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触忤 触忤的意思
chù

触忤

简体触忤
繁体觸忤
拼音chù wǔ
注音ㄔㄨˋ 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ù,(1) 抵、顶。【组词】:抵触。“羝羊触藩,赢其角”。(2) 碰,撞。【组词】:触礁。触电。触动。触摸。触发。触犯。触怒。(3) 遇着。【组词】:接触。触觉(jué)。触目惊心。触角(jiǎo)。触景生情。触类旁通。(4)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组词】:感触。忽有所触。

wǔ,(1) 逆,不顺从。【例句】:忤耳(逆耳)。忤逆(➊背犯,违反;➋不孝顺父母)。忤视(逆视、抗视、正视相看)。

基本含义

违背、冒犯。

触忤的意思

触忤 [chù wǔ]

1. 冒犯。

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明史·海瑞传》

[offence; offense; provoke;]

触忤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触迕”。冒犯。

《后汉书·刘瑜传》:“臣悾悾推情,言不足採,惧以触忤,征营慴悸。”
《晋书·唐彬传》:“邓艾 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剑南 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三国演义》第六三回:“﹝ 彭羕 ﹞因直言触忤 刘璋,被 璋 髡钳为徒隶,因此短髮。”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东华录》:“其书编年纪録,毫无触迕。”


触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旁忤释义:左右触忤。
    • 2.
      疮痏释义:⒈疮疡;伤痕。汉 焦赣《易林·噬嗑之益》:“斧斤所斫,疮痏不息。”晋 葛洪《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尘於白珪,生疮痏於玉肌。”《旧唐书·僖宗纪》:“豺狼貽朝市之忧,疮痏及腹心之痛。”宋 洪迈《夷坚丁志·洛中怪兽》:“西洛 市中忽有黑兽,髣髴如犬,或如驴,夜出昼隐。民间讹言能抓人肌肤成疮痏。”明 归有光《与沉敬甫》:“儘有一篇好者,却排几句俗语在前,便触忤人。如好眉目,又着些疮痏可恶。”清 龚自珍《明良论四》:“人有疥癣之疾则终日抑搔之,其疮痏则日夜抚摩之。”⒉指生疮疡。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小有蟆
    • 3.
      缓款释义:缓慢;和缓。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魏允迪 中翰以余文捷,戏云:‘……若使画眉须缓款,那容横扫笔尖儿?’”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叶訒菴 司寇晚年駘背,行步缓款欹侧,时人谓如乃字。”《再生缘》第五九回:“须缓款,莫刚强,触忤龙颜更费商。”
    • 4.
      触忤释义:冒犯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明史.海瑞传》
    • 5.
      触损释义:因触忤而受到损害。
    • 6.
      触置释义:因触忤而被弃置。
    • 7.
      触迕释义:见“触忤”。
    • 8.
      诋忤释义:触忤,冒犯。 詆,通“抵”。

触忤(chuw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触忤是什么意思 触忤读音 怎么读 触忤,拼音是chù wǔ,触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触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