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亭 [lóng tíng]
1. 即香亭。结彩为亭以盛香炉。也称香舆、香车。即龙庭。朝廷。元时建康·钟山·冶亭。
龙亭 引证解释
⒈ 即香亭。结彩为亭以盛香炉。也称香舆、香车。参阅《宋史·礼志二五》。
引《水浒传》第八二回:“到第三日清晨, 济州 装起香车三座,将御酒另一处龙凤盒内抬着;金银牌面、红緑锦段,另一处扛抬;御书丹詔,龙亭内安放。”
⒉ 即龙庭。朝廷。
引清 李玉 《清忠谱·书闹》:“徽宗 无道坐龙亭, 宋 室乾坤不太平。”
⒊ 元 时 建康 锺山 冶亭。文宗 在 金陵,因亭离行邸近,常游观,故称。参阅《游崇禧寺有感》诗 殷孟伦 等注。
引元 萨都剌 《酌桂芳庭》诗:“一带 钟山 青未了,碧窗云气护龙亭。”
龙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山王释义:⒈晋 山涛 和 王戎 的并称。 南朝 宋 颜延之 作《五君咏》,述竹林七贤,以 山涛、王戎 显贵而不予列入。见《宋书·颜延之传》。唐 李德裕《仆射相公偶话旧唱和诗凄然怀旧辄献此诗》:“延年 如有作,应不用 山 王。”宋 梅尧臣《依韵四和正仲》:“嵇 阮 当时无俗虑,山 王 虽贵亦能陪。”元 熊与龢《木平饲龙亭次韵方巨山》:“由来清调须吾辈,幸不 山 王 愧五君。”⒉旧指瑶族头领。元 无名氏《招捕总录》:“延祐 三年三月,德庆路 猺 蛮叛,既而令山主 五世禄、山王 李伯达 招降 圆麻山 猺 人 盘郎梗、盘古
- 2.
开封释义:别称汴。市名。位于河南省东部,陇海铁路线上。人口56万(1997年)。为中国古都之一,有相国寺、龙亭、铁塔、繁塔、禹王台等古迹。
- 3.
松竹梅释义:松与竹经冬不凋,梅则寒冬生花,故习称为“岁寒三友”。清 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下:“五龙亭 旧为 太素殿,创于 明 天顺 年,在 太液池 西南向,后有草亭,画松竹梅于上,曰‘岁寒门’。”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梅竹石三友》:“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今人但知松竹梅为三友,莫知梅竹石之为三友也。”
- 4.
粉团释义: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射团》:“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元宵节 前门 灯市,琉璃厂 灯市,正阳门 摸钉,五龙亭 看灯火,唱秧歌,跳鲍老,买粉团。”
- 5.
蔡侯纸释义:东汉 蔡伦 封 龙亭侯。因其首先用树皮、弊布、破网等作原料造纸,后遂称以其法造的纸为“蔡侯纸”。《后汉书·宦者传·蔡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縑帛者谓之为纸…… 伦 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 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宋 苏轼《宥老楮》诗:“肤为蔡侯纸,子入 桐君 録。”
- 6.
赤阪释义:⒈亦作“赤坂”。西域地名。以酷热著称。⒉地名。在陕西省洋县东龙亭山。
- 7.
跳鲍老释义:跳舞杂戏的一种。 《水浒传》第三三回:“那跳鲍老的,身躯纽得村村势势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元宵节 前门 灯市,琉璃厂 灯市,正阳门 摸钉,五龙亭 看灯火,唱秧歌,跳鲍老,买粉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