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润文 润文的意思
rùnwén

润文

简体润文
繁体潤文
拼音rùn wén
注音ㄖㄨㄣˋ 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ùn,(1) 不干枯,湿燥适中。【组词】:湿润。润泽。滋润。(2) 加油或水使不干枯。【组词】:润肠。润滑。浸润。(3) 细腻光滑。【组词】:光润。滑润。珠圆玉润。(4) 使有光泽,修饰。【组词】:润饰。润色。(5) 利益。【组词】:利润。分润。(6) 以财物酬人。【组词】:润笔。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基本含义

润文意为润色文章,使其更加优美、流畅。

润文的意思

润文 [rùn wén]

1. 修饰文字。特指为翻译的经文润色。见“润文使”。

润文 引证解释

⒈ 修饰文字。特指为翻译的经文润色。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国朝故事,诞圣节前两月,译经院开堂,宰相领润文使、参知政事一员同润文。”

⒉ 见“润文使”。


润文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润笔释义:也叫润资。旧指给作诗文书画的人的报酬。
    • 2.
      润色释义:修饰文字:这篇译稿太粗糙,你把它润色一下。

润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奎壁释义:二十八宿中奎宿与壁宿的并称。 旧谓二宿主文运,故常用以比喻文苑。《平山冷燕》第十六回:“二兄青年高才,焕奎壁之光,润文明之色。”
    • 2.
      导译释义:⒈亦作“导绎”。 向导兼翻译。《史记·大宛列传》:“乌孙 发导译送 騫 还。”《史记·大宛列传》:“﹝ 大宛 ﹞遣 騫,为发导绎,抵 康居。”《资治通鉴·汉武帝元朔三年》:“为发导译。”胡三省 注:“导者,引路之人;译者,传言之人也。”⒉翻译。宋 惠洪《冷斋夜话·光梵大师惟净》:“上遣都知 罗宗 译经润文。夏英公 竦 诣传法院导译,冀得祥异之语以讖国。净 焚香导译,逾刻乃曰:天竺 无此字,不通辩译。”
    • 3.
      润文释义:⒈修饰文字。 特指为翻译的经文润色。⒉见“润文使”。
    • 4.
      润文使释义:即润文官。 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二:“国朝故事,诞圣节前两月,译经院开堂,宰相领润文使、参知政事一员同润文。”亦省作“润文”。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天禧 中,宰相 丁晋公 始为使。天圣 三年……又以参政、枢密为润文,其事寝重。”参见“润文官”。
    • 5.
      译场释义:古代翻译佛教经籍的机构。 有由私人和团体组织者,有以国家之力设立者。分工甚为细密,有译主、笔受、度语、证梵、润文、证义、校勘、监护等项。
    • 6.
      译经使释义:宋 代官名。掌翻译佛经。宋 袁褧《枫窗小牍》卷下:“天禧 五年十一月丁丑,以宰臣 丁谓、王钦若 为译经使。”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前一月,译经使、润文官又集,以进新经。”
    • 7.
      降麻释义:唐 宋 任免将相,用黄、白麻纸写诏书,宣告于朝廷,谓之“降麻”。也称宣麻。唐 黄滔《寄陈侍御》诗:“千年二相未全夸,犹闕 闽 城贺降麻。”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天圣 三年,又以宰相 王冀公 为使,自后元宰继领之,然降麻不入衔。又以参政、枢密为润文,其事寝重。”《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昨 王随 自吏部侍郎、平章事超越十资,復为上相。此乃非常之恩,必待非常之才,而 随 虚庸邪諂,非辅相器,降麻之后,物论沸腾,故疾缠其身,灾仍於国。”参见“宣麻”。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
润文是什么意思 润文读音 怎么读 润文,拼音是rùn wén,润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润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