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处 一处的意思
chǔ

一处

简体一处
繁体一處
拼音yī chǔ
注音ㄧ ㄔ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chǔ chù,(1) 地方。【组词】:处处。处所。(2) 点,部分。【例句】:长(cháng )处。好处。(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组词】:办事处。筹备处。

一处的意思

一处 [yī chǔ]

1. 一处者。谓心专注一境而无他适也。


一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勺池释义:又名“人大海”,“七星池”(在毕业生中流传),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处人工池塘,长约十米,宽约7米,成不规则椭圆形状。 略像一滴水形,中竖奇石,正面为赤色刻字“一勺池”,背面撰联:“吞吐三江水,怡然一勺池”。池底二十根左右矮状喷泉设施。
    • 2.
      一地两检释义:在两个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口岸,在同一处地点完成两地的出境与入境检查、检疫手续。 就是联合办公、各行其是。是由双方出入境管理人员(边检、海关、检验检疫)在同一地点、同时联合执行出入境检查,实行“一站式”检查,两地出入境管理人员独立运作,互不隶属,双方口岸单位在同一地点,按各自查验标准,共同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和货物实行联合检查,所谓“停一次车,过四道关”。
    • 3.
      一地释义:⒈一处地方。 汉 王充《论衡·言毒》:“药生非一地,太伯 辞之 吴;铸多非一工,世称 楚 棠溪。”《旧五代史·谢彦章传》:“瓌 指一地谓 彦章 曰:‘此地冈阜隆起,中央坦夷,好列栅之所。’”⒉同一地方。《诗·齐谱》“都 营丘”唐 孔颖达 疏:“以丘临水,谓之 临淄,与 营丘 一地也。”唐 李山甫《送李秀才入军》诗:“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⒊到处。宋 刘克庄《浪淘沙·素馨》词:“风露送新凉。山麝开房。旋吹银烛闭华堂。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参见“一地里”。⒋犹一味,总是。宋 无名氏《张协
    • 4.
      一塌儿释义:一处。
    • 5.
      一坨释义:⒈亦作“一陀”。一处。⒉犹一起。
    • 6.
      一处释义:一处者。谓心专注一境而无他适也。
    • 7.
      一宅释义:⒈谓安心于至一之道。⒉一处住所。
    • 8.
      一廛释义:⒈古时一夫所居之地。⒉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
    • 9.
      一搭释义:⒈一团;一处;一块。⒉一起。⒊犹一绺。⒋一迭。
    • 10.
      一方释义:⒈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宋 范成大《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⒉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
    • 11.
      一站式释义:把相关部门集中在一处,一次就可办妥所有手续的服务方式:一站式办公。
    • 12.
      一答释义:一处;一带。
    • 13.
      一腊释义:⒈犹一冬。 宋 欧阳修《喜雪示徐生》诗:“常闻老农语,一腊见三白。”宋 曾巩《冬暮感怀诗》:“荒山未有雪,野水不见冰,一腊今已半,浮阳壮犹矜。”宋 杨万里《除夕宿临川战平》诗:“一腊天频雪,千山梅未花。”⒉宋 代民间风俗,生子七日为一腊,有一腊、二腊、三腊、满月等说法。宋 吴自牧《梦粱录·育子》:“三朝与儿落脐炙囱,七日名‘一腊’,十四日谓之‘二腊’,二十一日名曰‘三腊’。”⒊佛教沿用 印度 古代婆罗门雨期禁足的旧习,在戒律中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于夏季(雨期)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完毕后,称为“一腊”
    • 14.
      一达释义:⒈道路的总称。⒉方言。一起;一处。秧歌剧《大家好》第一场:“我是说丑圪旦家婆姨奸的跟狐子似的,咱跟她伙到一达,还能有咱的好处哩?”欧阳山《三家巷》三七:“咱们跟观音山是长在一达里的!”
    • 15.
      一陶释义:⒈在一窑中陶冶。比喻在同一教化之下。⒉方言。一起,一处。
    • 16.
      万宝集门释义:wàn bǎo jí mén,指天下万物汇集在一处,古称奇珍异宝,现指锦秀风光和大地物产两大类,也指世界各类文房四宝。
    • 17.
      不耻为伍释义:不屑于与某些人一处。
    • 18.
      丛生释义:⒈(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杂草丛生。荆棘丛生。⒉(疾病等)同时发生:百病丛生。百弊丛生。
    • 19.
      中阴释义:佛教语。谓轮回中死后生前的过渡状态。其间虽离形躯,仍有五阴(色、受、想、行、识)。佛教徒认为中阴身如小儿,以七天为一期而生于本处。若在七日末了仍未得生缘,则更续中阴七天,最长的到第七期之终,必然往生于一处。后世俗演变为七七追荐的法事。
    • 20.
      九居释义:佛家语。即欲界一处,色界四处,无色界四处。佛教谓众生轮回之地,凡三界九处。

