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高节 高节的意思
gāojié

高节

简体高节
繁体高節
拼音gāo jié
注音ㄍㄠ ㄐㄧ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āo,(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组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2) 高度。【例句】:他身高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组词】:高级。高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组词】: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5) 声音响亮。【组词】:引吭高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组词】: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7) 热烈、盛大。【组词】:高昂。兴高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组词】: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组词】:高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组词】:高锰酸钾。(11) 姓。

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基本含义

指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

高节的意思

高节 [gāo jié]

1. 高其节操,坚守高尚的节操。

2. 高尚的节操。

3. 高耸的竹竿。竹有节,故称。

5. 指使臣所持的旄节。其长八尺,故称。

高节 引证解释

⒈ 高其节操,坚守高尚的节操。

《庄子·让王》:“若 伯夷、叔齐 者,其於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赖,高节戾行,独乐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节也。”
《吕氏春秋·离俗》:“高节厉行,独乐其意,而物莫之害。”
《宋书·宗悫传》:“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 炳(宗炳 )素高节,诸子羣从皆好学。”

⒉ 高尚的节操。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 者, 齐 人也。好奇伟俶儻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唐 顾况 《哭从兄萇》诗:“立身有高节,满卷多好诗。”
清 周亮工 《寄潍县杨再蘧蔡漫夫于鸣岐》诗之二:“箕山 高节推 徐干,北海 雄姿重 孔融。”

⒊ 高耸的竹竿。竹有节,故称。

唐 方干 《方著作画竹》诗:“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

⒋ 指使臣所持的旄节。其长八尺,故称。

唐 贾岛 《颂德上贾长侍》诗:“高节羽书期独传,分符 絳郡 滞长材。”


国语词典

高节 [gāo jié]

