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伊 [huán yī]
1. 东晋谯郡fc58(今安徽宿县境内)人。字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淝水之战立有大功。曾抚筝而歌,讽谏孝武帝应和宰相谢安合作。又曾在青溪河边应王徽之要求,奏笛曲《三调》,奏毕即离去。明代《神奇秘谱》所载琴曲《梅花三弄》,据说即根据此笛曲改编而成。
桓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绝释义:⒈指 三国 魏《受禅碑》的 王朗 文、梁鹄 书、钟繇 刻字。 唐 李绰《尚书故实》:“魏《受禪碑》,王郎 文、梁鵠 书,钟繇 鐫字,谓之三絶。”⒉三国 吴 主 赵夫人 的织锦、刺绣、丝幔被称为“机绝”、“针绝”、“丝绝”,人谓“吴 有三絶,四海无儔其妙。”见 晋 王嘉《拾遗记·吴》。⒊指 晋 顾恺之 的才、画、痴。《晋书·文苑传·顾恺之》:“俗传 愷之 有三絶:才絶、画絶、痴絶。”⒋指 晋 袁山松 之《行路难》辞、羊昙 唱乐、桓伊 挽歌。《晋书·袁山松传》:“山松 善音乐,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疎质
- 2.
东林寺释义:寺名。 在今 江西 庐山。晋 太元 中,慧远法师 在 江州 刺史 桓伊 资助下建成。唐 会昌 三年寺废,大中 三年复修。宋 改名 太平兴国寺。解放以来,经过修葺,已成为 庐山 古迹之一。参阅《全唐文》卷二六四 李邕《东林寺碑序》。
- 3.
据床释义:⒈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郦食其初谒汉王刘邦时,刘邦正“倨牀使两女子洗足”,态度轻慢。后因以“据牀”谓轻慢而疏于礼节。⒉《晋书·桓伊传》:“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牀,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后以“据牀”为吹笛的典故。
- 4.
揽桓须释义:晋 谢安 功名盛极时,遭到构陷,见疑于 晋 孝武帝。 一天,孝武帝 命 桓伊 吹笛,桓伊 吹完一曲以后,又抚筝而歌怨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在座的 谢安 感动得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鬚曰:‘使君於此不凡!’”孝武帝 也面有愧色。见《晋书·桓伊传》。后用为忠而见疑的典故。
- 5.
昏醟释义:昏沉酗酒。 《晋书·桓伊传》:“及 孝武 末年,嗜酒好内,而 会稽王 道子 昏醟尤甚。”
- 6.
桓伊三弄释义:《晋书·桓伊传》:“﹝ 伊 ﹞善音乐,尽一时之妙…… 徽之(王徽之)便令人谓 伊 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伊 是时已贵显,素闻 徽之 名,便下车,踞胡牀,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据《神奇秘谱》载,琴曲《梅花三弄》即据此改编而成。后因以“桓伊三弄”指《梅花三弄》曲。
- 7.
桓郎笛释义:《晋书·桓伊传》载,桓伊 为 江州 刺史,善吹笛,独擅 江 左。谢安 位显功盛,为人所谗,孝武帝 疑之。会帝召 伊 饮宴,安 侍坐。帝命 伊 吹笛,吹一弄后,伊 请弹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慷慨。安 泣下沾衿,乃越席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后因以“桓郎笛”为巧用乐曲传达心曲的典故。宋 刘克庄《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词:“笑 谢公 旷达,暮年垂泪,听 桓郎 笛。”清 赵翼《六哀诗·阿文成公》:“敢抚 桓伊 筝,聊
- 8.
梅花三弄释义:古曲名。 据 明 朱权《神奇秘谱》称,此曲系由 晋 桓伊 所作的笛曲改编而成。内容写傲霜斗雪的梅花,全曲主调出现三次,故称。
- 9.
笛步释义:地名。又名 邀笛步。在 南京市 青溪桥 右,为教坊所在地。相传 晋 王徽之 曾在此邀 桓伊 吹笛,故名。亦泛指歌妓的处所。清 吴伟业《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序:“夫 笛步 丽人,出卖珠之女弟;雉皋公子,类侧帽之参军。”靳荣藩 注:“《一统志》:邀笛步 在 上元县 青溪桥 右,晋 王徽之 邀 桓伊 吹笛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力士 签名搜 笛步,龟年 协律奉椒房。”王季思 等注:“笛步 是 南京 的地名,教坊所在的地方。”
- 10.
胡牀释义:亦作“胡床”。 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又称交床。《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裴松之 注引《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 等奄至,公犹坐胡牀不起。”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渊 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唐 杜甫《树间》诗:“几回霑叶露,乘月坐胡牀。”宋 程大昌《演繁露·交床》:“今之交牀,本自虏来,始名胡牀,桓伊 下马据胡牀取笛三弄是也。隋高祖 意在忌胡,器物涉胡言者,咸令改之,乃改交牀。”宋 陶穀《清异录·逍遥座》:“胡牀施转关以交足,穿便絛以容坐,转缩
- 11.
行路难释义:⒈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唐 杜甫《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唐 白居易《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⒉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南朝 宋 鲍照《拟行路难》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羊曇 善唱乐,桓伊 能挽歌,及 山松《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陈去病《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 长安。”
- 12.
贯连释义:连接。《释名·释亲属》:“来孙之子曰昆孙。昆,贯也,恩情转远,以礼贯连之耳。”《晋书·桓伊传》:“淮 南之捷,逆兵奔北,人马器鎧,随处放散。于时收拾败破,不足贯连,比年营缮,并已修整。”
- 13.
逋米释义:拖欠未纳的赋米。《晋书·桓伊传》:“上疏,以 江州 虚耗,加连岁不登,今餘户有五万六千,宜并合小县,除诸郡逋米。”《新唐书·苏弁传》:“弁 之判度支,方大旱,州县有逋米,断 贞元 八年以前,凡三百八十万斛,人亡数在,弁 奏请出以贷贫民。”
- 14.
邀笛步释义:古迹名。旧名 萧家渡,在 上元县 东南 青溪桥 右侧。今为 南京市 江宁县 地。晋 桓伊 善乐,为 江 左第一,有 蔡邕 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 赴召京师,舟泊 青溪 侧,与 伊 不相识,令人谓之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 为作三调,弄毕,便去,客主不交一言。后名其地为“邀笛步”。参阅 宋 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