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官田 官田的意思
guāntián

官田

简体官田
繁体
拼音guān tián
注音ㄍㄨㄢ ㄊ一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tián,(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组词】:田野。耕田。(2) 和农业有关的。【组词】:田家。田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

基本含义

指官员利用职权来占有田地或者滥用权力控制土地资源。

官田的意思

官田 [guān tián]

1. 公田的一种。

2. 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

4. 属官府或皇室所有,私人耕种、官府收租的田地。

官田 引证解释

⒈ 公田的一种。

《周礼·地官·载师》:“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官田者,公家之所耕田。”
俞樾 《群经平议·周官一》:“牛人掌养国之公牛,巾车掌公车之政令,注并曰:公犹官也。然则官田犹公田矣。先 郑 之説自不可易。”

⒉ 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

《后汉书·仲长统传》:“其地有草者,尽曰官田,力堪农事,乃听受之。若听其自取,后必为姦也。”

⒊ 属官府或皇室所有,私人耕种、官府收租的田地。

《晋书·慕容皝载记》:“且 魏 晋 虽道消之世,犹削百姓不至於七八,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百姓安之,人皆悦乐。”
《明史·食货志一》:“明 土田之制,凡二等:曰官田,曰民田。初,官田皆 宋 元 时入官田地。厥后有还官田,没官田,断入官田,学田,皇庄,牧马草场,城壖苜蓿地,牲地,园陵坟地,公占隙地,诸王、公主、勋戚、大臣、内监、寺观赐乞庄田,百官职田,边臣养廉田,军、民商屯田,通谓之官田。其餘为民田。”
明 袁介 《检田吏》诗:“我家无本为经商,只种官田三十亩。”
阿英 《关于郑成功的二三事》:“土地占有关系,出现了官田、屯田、文武私田三种形式。”


国语词典

官田 [guān tián]

⒈ 公家所有的田地。

如:「古时官田通常由佃农耕种。」


官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佃科释义:官田收租的章程。
    • 2.
      偏户释义:指租种官田的农户。
    • 3.
      册籍释义:⒈名册。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我受了你香灯祭祀,与你名下勾抹了该死的册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 英 领事在册籍上一查,没有这个人的名字。”⒉记事记帐的簿册。 明 陆深 《溪山馀话》:“今东南之田有二则:曰官田,曰民田。然官田未必尽重,而民田未必尽轻,存诸册籍,有此异同。”《水浒传》第一一○回:“那时 胡俊 已是招降了兄弟 胡显 ,将 东川 军民版籍、户口,及钱粮册籍,前来献纳听罪。” 清 方苞 《<吴宥函文稿>序》:“士之声实虽未得备知,而歷试之册籍可稽也,其乡之士大夫可访也。
    • 4.
      占射释义:⒈猜测。 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贤良续第三则》:“乘此暇日,取五十餘家之文书,掇其可以发论者,数十百题,具如别録,间窃颠倒,白读,窜伏首尾,乃类世之覆物谜书……戏与朋友共占射之,贤於博弈云尔。”⒉犹占对。《后汉书·边让传》:“让 善占射,能辞对。”王先谦 集解:“惠栋 曰:‘鱼豢《典略》云,让 占对閒敏,声气如流。’”参见“占对”。⒊占取。射,指物而取。《宋史·高宗纪八》:“詔 淮南 京西 占射官田逾二年未尽恳者,募人更佃。”
    • 5.
      官田水库释义:官田水库在遂溪县南部。
    • 6.
      归正人释义:宋 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朱子语类》卷一一一:“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后陷于 蕃 而復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宋 叶适《上殿札子》:“陛下感念家祸,始初嗣位,葺 两淮,理 荆 襄,慰绥 蜀道,安集归正人。”《宋史·孝宗纪三》:“﹝ 淳熙 七年四月﹞辛卯,再免沿边归正人请占官田赋役三年。”
    • 7.
      民屯释义:古代屯田的一种组织形式。 由政府招募无地农民集体耕种官田或垦荒,按规定纳粮。汉 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税粮和军队给养,均采取过此项措施。《元史·兵志三》:“世祖 至元 十二年,立 曲靖路 民屯,拘刷所辖州郡诸色漏籍人户七百四十户立屯。”郑观应《盛世危言·防边上》:“有所谓民屯者,如 唐 初行民屯,及 天寳 间,天下屯田收一百九十餘万斛是也。”参见“屯2田”。
    • 8.
      民田释义:旧时民家私有的田地。 与官田对称。
    • 9.
      田制释义:关于农田的制度。 《周礼·地官·掌节》“道路用旌节”唐 贾公彦 疏:“乡之田制与遂同,故知旌节是乡遂大夫所授也。”《宋史·食货志上一》:“其田制为三品:以膏沃而无水旱之患者为上品,虽沃壤而有水旱之患、埆瘠而无水旱之虑者为中品,既埆瘠復患於水旱者为下品。上田人授百亩,中田百五十亩,下田二百亩,并五年后收其租,亦只计百亩,十收其三……餘悉蠲其课。”《清史稿·食货志一》:“田制:曰官田。初设官庄,以近畿民来归者为庄头,给绳地,一绳四十二亩。”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
    • 10.
      科取释义:征收。三国 魏 曹操《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时故军祭酒 侯声 云:‘科取官牛,为官田计。’”宋 李纲《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又况将士暴露之久,财用调度之烦,民力科取之困,谓宜大为守备,痛自料理,使之苏息,乃为得计。”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无术·杜荀鹤诗》:“经生多有不省文章,尝一邑有两人同官,其一或举 杜荀鹤 诗,称赞‘也应无计避徵徭’之句,其一难之曰:‘此诗误矣,野鹰何尝有徵徭乎!’举诗者解曰:‘古人有言,岂有失也!必是当年科取翎毛耳。’”
    • 11.
      赏田释义:古代对有功者赏赐的田。《周礼·地官·载师》:“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赏田者,赏赐之田。”《左传·成公七年》:“楚 围 宋 之役,师还,子重 请取於 申 吕 以为赏田,王许之。”《战国策·魏策一》:“魏 公叔痤 为 魏 将,而与 韩 赵 战 澮 北,禽 乐祚。魏王 説,迎郊,以赏田百万禄之。”鲍彪 注:“闲田以待赏有功者。”
    • 12.
      踏逐释义:⒈寻访;觅求。明 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生]你与我出街坊上寻个便当人,待我寄一封书家去则个。[末]男女专当小心踏逐。”《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湖北、京西 置制使 吴拱,言西北来归之人甚众,望权令踏逐寺观安泊,分给官田,贷之牛种,权免租税,从之。”⒉宋 元 时选拔官员的一种名目。由大臣访问人材,荐请朝廷辟召。宋 苏轼《与鲜于子骏》之三:“故人 刘格,字 道纯 ……公若可以踏逐辟召,幸先之。”《宋史·选举志六》:“且选才荐能而谓之踏逐,非雅名也。况委人以权而不容举其所知,岂为通术?”《元
    • 13.
      隐占释义:⒈私占。 暗地占有。宋 叶适《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上令 建康 都统 郭纲 及 淮西 帅漕实官田,括隐占,使兵为耕。”《宋史·蔡挺传》:“举籍禁兵悉还府,不使有隐占。”清 曾国藩《翰林院庶吉士遵义府学教授莫君墓表》:“君按籍责赋富人,而貰其隐占之罪。”⒉隐藏;潜伏。《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访得 潘自业 即 潘三,本市井奸棍,借藩司衙门隐占身体,把持官府,包揽词讼。”

官田(guant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官田是什么意思 官田读音 怎么读 官田,拼音是guān tián,官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官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