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谦和 谦和的意思
qiān

谦和

简体谦和
繁体謙和
拼音qiān hé
注音ㄑㄧㄢ ㄏ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ān, ◎ 虚心,不自满,不自高自大。【组词】:谦下。谦让。谦冲(谦虚)。谦和。谦卑。谦厚。谦逊。谦恭。谦虚。谦受益。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基本含义

谦虚和善良,谦逊而友善的品质。

谦和的意思

谦和 [qiān hé]

1. 谦逊易接近。

[modest and gentle;]

谦和 引证解释

⒈ 谦虚平和。

《晋书·良吏传·邓攸》:“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
唐 元稹 《徐智岌右监门卫将军制》:“端介而不失人心,谦和而能宣朕命。”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马希贤 先生是一个谦和的人。”


国语词典

谦和 [qiān hé]

⒈ 谦恭和蔼。

《宋史·卷三四五·陈瓘传》:「瓘谦和,不与物竞,闲居矜庄自持,语不苟发。」
《红楼梦·第一四回》:「现今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谦和。」

谦虚 谦善


谦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虚心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意见:不虚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2.
      谦恭释义:谦虚而有礼貌。
    • 3.
      谦虚释义:⒈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谦虚谨慎。⒉说谦虚的话:他谦虚了一番,终于答应了我的请求。
    • 4.
      谦逊释义:谦虚恭谨。

谦和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傲慢释义: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态度傲慢。 傲慢无礼。
    • 2.
      骄横释义:骄傲,蛮不讲理。横(hèng)。

谦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冲用释义:语本《老子》:“道冲,而用之久不盈。”后以“冲用”指谦和;中和。
    • 2.
      冲简释义:谦和纯朴。
    • 3.
      冲达释义:谦和通达。
    • 4.
      北静王释义: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人物,名水溶,年未弱冠,形容秀美,性情谦和。
    • 5.
      博习释义:⒈广泛地学习,多方面地学习。 《礼记·学记》:“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梁启超《变法通议三》:“余于 光绪 十年回 英,默念 华 人博习西学之期,必已不远。”⒉谓知识渊博,技艺全面。《韩非子·八说》:“博习辩智如 孔墨。”宋 叶适《胡夫人薛氏墓铭》:“夫人之弟 常州 君,博习综练,号有 管 葛 事业,天下所谓 薛士隆 者。”⒊谓杂而不专。《明史·周述周叙王英等传赞》:“二 周、王英 ……谦和直谅,各著其美,盖皆异於浮华博习之徒矣。”
    • 6.
      君子如玉释义:做为一个谦和的君子,应当时时以玉之触手温润如玉、光华内敛为要求自省,君子当以宽容如海之度,待人和煦,举止从容有度,处事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 7.
      和光接物释义:和光,即和其光、同其尘的意思,指与尘俗人共处时,要有谦和明智的态度;接物,即待人接物的意思,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 8.
      和冲释义:⒈谦和淡泊。 ⒉古指天地气合以生万物的和气。
    • 9.
      和敏释义:谦和慧敏。
    • 10.
      和谨释义:谦和谨慎。
    • 11.
      宽冲释义:宽厚谦和。
    • 12.
      忠和释义:忠实谦和。
    • 13.
      拿大释义:自以为比别人强,看不起人;摆架子:他待人谦和,从不拿大。人家虚心求教,他倒拿起大来了。
    • 14.
      敢问释义:一种谦辞,表示向对方提出问题的同时,附带自谦和尊敬的姿态。尤其在讲究尊卑的场合,对方地位较高时提问用敢问比请问好。
    • 15.
      温温释义:⒈柔和貌;谦和貌。⒉润泽貌。⒊和暖;不冷不热。
    • 16.
      温良恭俭让释义:温和、善良、恭敬、节制、忍让。《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后泛指态度谦和举止文雅。
    • 17.
      谦仁释义:谦和仁慈。 宋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太宗 承之以聦武,真宗 守之以谦仁。”清 邵廷寀《东南纪事·鲁王以海》:“王虽谦仁,少威断。”
    • 18.
      谦和释义:谦虚和蔼:为人谦和。
    • 19.
      谦婉释义:犹谦和。清 沉捷《增订心相百二十善》:“閽人谦婉,人求见不輒拒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于去恶》:“少年亭亭似玉,意度谦婉,陶 甚爱之。”
    • 20.
      谦洽释义:谦和;也指融洽,和谐。

