唐 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 崔群,体道履仁,外和内敏。”元 刘壎《隐居通议·杂录》:“我先帝廸畏天显,怀保小民,四十一年躋敬履仁,用能延洪基绪,式克至于今日。”
    • 8.
      履忠释义:躬行忠诚之道。
    • 9.
      履方释义:⒈立于地上。⒉躬行正道。
    • 10.
      履正释义:躬行正道。
    • 11.
      履洁释义:亦作“履絜”。躬行廉洁之道。
    • 12.
      履道释义:⒈躬行正道。 ⒉谓所行的路。⒊见“履道里”。
    • 13.
      恕躬释义:谓躬行仁爱之道。
    • 14.
      敍爵释义:按功劳大小授予不同爵位。《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车驾亲率羣司,躬行古礼焉”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载 三国 魏 华歆 表:“臣闻励俗宣化,莫先於表善,班禄敍爵,莫美於显能。”
    • 15.
      敬礼释义:⒈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表示恭敬:向老师敬个礼。⒉敬辞,用于书信结尾。
    • 16.
      明言释义:⒈明著之言;明白的话。《战国策·秦策一》:“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吴师道 补正:“谓明著之言,章显之理。”续范亭《五百字诗》:“古人有明言,兵后成荒年。”⒉犹明辩。明白辩说。《庄子·大宗师》:“汝必躬行仁义而明言是非。”⒊明白说出来。《韩非子·说难》:“贵人有过端,而説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则身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⒋明哲的话。如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又名《喻世明言》。
    • 17.
      曲拳释义:⒈谓鞠躬行礼。⒉拳曲,屈曲。
    • 18.
      有德释义:⒈有德行。 谓道德品行高尚,能身体力行。《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郑玄 注:“德,能躬行者。”《论语·宪问》:“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唐 韩愈《论孔戣致仕状》:“七十求退,人臣之常礼。若有德及气力尚壮,则君优而留之。”⒉指有德行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德不可敌。”《礼记·礼器》:“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孙希旦 集解:“有德,谓有德行者。”
    • 19.
      节俭力行释义:指生活俭朴,又肯努力躬行。
    • 20.
      行义释义:⒈躬行仁义。 ⒉品行,道义。⒊指履历,事迹。

躬行造句

1.我们要躬行节俭,不要只说不做。

2.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一生节俭躬行,生活十分俭朴。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躬行己说,身体力行。

躬行(gong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躬行是什么意思 躬行读音 怎么读 躬行,拼音是gōng xíng,躬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躬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