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首 [xíng shǒu]
1. 指军队的行列。或谓军队行列的领队。《左传·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刘文淇疏证:“此谓军之行列也。惠栋云:'《司马法》曰:凡陈(阵)行惟疏。'沈钦韩云:'行首,即领队者也。'”一说为军队行列间的道路。见杨伯峻注。
2. 犹领班。
3. 行院(妓院)中的首领。宋元时对上等妓女的称呼。后为名妓的泛称。
4. 犹行间。指文章的词句。
6. 指掌柜老板。
行首 引证解释
⒈ 指军队的行列。或谓军队行列的领队。一说为军队行列间的道路。见 杨伯峻 注。
引《左传·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灶,陈於军中,而疏行首。”
刘文淇 疏证:“此谓军之行列也。 惠栋 云:‘《司马法》曰:凡陈(阵)行惟疏。’ 沉钦韩 云:‘行首,即领队者也。’”
⒉ 犹领班。
引《旧五代史·梁书·寇彦卿传》:“太祖 为元帅,补元帅府押牙,充四镇通赞官行首兼右长直都指挥使,累奏授检校司徒,领 洺州 刺史。”
宋 曾巩 《再议经费》:“按国初承旧,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立都知行首领之,又有殿前承旨班院,别立行首领之。”
《宋史·太祖纪一》:“﹝ 太祖 ﹞ 广顺 初,补东西班行首,拜 滑州 副指挥。”
⒊ 行院(妓院)中的首领。 宋 元 时对上等妓女的称呼。后为名妓的泛称。
引宋 吴自牧 《梦粱录·诸库迎煮》:“其官私妓女,择为三等,上马先以顶冠花衫子襠裤,次择秀丽有名者,带珠翠朵玉冠儿,销金衫儿,裙儿,各执花斗鼓儿,或捧龙阮琴瑟,后十餘辈,著红大衣,带皂时髻,名之‘行首’。”
元 关汉卿 《谢天香》楔子:“如今新除来的大尹姓 钱,一应接官的都去了,止有妓女每不曾去。此处有个行首是 谢天香,他便管着这班门户人,须索和他説一声去。”
《天雨花》第九回:“我是 天香院 中行首 贾秀鸞。”
⒋ 犹行间。指文章的词句。)百氏。”
引《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齐 王融 《谢竟陵王示法启》:“固已行首霜威,字端风厉,信可以糟滓五书,糠芬(按《全齐文》作“粃”
⒌ 指掌柜老板。
引《中国民间故事选·六弟兄》:“他到任第一天,接见了六房官属以后,就吩咐要行首们都来拜见。”
原注:“行首,商家的掌柜老板。”
国语词典
行首 [xíng shǒu]
⒈ 行伍中的排头。
例如:「请每一行的行首出列。」
⒉ 总管、领班。
引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太祖常罢朝,坐便殿,不乐者久之,内侍行首王继恩请其故。」
⒊ 原指上等妓女,后用以泛称名妓。
引元·关汉卿《谢天香·楔子》:「不想游学到此处,与上厅行首谢天香作伴。」
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一折》:「妹子,我想你除了我呵,便是个第一第二的行首。」
行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停行首释义:上厅行首。
- 2.
上行首释义:即上厅行首。官妓班首的称谓。亦泛指名妓。
- 3.
云鬟释义:⒈高耸的环形发髻。唐 李白《久别离》诗:“至此肠断彼心絶,云鬟緑鬢罢梳结。”元 杨暹《刘行首》第四折:“脱红裙,着布衣,改云鬟为丫髻。”⒉泛指乌黑秀美的头发。清 郑燮《贺新郎·赠王一姐》词:“竹马相过日,还记汝、云鬟覆颈,胭脂点额。”⒊借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宋 晁补之《绿头鸭·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词:“算从来、司空惯,断肠初对云鬟。”明 无名氏《赠书记·男妆避选》:“拚将身命赴黄泉,强如宫禁锁云鬟。”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悔嫁》:“都祇説,属鬚眉,终较胜云鬟素面。”
- 4.
五祖七真释义:道教语。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见 元 李道谦 《七真年谱》。 元 杨景贤 《刘行首》第一折:“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随百顺。”
- 5.
八步周行释义:无所不到,引申有面面俱到的意思。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三折》:“令史呵!赛张鼎千般智量。哎!你个萧行首八步周行。”
- 6.
啓复释义:回禀。《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梅香 启復行首:‘秀才在书院中,问时不应。’”
- 7.
填鸭式灌输释义:将一件事情叙述得十分详尽热情,以致使对方没有必要独立思考、进行首创或依靠自己的余地。
- 8.
夷灶释义:平毁炉灶。《左传·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灶,陈於军中,而疏行首。”唐 刘禹锡《口兵戒》:“夷灶诚谋,执戈以驱。”
- 9.
扒头释义:方言。未包网巾头发的青年壮年人。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又无那小扒头浓妆艳裹,又无那大行首妙舞清歌。”清 李玉《清忠谱》第二折:“人人认得老扒头,年幼。[白]自家 姑苏 城外有名的 周 老男 周文元 便是。少年无赖,独霸一方。”原批:“吴 人方言以壮年未包网巾者曰扒头。”
- 10.
