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务 [shì wù]
1. 谋身治世之事。
2. 佛道、隐士谓尘世间的事务。
4. 世情;时势。
世务 引证解释
⒈ 谋身治世之事。
引《孔丛子·独治》:“今先生淡泊世务,脩无用之业。”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儒》:“孟軻 守旧术,不知世务,故困於 梁、宋。”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名臣》:“是将婴我以世务也。”
《红楼梦》第四八回:“天天又説我不知世务。”
⒉ 佛道、隐士谓尘世间的事务。
引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自非絶弃世务,则曷缘修习玄静哉?”
唐 陆龟蒙 《四明山诗》序:“谢遗尘 者,有道之士也。尝隐於 四明 之 南雷,一旦访余来,语不及世务。”
《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一住过了三四日,早晚説些经典或世务话,和尚都晓得。”
⒊ 世情;时势。
引清 李渔 《蜃中楼·点差》:“这分明是个半送半卖之法,怎奈这些新进小子不达世务,一些礼物也不来餽送。”
郁达夫 《迟桂花》:“但因这许多年数的不看报,不识世务,不亲笔砚的缘故,终于下了好几次决心,而仍不敢把这心愿来实现。”
国语词典
世务 [shì wù]
⒈ 社会上的事务。
引《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序》:「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
《文选·嵇康·幽愤诗》:「世务纷纭,祗搅予情。」
世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亲释义:⒈不亲近;不亲睦。《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史记·楚世家》:“夫弑共主,臣世君,大国不亲;以众胁寡,小国不附。”明 刘基《郁离子·道术》:“上罔下则不亲,下罔上则不孙。”⒉不接触;不接近。《孟子·离娄上》:“淳于髡 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 曰:‘礼也。’”清 王韬《淞隐漫录·王莲舫》:“惟是男女授受不亲,虽周旋于患难之间,不敢不谨。”郁达夫《迟桂花》:“但因这许多年数的不看报,不识世务,不亲笔砚的缘故,终于下了好几次决心,而仍不敢把这心愿来实
- 2.
世务释义:⒈谋身治世之事。 《孔丛子·独治》:“今先生淡泊世务,脩无用之业。”汉 桓宽《盐铁论·论儒》:“孟軻 守旧术,不知世务,故困於 梁、宋。”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名臣》:“是将婴我以世务也。”《红楼梦》第四八回:“天天又説我不知世务。”⒉佛道、隐士谓尘世间的事务。晋 葛洪《抱朴子·自叙》:“自非絶弃世务,则曷缘修习玄静哉?”唐 陆龟蒙《四明山诗》序:“谢遗尘 者,有道之士也。尝隐於 四明 之 南雷,一旦访余来,语不及世务。”《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一住过了三四日,早晚説些经典或世务话,和尚都晓得
- 3.
乘障释义:同“乘鄣”。 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一:“晚节从世务,乘障远和 戎。”唐 王维《出塞作》诗:“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 辽。”明 杨慎《出关》诗:“飞将殊勛犹下吏,书生乘障敢辞艰。”清 谈迁《北游录·纪咏下》:“停舟烦夜柝,乘障斥譙楼。”
- 4.
倾尽释义:尽心竭力。 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视残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儻宿疚之或平,糜捐以报。”《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遘 为人,轻俊明敏,通达世务……部吏皆乐倾尽,为之耳目。”
- 5.
占奏释义:口头奏对。 《新唐书·王播传》:“﹝ 王播 ﹞雅善占奏,虽数十事,未尝书于笏。”《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辽主 ﹞闻 俭(张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餘事。”
- 6.
和戎释义:⒈指与少数民族或别国媾和修好。《左传·襄公四年》:“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二:“晚节从世务,乘障远和戎。”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下:“诸将耻於无功,莫敢言和戎者。”郁达夫《杂感》诗之四:“策到和戎原辱国,功成不义反封侯。”⒉犹和亲。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交好。明 马銮《明妃》诗:“安边无策始和戎,簫鼓含情出禁中。”郁达夫《咏史》之三:“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爱君深。”
- 7.
大集释义:⒈大会聚;大集会。《后汉书·刘盆子传》:“三年正月,俱至 弘农,与 更始 诸将连战剋胜,众遂大集。”《北史·元文遥传》:“文遥 歷事三主,明达世务,每临轩大集,多令宣敕,号令文武,声韵高朗,发吐无滞。”⒉规模大的集市。浩然《一匹瘦红马》:“每逢二、七大集,店里都有东方红农业社的运输车,坐上很方便。”⒊敬称对方的文集。清 姚莹《与陆次山论文书》:“来教欲僕为大集作序,意在取义论文,循其涂轨,以进於成就。”
- 8.