谦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冲用释义:语本《老子》:“道冲,而用之久不盈。”后以“冲用”指谦和;中和。
    • 2.
      冲简释义:谦和纯朴。
    • 3.
      冲达释义:谦和通达。
    • 4.
      北静王释义: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人物,名水溶,年未弱冠,形容秀美,性情谦和。
    • 5.
      博习释义:⒈广泛地学习,多方面地学习。 《礼记·学记》:“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梁启超《变法通议三》:“余于 光绪 十年回 英,默念 华 人博习西学之期,必已不远。”⒉谓知识渊博,技艺全面。《韩非子·八说》:“博习辩智如 孔墨。”宋 叶适《胡夫人薛氏墓铭》:“夫人之弟 常州 君,博习综练,号有 管 葛 事业,天下所谓 薛士隆 者。”⒊谓杂而不专。《明史·周述周叙王英等传赞》:“二 周、王英 ……谦和直谅,各著其美,盖皆异於浮华博习之徒矣。”
    • 6.
      君子如玉释义:做为一个谦和的君子,应当时时以玉之触手温润如玉、光华内敛为要求自省,君子当以宽容如海之度,待人和煦,举止从容有度,处事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 7.
      和光接物释义:和光,即和其光、同其尘的意思,指与尘俗人共处时,要有谦和明智的态度;接物,即待人接物的意思,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 8.
      和冲释义:⒈谦和淡泊。 ⒉古指天地气合以生万物的和气。
    • 9.
      和敏释义:谦和慧敏。
    • 10.
      和谨释义:谦和谨慎。
    • 11.
      宽冲释义:宽厚谦和。
    • 12.
      忠和释义:忠实谦和。
    • 13.
      拿大释义:自以为比别人强,看不起人;摆架子:他待人谦和,从不拿大。人家虚心求教,他倒拿起大来了。
    • 14.
      敢问释义:一种谦辞,表示向对方提出问题的同时,附带自谦和尊敬的姿态。尤其在讲究尊卑的场合,对方地位较高时提问用敢问比请问好。
    • 15.
      温温释义:⒈柔和貌;谦和貌。⒉润泽貌。⒊和暖;不冷不热。
    • 16.
      温良恭俭让释义:温和、善良、恭敬、节制、忍让。《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后泛指态度谦和举止文雅。
    • 17.
      谦仁释义:谦和仁慈。 宋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太宗 承之以聦武,真宗 守之以谦仁。”清 邵廷寀《东南纪事·鲁王以海》:“王虽谦仁,少威断。”
    • 18.
      谦和释义:谦虚和蔼:为人谦和。
    • 19.
      谦婉释义:犹谦和。清 沉捷《增订心相百二十善》:“閽人谦婉,人求见不輒拒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于去恶》:“少年亭亭似玉,意度谦婉,陶 甚爱之。”
    • 20.
      谦洽释义:谦和;也指融洽,和谐。

谦和造句

1.礼让三先;仁者爱人;父慈子孝;谦和好礼;推心置腹;与人为善;虚席以待;礼尚往来;彬彬有礼;平易近人。

2.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记了为人谦和是一种习惯。

3.谦和的态度,常会使别人难以拒绝你的要求,这也是一个人无往不胜的要诀。

4.谦和的态度,常会使别人难以拒绝你的要求。这也是一个人无往不利的要诀。

5.我们做人要谦和,不能霸道。

6.虽然库珀先生是个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但他待人却十分谦和

谦和(qian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谦和是什么意思 谦和读音 怎么读 谦和,拼音是qiān hé,谦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谦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