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钤印 钤印的意思
qiányìn

钤印

简体钤印
繁体鈐印
拼音qián yìn
注音ㄑㄧㄢˊ ㄧ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án,(1) 印章。【例句】:钤记(旧时印的一种)。(2) 盖印章。【组词】:钤印。钤章。(3) 锁。【例句】:钤键(a.锁钥,关键;b。喻机谋)。(4) 兵书,谋略。【例句】:钤决(泛指兵书或谋略)。钤谋(计谋)。韬钤(中国古代兵法书《六韬》及《玉钤篇》的合称,亦指用兵谋略)。

yìn,(1) 图章,戳记。【组词】: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2) 痕迹。【组词】: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组词】: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4) 彼此符合。【组词】:印证。心心相印。(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组词】:印象。(6) 姓。

基本含义

指官方的印章,也比喻权威的认可或批准。

钤印的意思

钤印 [qián yìn]

1. 印章。

3. 盖印。

钤印 引证解释

⒈ 印章。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朝觐大计》:“遇缝各坐鈐印。”

⒉ 盖印。

《明史·王遴传》:“遴 以为题本当鈐印,司礼传奉由科发部。”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黄文襄设幕馆事》:“立时分派,目击其抄稿鈐印毕,即以咨覆。”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衅始》:“九月十一日,鈐印换约。”


钤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合钤释义:立文书契约等,钤印于骑缝处,谓之合钤。
    • 2.
      封印释义:⒈封缄文书、物件并加钤印于其上。 睡虎地 秦 墓竹简《金布律》:“不盈千者,亦封印之。”《晋书·陶侃传》:“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宋 文同《谢任泸州师中寄荔支》诗:“筠籨包荔子,四角具封印。”⒉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唐 李商隐《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诗:“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 荆山 入座隅。”明 时于除夕封印,至新正三日开印,为期四日。见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清 时于每年十二月十九至二十二日四天之内择吉封印,为期一月,至明年正月十九、二十、廿一三
    • 3.
      封弥释义:科举时代,为防止考试舞弊,将试卷中的姓名、籍贯等用纸糊封,编号并加钤印,称为“封弥”。 此法始于 唐 武后 时,至 宋 景德 祥符 间已成定制,沿用到 清 末科举废除之时。《宋史·选举志一》:“景德 四年,命有司详定考校进士程式……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毕,復封弥送覆考官再定等。”宋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今议者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章;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举 唐室 故事,兼採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罢经生朴学,不用
    • 4.
      爰金释义:也称印子金、金鈑或金饼。古金币名。流通于 战国 时的 楚国。是一种扁平钤印的黄金小方块。钤印有“郢爰”、“陈爰”等字样。在 安徽、河南、山东、江苏 等省都有出土,以“郢爰”最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黄金货币。

钤印(qiany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钤印是什么意思 钤印读音 怎么读 钤印,拼音是qián yìn,钤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钤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