婴物释义:谓萦怀世务;纠缠于外界事物。
- 9.
婴怀释义:犹萦怀。谓牵挂在心。《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婴怀。”金 元好问《中州集·党怀英》:“遂不以世务婴怀,放浪山水间,诗酒自娱。”
- 10.
宝牀释义:⒈贵重的坐具或卧具。常特指皇宫中御用或寺庙中陈设者。宋 张先《玉树后庭花·上元》词:“宝牀香重春眠觉,魫窗难晓。”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庚寅岁冬夕,忽梦游一道宫,金碧明焕,一巨殿,一宝牀,岿然於中,一金龙蟠蜛於牀之上。”宋 苏辙《千叶白莲花》诗:“蔫然落宝牀,应返梵天去。”《宣和书谱·李白》:“﹝ 李白 ﹞论世务,答蕃书,笔不停缀。帝嘉之,以宝牀赐食於前,手为和羹。”⒉放御玺的大几。《金史·礼志五》:“太常博士引太尉奉册宝出,主节者持节前导,册牀在前,宝牀次之。”
- 11.
应事释义:处理世务;应付人事。
- 12.
庸回释义:⒈同“庸违”。回,通“违”。《左传·文公十八年》:“少皥氏 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譖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 穷奇。”杜预 注:“庸,用也;回,邪也。”杨伯峻 注:“回、违古多通用也。”《后汉书·刘瑜传》:“幸得引録,备答圣问;泄写至情,不敢庸回。”⒉指用心不良之奸邪小人。宋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特愿陛下留意其远者大者,必欲登俊良,黜庸回,总览众才,经略世务。”《明史·秦金传》:“即位之初,逐庸回,任耆旧。”
- 13.
当身释义:⒈谓及于自身。 《国语·周语下》:“周 若无咎,萇叔 必为戮。虽 晋 魏子 亦将及焉。若得天福,其当身乎?”韦昭 注:“当其身祸尚微,后有继,故为天福也。”三国 魏 曹操《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晋 郗超《奉法要》:“且 秦 制收帑之刑,犹以犯者为主……若舋不当身而殃延亲属,以兹制法,岂惟圣典之所不容,固亦 申韩 之所必去矣。”⒉自身;本人。《孔丛子·独治》:“今先生淡泊世务,修无用之业,当身不蒙其荣,百姓不获其利,窃为先生不取也。”唐 李白《少年行》:“遮莫姻
- 14.
放情丘壑释义:指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 15.
敏鋭释义:敏感,锐敏。《新唐书·吴凑传》:“凑 才敏鋭,而谦畏自将。”宋 苏轼《密州到任谢执政启》:“宜得敏鋭兼人之器,以副厉精更化之怀。”明 唐顺之《<剑泉奏议集>序》:“公为人敏鋭阔达,艺於世务而圆於应机。”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王 氏和 罗 氏都是封建时代的人物,但是 王 氏具有现代科学的头脑,他眼光比较敏锐,思虑比较周密,成就更为突出。”
- 16.
木食释义:以山中野树果实充饥。形容隐逸之士远离世事。《山海经·西山经》“名曰櫰木,食之多力”晋 郭璞 注:“《尸子》曰:‘木食之人,多为仁者。’”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然时移俗异,世务不拘,故木食山栖,外物遗累者,古之清高,今之逋逃也。”《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二三:“梅圣俞 如深山道人,草衣木食。王公大人见之,不觉屈膝。”元 迺贤《仙居县杜氏二真庙诗》:“脱声窜匿来 孟溪,木食涧饮幽巖栖。”
- 17.
校习释义:考校练习;考查学习。 《三国志·吴志·孙和传》:“常言当世士人宜讲修术学,校习射御,以周世务。”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於是回驾而返,各归其国,校习兵马,督励士卒。”《明史·外国传一·朝鲜》:“三十一年冬,以 洪武 永乐 间所赐乐器敝坏,奏求律管,更乞遣乐官赴京校习,许之。”
- 18.
清言释义:⒈高雅的言论。⒉指魏晋时期何晏、王衍等崇尚《老》《庄》,摈弃世务,竞谈玄理的风气。
- 19.
清谈派释义:六朝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思想流派,他们多用 老 庄 思想解释儒家经义,摈弃世务,专谈玄理,以 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 竹林七贤为其代表。
- 20.
热中人释义:指热衷于俗情世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