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身行 身行的意思
shēnxíng

身行

简体身行
繁体
拼音shēn xíng
注音ㄕㄣ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ēn,(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组词】: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组词】:身世。献身。(3) 亲自,本人。【组词】: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组词】: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5) 孕,娠。【组词】:身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例句】: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指个人的行为和言谈举止。

身行的意思

身行 [shēn xíng]

1. 操行;品行。

2. 亲自执行。

4. 只身行走。

身行 引证解释

⒈ 操行;品行。

《荀子·富国》:“仁人之用国,将脩志意,正身行。”
汉 贾谊 《新书·辅佐》:“正身行,广教化,修礼乐,以美风俗。”

⒉ 亲自执行。

《史记·李斯列传》:“昔者 司城子罕 相 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朞年遂劫其君。”

⒊ 只身行走。

宋 苏轼 《龟山》诗:“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菴初白头。”
《封神演义》第五二回:“闻太师 曰:‘吾非不能遁回 朝歌 见天子,再整大兵,以图恢復。只人马累赘,岂可捨此身行?’”
清 翁方纲 《欧阳文忠明妃曲和王介甫作》:“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身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言释义:⒈一个字。 《论语·卫灵公》:“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 曰:‘其恕乎!’”汉 班固《白虎通·谥篇》:“謚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謚,质者以两言为謚。”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⒉一句话;一番话。《书·立政》:“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 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唐 魏徵《述怀》诗:“季布 无二诺,侯嬴 重一言。”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
    • 2.
      伛步释义:谓弯腰曲身行走。
    • 3.
      作直释义:谓以直道立身行事。
    • 4.
      六本释义:古谓立身行事的六项根本:孝、哀、勇、能、嗣、力。
    • 5.
      古义释义:⒈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⒉古书的义理。⒊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⒋文字词汇的古代意义。
    • 6.
      善道释义:⒈善加诱导。 《论语·颜渊》:“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陆德明 释文:“道,导也。”⒉犹正道。汉 陆贾《新语·明诫》:“周公 以比德於五帝,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詔。”《北齐书·后主幼主纪论》:“﹝ 高纬 ﹞始自襁褓,至於传位,隔以正人,闭其善道。”明 李贽《复周柳塘》:“窃前贤之善道,卑善柔之贱态,附直谅之后列,直欲以完名全节付二老。”⒊好的途径,好的方法。明 刘基《槐阴读书图序》:“观听动息,凡有所接,必使可
    • 7.
      嘉赖释义:嘉许和倚赖。 《左传·昭公七年》:“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惟寡君?”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原其逆顺,揆其表里,脩防排通,以正水路,功绩有成,民用嘉赖,题云《漳河神坛碑》。”《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必正身行义以相辅佐,朕始嘉赖焉。”
    • 8.
      委佩释义:⒈见“委佩”。 ⒉亦作“委珮”。恭敬貌。谓俯身行礼时佩饰拖垂至地。语出《礼记·曲礼下》:“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郑玄注:“君臣俛仰之节,倚谓附於身,小俛则垂,大俛则委於地。”唐刘禹锡《问大钧赋》:“乃遽衣促盥,竭虑涤想。委佩低簪,持簿叩顙而言。”佩,一本作“珮”。⒊指下垂的佩玉。
    • 9.
      执性释义:⒈犹秉性。 《后汉书·刘平传》:“臣窃见 琅玡 王望、楚国 刘旷、东莱 王扶,皆年七十,执性恬淡,所居之处,邑里化之,脩身行义,应在朝次。”宋 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宋(宋璟)善守法,故能持天下之政。姚(姚崇)善应变,故能成天下之务。二人执性不同,同归於道;协心翼赞,以致於治。”⒉犹固执,任性。《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这娘子点酒不闻的,他执性不喫,也难十分强他。”《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位 安公子 是那女孩儿一般,百依百顺的人,怎么忽然这等执性起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太太既然这么执
    • 10.
      据义履方释义: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 11.
      控背躬身释义:拱着背,弯着身。指弯身行礼以示恭敬。控弯。
    • 12.
      时中释义:⒈儒家谓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⒉有时料中。
    • 13.
      朝次释义:犹朝列。《后汉书·刘平传》:“臣窃见 琅邪 王望、楚国 刘旷、东莱 王扶,皆年七十,执性恬淡,所居之处,邑里化之,脩身行义,应在朝次。”参见“朝列”。
    • 14.
      毁方释义:⒈古代数学中求圆于方之法。 ⒉谓毁弃立身行事的准则。
    • 15.
      毁方投圆释义:比喻抛弃立身行事准则,曲意投合别人。
    • 16.
      牴觕释义:即角觝。指相扑、摔交等技艺。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蔡世科,少年窜身行伍,有异能,手足便捷,牴觕诸戏,一经其目,輒能之。”
    • 17.
      立身处世释义:指做人和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 也说立身行事。
    • 18.
      行己释义:谓立身行事。
    • 19.
      行道释义:⒈行业。⒉旧时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学说:立身行道。
    • 20.
      诚身释义:谓以至诚立身行事。

