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服礼 服礼的意思

服礼

简体服礼
繁体服禮
拼音fú lǐ
注音ㄈㄨˊ ㄌ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ú fù,(1) 衣裳。【组词】:服装。制服。(2) 穿衣裳。【组词】: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组词】:服务。服刑。服兵役。(4) 顺从。【组词】: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组词】:不服水土。(6) 吃(药)。【组词】:内服。(7) 乘,用。【例句】:服牛乘(chéng )马。(8) 姓。 ◎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组词】:两服药。

lǐ,(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组词】:婚礼。丧(sāng)礼。典礼。(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例句】: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组词】: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组词】:礼物。礼金。献礼。(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基本含义

表示对长辈或上级的尊敬,恭敬地行礼。

服礼的意思

服礼 [fú lǐ]

1. 遵行礼法。

服礼 引证解释

⒈ 遵行礼法。

《韩非子·问田》:“臣闻服礼辞让,全之术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诗:“服礼求毫髮,惟忠忘寝兴。”


服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命释义:⒈周 代官爵分为九等,称九命。五命为子男。《周礼·春官·典命》:“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礼记·王制》:“小国之君,不过五命。”⒉五次命令。《左传·襄公十三年》:“楚子 疾,告大夫曰:‘不穀不德……若以大夫之灵,获保首领以殁於地,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从先君於禰庙者,请为灵若厉。大夫择焉。’莫对。及五命,乃许。”杨伯峻 注:“五次命令,大夫始许之。”⒊谓古代帝王按五行相胜之理承受天命。《汉书·王莽传中》:“帝王受命,必有德祥之符瑞,协成五命,申以福应,然后能立巍巍之功。”颜师古
    • 2.
      侯伯释义:⒈侯爵与伯爵。《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⒉泛指诸侯。汉 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 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騖。”《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⒊诸侯之长。《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孔 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韦昭 注:“尧 以四岳佐 禹 有功,封之於 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
    • 3.
      列士释义:⒈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春秋·哀公十一年》:“王及列士皆有馈餎。”《国语·鲁语下》:“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清 方苞《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盖古者自公卿至於列士,职以诗献。”⒉有名望的人。《管子·君臣下》:“布法出宪,而贤人列士尽归功能於上矣。”《荀子·大略》:“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⒊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二:“要离 古列士,伯鸞 清高,可令相近。”鲁迅《<朝花夕拾>后记》:“汉 朝人……多
    • 4.
      礼秩释义:指礼仪等第和爵禄品级。《左传·庄公八年》:“僖公 之母弟曰 夷仲年,生 公孙无知,有宠於 僖公,衣服礼秩如适。”《后汉书·刘恺传》:“视事三年,以疾乞骸骨,久乃许之,下 河南 尹礼秩如前。”唐 司空图《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特彰礼秩之优,叠降珍华之锡。”
    • 5.
      设许释义:许配。 《三国志·魏志·东沃沮传》“食饮居处,衣服礼节,有似 句丽”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其嫁娶之法,女年十岁,已相设许,壻家迎之,长养以为妇。”

服礼(fu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服礼是什么意思 服礼读音 怎么读 服礼,拼音是fú lǐ,服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服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