⒈ 高尚的节操。

《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


高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保傅释义:⒈古代保育、教导太子等贵族子弟及未成年帝王、诸侯的男女官员,统称为保傅。《战国策·秦策三》:“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汉 贾谊《治安策》:“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南史·诸炤传》:“炤 少有高节,王俭 尝称才堪保傅。”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彼保傅、令僕,备位尸素,不克分君父之忧,固当引为己咎。”⒉教导,辅佐。《新唐书·褚遂良传》:“自古宗姓无良,则倾败相仍,公等为我柬贤者保傅之。”
    • 2.
      僞服释义:谓骗居尊位。 《后汉书·左周黄传论》:“中兴以后,復增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敦厚之属。荣路既广,觖望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以流竞。”
    • 3.
      夷皓释义:伯夷 和 商山 四皓的合称。同为避乱君而隐遁,古称高节之士。
    • 4.
      妙士释义:富于才德的人。《太平御览》卷七五一引 三国 魏 曹植《画说》:“观画者……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南史·刘之遴传》:“子 三达 字 三善,数岁能清言及属文……年十八卒。之遴 深怀悼恨,乃题墓曰‘梁 妙士’以旌之。”宋 陈师道《礼武台坐化僧》诗:“定能选妙士,拂尘起重烟。”
    • 5.
      守真释义:保持真元;保持本性。 语出《庄子·渔父》:“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后汉书·申屠蟠传》:“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晋 葛洪《抱朴子·道意》:“患乎凡夫,不能守真。”唐 钱起《过曹钧隐居》诗:“之子秉高节,攻文还守真。”宋 阮阅《增修诗话总龟》卷四五:“元真子 张志和,会稽 人,守真养气,卧雪不冷,入水不濡。”
    • 6.
      延陵释义:⒈古邑名。春秋 吴 邑,公子 季札 因让国避居(一说受封)于此。故址在今 江苏 常州市。《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去之 延陵,终身不入 吴 国。”何休 注:“延陵,吴 下邑。”《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 封於 延陵。”⒉借指 季札。汉 王粲《赠文叔良》诗:“延陵 有作,侨 肸 是与。”宋 范仲淹《吴岩寺》诗:“唯有 延陵 逃遁去,清名高节老乾坤。”清 李渔《怜香伴·狂喜》:“你虽是 王莽 虚谦,我当做 延陵 真让。”参见“延陵季子”。⒊汉成帝 陵。《汉书·成帝纪》:“﹝ 绥和 二年﹞四月
    • 7.
      梁鸿妻释义:《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 字 伯鸾,有高节,久不娶,“同县 孟氏 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 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 梁伯鸞 者。’鸿 闻而聘之。”及嫁,始盛装,鸿 不答。“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 大喜曰:‘此真 梁鸿 妻也。’”后因以“梁鸿妻”泛指贤妻。清 孙枝蔚《送王金铉归里》诗:“投分苦不早,贱子兮衰老。久滞 梁鸿 妻,远愧 庞公 嫂。”参见“梁鸿案”。
    • 8.
      棱节释义:犹高节。喻品德不凡。
    • 9.
      泗上释义:⒈泛指 泗水 北岸的地域。《左传·襄公十九年》:“执 邾悼公 以其伐我故,遂次于 泗 上。”《战国策·楚策一》:“大王悉起兵以攻 宋,不至数月而 宋 可擧,擧 宋 而东指,则 泗 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参见“汶上”。⒉春秋 时 孔子 在 泗 上讲学授徒,后常以“泗上”指学术之乡。《晋书·桓彝传论》:“首阳 高节,求仁而得仁;泗 上微言,朝闻而夕死。”《南齐书·刘善明传》:“令 泗 上归业,稷 下还风,君欲谁让邪?”郁达夫《正月六日作》诗:“泗 上文章初识命,淮阴 风骨亦求怜。”
    • 10.
      终贾释义:汉 终军 和 贾谊 的并称。两人皆早成,后因以指年少有才的人。《后汉书·胡广传》:“终 贾 扬声,亦在弱冠。”《晋书·潘岳传》:“岳 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 终 贾 之儔也。”宋 司马光《自嘲》诗:“英名愧 终 贾,高节谢 巢由。”清 钱谦益《<琅嬛类纂>序》:“少司成 朱沧起 先生,以 终 贾 之年,蜚声史馆。”
    • 11.
      闻知释义:⒈听说;知道。 《书·胤征》:“羲 和 尸厥官,罔闻知。”唐 韩愈《顺宗实录一》:“使四面求医药,天下皆闻知。”茅盾《雨天杂写之五》:“苻坚 闻知了他的大名,便派骁骑将军 吕光 带兵打 龟兹国,‘请’他进关。”⒉见闻;知识。《书·无逸》:“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北史·列女传·房爱亲妻崔氏》:“性严明,有高节,歷览书传,多所闻知。”宋 叶适《汉阳军新修学记》:“一其趋向,厚其师友,畜其闻知,广其伦类。”⒊谓由传闻传授而有所认识。语本《孟子·尽心下》:“由 文王 至於 孔子,五百有餘岁,
    • 12.
      静坊释义:⒈清静的别屋。唐 李洞《郑补阙山居》诗:“高节諫垣客,白云居静坊。”⒉僻静的街巷。《太平广记》卷三五引 唐 卢□《逸史·齐映》:“齐公 乃行至西市北,入一静坊新宅,门曲严洁。”
    • 13.
      颙卬释义:亦作“顒昂”。肃敬轩昂。形容气度不凡。唐 独孤及《绛州闻喜县崇庆乡太平里裴稹年若干行状》:“公天姿英拔,德宇宏旷,顒昂公器,磊砢高节。”宋 司马光《上殿札子》之一:“顒卬渊默,以严重自居。”清 钱谦益《翁兆隆哀词序》:“及余登朝,兆隆 自长夕垣,以拜奉尝,魁硕顒昂,岿然如鉅人长德。”
    • 14.
      高节清风释义: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 15.
      高节迈俗释义:高节:高尚的气节;迈俗:脱俗,超俗。气节高尚,超脱世俗。

高节(gaoj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高节是什么意思 高节读音 怎么读 高节,拼音是gāo jié,高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高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