一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勺池释义:又名“人大海”,“七星池”(在毕业生中流传),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处人工池塘,长约十米,宽约7米,成不规则椭圆形状。 略像一滴水形,中竖奇石,正面为赤色刻字“一勺池”,背面撰联:“吞吐三江水,怡然一勺池”。池底二十根左右矮状喷泉设施。
    • 2.
      一地两检释义:在两个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口岸,在同一处地点完成两地的出境与入境检查、检疫手续。 就是联合办公、各行其是。是由双方出入境管理人员(边检、海关、检验检疫)在同一地点、同时联合执行出入境检查,实行“一站式”检查,两地出入境管理人员独立运作,互不隶属,双方口岸单位在同一地点,按各自查验标准,共同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和货物实行联合检查,所谓“停一次车,过四道关”。
    • 3.
      一地释义:⒈一处地方。 汉 王充《论衡·言毒》:“药生非一地,太伯 辞之 吴;铸多非一工,世称 楚 棠溪。”《旧五代史·谢彦章传》:“瓌 指一地谓 彦章 曰:‘此地冈阜隆起,中央坦夷,好列栅之所。’”⒉同一地方。《诗·齐谱》“都 营丘”唐 孔颖达 疏:“以丘临水,谓之 临淄,与 营丘 一地也。”唐 李山甫《送李秀才入军》诗:“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⒊到处。宋 刘克庄《浪淘沙·素馨》词:“风露送新凉。山麝开房。旋吹银烛闭华堂。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参见“一地里”。⒋犹一味,总是。宋 无名氏《张协
    • 4.
      一塌儿释义:一处。
    • 5.
      一坨释义:⒈亦作“一陀”。一处。⒉犹一起。
    • 6.
      一处释义:一处者。谓心专注一境而无他适也。
    • 7.
      一宅释义:⒈谓安心于至一之道。⒉一处住所。
    • 8.
      一廛释义:⒈古时一夫所居之地。⒉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
    • 9.
      一搭释义:⒈一团;一处;一块。⒉一起。⒊犹一绺。⒋一迭。
    • 10.
      一方释义:⒈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宋 范成大《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⒉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
    • 11.
      一站式释义:把相关部门集中在一处,一次就可办妥所有手续的服务方式:一站式办公。
    • 12.
      一答释义:一处;一带。
    • 13.
      一腊释义:⒈犹一冬。 宋 欧阳修《喜雪示徐生》诗:“常闻老农语,一腊见三白。”宋 曾巩《冬暮感怀诗》:“荒山未有雪,野水不见冰,一腊今已半,浮阳壮犹矜。”宋 杨万里《除夕宿临川战平》诗:“一腊天频雪,千山梅未花。”⒉宋 代民间风俗,生子七日为一腊,有一腊、二腊、三腊、满月等说法。宋 吴自牧《梦粱录·育子》:“三朝与儿落脐炙囱,七日名‘一腊’,十四日谓之‘二腊’,二十一日名曰‘三腊’。”⒊佛教沿用 印度 古代婆罗门雨期禁足的旧习,在戒律中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于夏季(雨期)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完毕后,称为“一腊”
    • 14.
      一达释义:⒈道路的总称。⒉方言。一起;一处。秧歌剧《大家好》第一场:“我是说丑圪旦家婆姨奸的跟狐子似的,咱跟她伙到一达,还能有咱的好处哩?”欧阳山《三家巷》三七:“咱们跟观音山是长在一达里的!”
    • 15.
      一陶释义:⒈在一窑中陶冶。比喻在同一教化之下。⒉方言。一起,一处。
    • 16.
      万宝集门释义:wàn bǎo jí mén,指天下万物汇集在一处,古称奇珍异宝,现指锦秀风光和大地物产两大类,也指世界各类文房四宝。
    • 17.
      不耻为伍释义:不屑于与某些人一处。
    • 18.
      丛生释义:⒈(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杂草丛生。荆棘丛生。⒉(疾病等)同时发生:百病丛生。百弊丛生。
    • 19.
      中阴释义:佛教语。谓轮回中死后生前的过渡状态。其间虽离形躯,仍有五阴(色、受、想、行、识)。佛教徒认为中阴身如小儿,以七天为一期而生于本处。若在七日末了仍未得生缘,则更续中阴七天,最长的到第七期之终,必然往生于一处。后世俗演变为七七追荐的法事。
    • 20.
      九居释义:佛家语。即欲界一处,色界四处,无色界四处。佛教谓众生轮回之地,凡三界九处。

一处造句

1.几个歹徒挟持他到一处荒野,把他打得斯事体大,呻吟不绝。

2.这是一处胜景,落英缤纷,蜜蜂飞舞。仿佛世外桃源。

3.众口难调,结果常常是平庸的折中主义纠集一处

4.日本军队太残忍了,每到一处,总是寸草不留。

5.看到他小人得志的丑样,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6.那些犯罪分子看到这里警卫森严无隙可乘,便又窜到另一处,伺机作案。

7.我们明知故犯地毁坏了一处可能的历史遗迹。

8.他游山玩水的兴致真是大得很,每到一处胜境,都流连忘返,真所谓泉石膏肓!

9.日本鬼子每到一处,对无辜的中国百姓都赶尽杀绝。

10.几个歹徒挟持他到一处荒野,把他打得遍体鳞伤,呻吟不绝。

11.我们一到海边,便开始寻找一处可以遮人耳目的空地。

12.李自成的义军每到一处,都除暴安良,深受劳苦大众的欢迎。

13.隐恶扬善这一处世方法,实际上助长了社会的恶劣风气。

14.面对一幅精美砖刻,面对一处雕梁画栋,伫足良久。

15.秋,像一位拿着画笔的大师,每飘过一处,便把树叶的颜色染黄。

16.人间三月天,有一处油菜花海,好似金浪滔滔的海洋。

17.黄河像蜿蜒在东方的一条巨龙,像遗落在人间的一道天河,像引领着人们的一处标志。

18.这是一处让人怀念的地方,这是一处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这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这是一处充满欢笑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我的故乡!

19.看!这儿又是一处美丽的风景。那火红的枫树,它总是以饱满的精神,似火的热情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你瞧,它身上的霜像玉一样洁,像银一样白,像烟一样轻,像柳絮一样柔,真是美不胜收。

20.母爱是春天的雨,是夏天的风,是秋天的大树,是冬日的暖阳,每一处存在都是温暖。

一处(yic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一处是什么意思 一处读音 怎么读 一处,拼音是yī chǔ,一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