散商释义:⒈指鸦片战争前 广州 的 英国 东印度公司以外的外国商人,即所谓“自由”商人,又称“港脚”。清 魏源《筹海篇》四:“西洋互市 广东 者十餘国,皆散商无公司,惟 英吉利 有之。”清 魏源《筹海篇》四:“散商者,各出己资,自运自集,利害皆一人独当之。”⒉清 代官府于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一二殷实商户为首领,称为总商,类似牙行行首,其余则称散商。
- 11.
泼命释义:⒈贱命。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物外平章》:“日夜官宦女子守定,终久断送你这泼命。”元 杨暹《刘行首》第一折:“我这般穷身泼命谁瞅问。”⒉拼命。《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我家四员虎将、两位少夫人泼命大干,大前年净分四百九。”《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他可以泼命干到双抢。”
- 12.
火院释义:⒈苦海;苦恼的境界。唐 吕岩《沁园春》词:“今年不了,又待来年,有限光阴,无涯火院,只恐蹉跎老却贤。”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我奈家贫也那亲老,穷火院怎生熬。”《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一怕火院锁牢缠,二怕家眷受熬煎。”⒉指妓院。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偌来大穷坑火院,只央我一身填。”元 杨暹《刘行首》第三折:“自火院深沉向未彻,怎管的閒花风月自冤业。”
- 13.
烟月释义:⒈亦作“烟月”。云雾笼罩的月亮;朦胧的月色。唐 张九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诗:“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餘。”后蜀 鹿虔扆《临江仙》词之一:“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宋 秦观《望海潮·越州怀古》词:“汎五湖烟月,西子 同游。”清 孙枝蔚《坐朱纫芳半舟留题》诗:“烟月每逢歌管处,波澜难到酒壚旁。”⒉烟花风月。指风流韵事。元 杨暹《刘行首》第三折:“三百年守在孤坟,二十载还了烟月。”清 孔尚任《桃花扇·馀韵》:“陈 隋 烟月恨茫茫,井带胭脂土带香。”
- 14.
行首释义:⒈指军队的行列。或谓军队行列的领队。《左传·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灶,陈於军中,而疏行首。”刘文淇 疏证:“此谓军之行列也。惠栋 云:‘《司马法》曰:凡陈(阵)行惟疏。’沉钦韩 云:‘行首,即领队者也。’”一说为军队行列间的道路。见 杨伯峻 注。⒉犹领班。《旧五代史·梁书·寇彦卿传》:“太祖 为元帅,补元帅府押牙,充四镇通赞官行首兼右长直都指挥使,累奏授检校司徒,领 洺州 刺史。”宋 曾巩《再议经费》:“按国初承旧,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立都知行首领之,又有殿前承旨班院,别立行首领之。”《宋史·太祖
- 15.
调鬭释义:挑逗;调戏。元 朱庭玉《行香子·寄情》曲:“娘间阻人调鬭,枉教咱千生万受。”元 杨暹《刘行首》第二折:“我怕大街上有人调鬭我,我往这后巷里去。”
- 16.
走骨行尸释义:同“走肉行尸”。元 杨暹《刘行首》第一折:“莫怪我叮嚀切切,走骨行尸,貪財戀色,枉消年月。”
- 17.
迷却释义:迷失,失掉。元 杨暹《刘行首》第一折:“教你二十年之后,遇三箇丫髻 马真人 度脱你,你便回头者,休迷却正道。”《全元散曲·一枝花·春雪》:“只见白茫茫迷却前村道。”《花月痕》第四八回:“两人迷却真性,夜夜在他帐中轮班直宿。”
- 18.
闲遥遥释义:同“閒邀邀”。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俺閒遥遥独自林泉隐,您虚飘飘半纸功名进。”元 杨暹《刘行首》第二折:“你不肯顶簪冠,披鹤氅,閒遥遥,稳拍拍,蓬莱方丈 把玄机晓。”元 孙叔顺《一枝花》套曲:“闲遥遥游山玩水,乐陶陶下象围棋。”
- 19.
青鸾释义:⒈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多为神仙坐骑。北周 庾信《谢赵王赉干鱼启》:“文鳐夜触,翼似青鸞。”唐 李白《凤凰曲》:“嬴 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独去,更有携手人。”王琦 注引《艺文类聚》:“《决疑註》曰:……多赤色者凤,多青色者鸞。”元 杨暹《刘行首》第二折:“跟着我骑白鹤,上青霄;跨青鸞,远市朝。”清 陈珮《哭程夫人》诗:“忽驾青鸞返碧虚,琼花吹折痛何如。”⒉即青鸟。借指传送信息的使者。宋 赵令畤《蝶恋花》词:“废寝忘餐思想徧。赖有青鸞,不必凭鱼雁。”清 纳兰性德《月上
- 20.
风月门庭释义:妓院。元 杨暹《刘行首》第三折:“休占风月门庭闹,莫厌 蓬莱 途路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