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巵言 巵言的意思
zhīyán

巵言

简体巵言
繁体
拼音zhī yán
注音ㄓ 一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ī, ◎ 古同“卮”(a.古代酒器,如“柏酒延年共举巵。”b.古代一种作染料用的野生植物,可制胭脂。c.支离)。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巵言的意思

巵言 [zhī yán]

1. 谓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言。

3. 用以谦称自己的著作。

巵言 引证解释

⒈ 谓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言。

《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 释文引 王叔之 云:“巵器满即倾,空则仰,随物而变,非执一守故者也。施之于言,而随人从变,已无常主者也。”
清 王韬 《<英语汇腋>序》:“近且巵言日出,人人自矜秘本。”

⒉ 用以谦称自己的著作。又如《诸子巵言》、《经学巵言》。

明 沉璟 《义侠记·恩荣》:“人生忠孝和贞信,圣世还须不弃人。巵言似假,千秋万载垂正论。”
傅尃 《甲寅元旦》诗:“寧惜巵言託孤愤,忍挥兵气望中原。”


巵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臡八葅释义:泛指精美的肴馔。 亦借喻精美的诗文。明 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五:“吾所以録此者,謂溪筆澗芷,亦可餖飣客席耳,非若二 李 輩之爲三臡八葅也。”参见“三臡”。
    • 2.
      十九释义:十分之九。 谓绝大多数。《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唐 韩愈《平淮西碑文》:“凡 蔡 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曹靖华《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 3.
      卮言释义:亦作“巵言”。自然随意之言。一说为支离破碎之言。语出《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成玄英 疏:“巵,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无心之言,即巵言也。是以不言,言而无係倾仰,乃合於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巵言耳。”后人亦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词,如《艺苑卮言》、《经学卮言》。
    • 4.
      謏説释义:小说。清 吴骞《<拜经楼诗话>自序》:“下至巵言謏説,巷议街谈,苟足以资记注而广多闻,要未必为三长之士所尽斥。”

巵言(zhiy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巵言是什么意思 巵言读音 怎么读 巵言,拼音是zhī yán,巵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巵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