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措辞 措辞的意思
cuò

措辞

简体措辞
繁体措辭
拼音cuò cí
注音ㄘㄨㄛˋ ㄘ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uò,(1) 安放,安排。【组词】:措手。措辞。措置。措身。(2) 筹划办理。【组词】:措施。措办。筹措。举措失当。(3) 弃置。【组词】:刑措。

cí,(1) 告别。【组词】: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组词】:辞职。辞呈。(3) 躲避,推托。【组词】: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4) 解雇。【组词】:辞退。(5) 同“词”。(6) 优美的语言。【组词】:辞藻。修辞。(7) 讲话;告诉。【例句】:“请辞于军”。(8) 文体的一种。【组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基本含义

用词措辞;言辞的选择和运用。

措辞的意思

措辞 [cuò cí]

1. 说话、行文时选用词句。

措词强硬。
他善于措词。

[word; turn a phrases; diction;]

措辞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措词”。说话。今多指说话或行文时选择词句。

《逸周书·官人》:“自顺而不让,措辞而不遂,此隐於智理者也。”
汉 王充 《论衡·刺孟》:“见彼之问,则知其措辞之所欲之矣。”
唐 李德裕 《宣懿皇后祔陵庙状》:“若捨此商量,便须出於圣意降敕,情礼至重,实难措词。”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今番又换了个面貌,叫做媒的如何措辞?”
张天翼 《儿女们》三:“他措词很客气,可是脸像对方那么绷着,声音硬得铁似的。”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五:“她觉得事体不这么简单,就是写信,怎么措辞呢?”


国语词典

措辞 [cuò cí]

⒈ 选择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见。

汉·王充《论衡·刺孟》:「见彼之问,则知其措辞所欲之矣。」

⒉ 说话,表示意见。

《老残游记·第一七回》:「老残道:『你说出来,我总可以设法。』人瑞道:『除非你承认了要他,才好措辞。』」

说话


措辞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发言释义:⒈发表意见(多指在会议上):发言权。 积极发言。他已经发过言了。⒉发表的意见(多指在会议上):他在大会上的发言很中肯。
    • 2.
      言语释义:⒈说的话:言语粗鲁。 言语行动。⒉说;说话:你走的时候言语一声儿。问你话呢,你怎么不言语?
    • 3.
      讲话释义:⒈说话;发言:他很会讲话。 这次座谈会没有一个不讲话的。来宾也都讲了话。⒉指责;非议:你这样搞特殊,难怪人家要讲话了。⒊讲演的话:他的讲话代表了多数人的要求。⒋一种普及性的著作体裁(多用于书名):《形式逻辑讲话》。
    • 4.
      语言释义: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运用它进行思维,交流思想,组织社会生产,开展社会斗争,推动历史前进。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们用语言来传承文明,具有社会性、人文性。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只有民族性,没有阶级性,所以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 5.
      说话释义:⒈用语言表达意思:不要说话。 感动得说不出话来。⒉闲谈:找他说话儿去。说了半天话儿。⒊指责;非议:要把事情做好,否则人家要说话了。⒋说话的一会儿时间,指时间相当短:你稍等一等,我说话就来。⒌唐宋时代的一种民间技艺,以讲述故事为主,跟现在的说书相同。
    • 6.
      谈话释义:⒈两个人或许多人在一起说话:他们正在屋里谈话。 ⒉用谈话的形式发表的意见(多为政治性的)。