身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言释义:⒈一个字。 《论语·卫灵公》:“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 曰:‘其恕乎!’”汉 班固《白虎通·谥篇》:“謚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謚,质者以两言为謚。”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⒉一句话;一番话。《书·立政》:“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 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唐 魏徵《述怀》诗:“季布 无二诺,侯嬴 重一言。”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
    • 2.
      伛步释义:谓弯腰曲身行走。
    • 3.
      作直释义:谓以直道立身行事。
    • 4.
      六本释义:古谓立身行事的六项根本:孝、哀、勇、能、嗣、力。
    • 5.
      古义释义:⒈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⒉古书的义理。⒊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⒋文字词汇的古代意义。
    • 6.
      善道释义:⒈善加诱导。 《论语·颜渊》:“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陆德明 释文:“道,导也。”⒉犹正道。汉 陆贾《新语·明诫》:“周公 以比德於五帝,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詔。”《北齐书·后主幼主纪论》:“﹝ 高纬 ﹞始自襁褓,至於传位,隔以正人,闭其善道。”明 李贽《复周柳塘》:“窃前贤之善道,卑善柔之贱态,附直谅之后列,直欲以完名全节付二老。”⒊好的途径,好的方法。明 刘基《槐阴读书图序》:“观听动息,凡有所接,必使可
    • 7.
      嘉赖释义:嘉许和倚赖。 《左传·昭公七年》:“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惟寡君?”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原其逆顺,揆其表里,脩防排通,以正水路,功绩有成,民用嘉赖,题云《漳河神坛碑》。”《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必正身行义以相辅佐,朕始嘉赖焉。”
    • 8.
      委佩释义:⒈见“委佩”。 ⒉亦作“委珮”。恭敬貌。谓俯身行礼时佩饰拖垂至地。语出《礼记·曲礼下》:“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郑玄注:“君臣俛仰之节,倚谓附於身,小俛则垂,大俛则委於地。”唐刘禹锡《问大钧赋》:“乃遽衣促盥,竭虑涤想。委佩低簪,持簿叩顙而言。”佩,一本作“珮”。⒊指下垂的佩玉。
    • 9.
      执性释义:⒈犹秉性。 《后汉书·刘平传》:“臣窃见 琅玡 王望、楚国 刘旷、东莱 王扶,皆年七十,执性恬淡,所居之处,邑里化之,脩身行义,应在朝次。”宋 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宋(宋璟)善守法,故能持天下之政。姚(姚崇)善应变,故能成天下之务。二人执性不同,同归於道;协心翼赞,以致於治。”⒉犹固执,任性。《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这娘子点酒不闻的,他执性不喫,也难十分强他。”《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位 安公子 是那女孩儿一般,百依百顺的人,怎么忽然这等执性起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太太既然这么执
    • 10.
      据义履方释义: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 11.
      控背躬身释义:拱着背,弯着身。指弯身行礼以示恭敬。控弯。
    • 12.
      时中释义:⒈儒家谓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⒉有时料中。
    • 13.
      朝次释义:犹朝列。《后汉书·刘平传》:“臣窃见 琅邪 王望、楚国 刘旷、东莱 王扶,皆年七十,执性恬淡,所居之处,邑里化之,脩身行义,应在朝次。”参见“朝列”。
    • 14.
      毁方释义:⒈古代数学中求圆于方之法。 ⒉谓毁弃立身行事的准则。
    • 15.
      毁方投圆释义:比喻抛弃立身行事准则,曲意投合别人。
    • 16.
      牴觕释义:即角觝。指相扑、摔交等技艺。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蔡世科,少年窜身行伍,有异能,手足便捷,牴觕诸戏,一经其目,輒能之。”
    • 17.
      立身处世释义:指做人和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 也说立身行事。
    • 18.
      行己释义:谓立身行事。
    • 19.
      行道释义:⒈行业。⒉旧时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学说:立身行道。
    • 20.
      诚身释义:谓以至诚立身行事。

身行造句

1.一个人立身行世要有骨气,有操守,不可趋炎附势。

2.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立身行道,始于事亲,终于立身。

4.哟,卡尔,这身行头很不错嘛!

5.除随身行李外,别无他物。

身行(shen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身行是什么意思 身行读音 怎么读 身行,拼音是shēn xíng,身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身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