措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字褒贬释义: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2.
      下语释义:⒈措辞;用语。 宋 苏轼《西江月·昨夜扁舟京口》词:“此景百年几变,箇中下语千难。”宋 王楙《野客丛书·汉人下语》:“邹阳 曰‘高皇帝 收敝民之倦’,谷永 曰:‘陛下当盛壮之隆’…… 汉 人文章有如此下语者,似觉意叠,要不害於理。”⒉迷信谓鬼神借活人之口为它代言。宋范镇《东斋纪事》卷五:“三司副使 陈洎 既卒,数下语处其家事……所凭而下语者小婢,才十二岁耳。”
    • 3.
      严厉释义:严肃而厉害:严厉打击。 态度严厉。措辞严厉。
    • 4.
      义正词严释义: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 5.
      厝辞释义:措辞。指说话写文章时选择辞句。
    • 6.
      只词褒贬释义: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7.
      吐属大方释义:吐属:谈吐,措辞。指言谈话语或诗文的遣辞用意得体自然。
    • 8.
      咬字眼儿释义:在措辞方面挑毛病(多指对别人说的话)。
    • 9.
      咬字眼释义:对别人说的话在措辞上挑毛病。如:他是小孩子,他讲的话你们可不要咬字眼!
    • 10.
      咳珠唾玉释义: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 11.
      婉转释义:⒈(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措辞婉转。 ⒉(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歌声婉转。‖也作宛转。
    • 12.
      平妥释义:平稳妥帖:文章措辞平妥。
    • 13.
      恰如其分释义: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恰如其分的批评。措辞恰如其分。
    • 14.
      挑字眼儿释义:从措辞用字上找小毛病。
    • 15.
      挑字眼释义:从措辞用字上找小毛病。
    • 16.
      探听释义:(多指方式比较秘密、措辞比较含蓄的):探听虚实。探听口气。
    • 17.
      措辞释义: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措辞不当。 全文条理清楚,措辞严谨。也作措词。
    • 18.
      措词释义:同“措辞”。
    • 19.
      摅词释义:吐词;措辞。
    • 20.
      文感释义:文字的感觉,进一步讲就是文字辨识度加上措辞敏感度以及对整体把握和控制。

措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字褒贬释义: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2.
      下语释义:⒈措辞;用语。 宋 苏轼《西江月·昨夜扁舟京口》词:“此景百年几变,箇中下语千难。”宋 王楙《野客丛书·汉人下语》:“邹阳 曰‘高皇帝 收敝民之倦’,谷永 曰:‘陛下当盛壮之隆’…… 汉 人文章有如此下语者,似觉意叠,要不害於理。”⒉迷信谓鬼神借活人之口为它代言。宋范镇《东斋纪事》卷五:“三司副使 陈洎 既卒,数下语处其家事……所凭而下语者小婢,才十二岁耳。”
    • 3.
      严厉释义:严肃而厉害:严厉打击。 态度严厉。措辞严厉。
    • 4.
      义正词严释义: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 5.
      厝辞释义:措辞。指说话写文章时选择辞句。
    • 6.
      只词褒贬释义: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7.
      吐属大方释义:吐属:谈吐,措辞。指言谈话语或诗文的遣辞用意得体自然。
    • 8.
      咬字眼儿释义:在措辞方面挑毛病(多指对别人说的话)。
    • 9.
      咬字眼释义:对别人说的话在措辞上挑毛病。如:他是小孩子,他讲的话你们可不要咬字眼!
    • 10.
      咳珠唾玉释义: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 11.
      婉转释义:⒈(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措辞婉转。 ⒉(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歌声婉转。‖也作宛转。
    • 12.
      平妥释义:平稳妥帖:文章措辞平妥。
    • 13.
      恰如其分释义: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恰如其分的批评。措辞恰如其分。
    • 14.
      挑字眼儿释义:从措辞用字上找小毛病。
    • 15.
      挑字眼释义:从措辞用字上找小毛病。
    • 16.
      探听释义:(多指方式比较秘密、措辞比较含蓄的):探听虚实。探听口气。
    • 17.
      措辞释义: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措辞不当。 全文条理清楚,措辞严谨。也作措词。
    • 18.
      措词释义:同“措辞”。
    • 19.
      摅词释义:吐词;措辞。
    • 20.
      文感释义:文字的感觉,进一步讲就是文字辨识度加上措辞敏感度以及对整体把握和控制。

措辞造句

1.他一番慷慨激昂的措辞引起了台下众人惊恐万状的摸样。

2.他一番慷慨激昂的措辞引起了台下众人感动。

3.那最难措辞的一段话还闷在收里,像喉咙里咳不出来的粘痰,觉得奇痒难搔。

4.老师在信中措辞严厉,给了李宏强烈的震撼。

5.中国领导人对外一般不会宣称这种含有特别意味的讲话,在措辞方面,中国人,尤其是高层,很是注意。

6.这篇文章措辞尖刻,锋芒毕露。

7.如果你想鹤立鸡群,你就要玩得转你并不熟悉的词语和措辞

8.您的问题没有写清楚。不知道您具体想咨询哪方面的问题,请您再次措辞后补充问题。

措辞(cuoc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措辞是什么意思 措辞读音 怎么读 措辞,拼音是cuò cí,措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措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