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科 正科的意思
zhèng

正科

简体正科
繁体
拼音zhèng kē
注音ㄓㄥˋ ㄎㄜ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kē,(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例句】:狮子属于猫科。槐树是豆科。(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组词】:科室。财务科。(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组词】:科目。学科。文科。外科。(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组词】:科举。科甲。科第。登科。(5) 判定(刑罚)。【例句】:科处(chù)。科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组词】:笑科。科白。(7) 古同“棵”。

基本含义

指官方正式的科举考试,也可指正规的考试或选拔。

正科的意思

正科 [zhèng kē]

1. 明·清科举制,按常规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会试。乡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会试逢丑、未、辰、戌年为正科,区别于临时特设的其它专科和加行的恩科。清代府医学官名。

正科 引证解释

⒈ 明 清 科举制,按常规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会试。乡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会试逢丑、未、辰、戌年为正科,区别于临时特设的其它专科和加行的恩科。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上问户部尚书 潘世恩 :‘今科会试有重赴琼林宴者乎?’ 世恩 对:‘有壬申进士 翁方纲,壬申今无正科。’”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上》:“此於文武正科处特设专科,以考西学。”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上》:“我朝有繙译生员、举人、进士、翰林异试异榜,与正科诸士同赐出身。”

⒉ 清 代府医学官名。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医学官》:“礼部则例,凡直省医学官,府曰正科,州曰典科,县曰训科。”


正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级警督释义:中国警衔体系的第7等级,由公安部部长授予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以及专业技术高级、中级警官,现行制式衬衣为浅蓝色,标志为两道银色横杠加二枚四角星花。
    • 2.
      恩榜释义:亦作“恩牓”。科举时代于正科以外另行考试的中式名单。宋 苏轼《论特奏名》:“臣等伏见恩榜得官之人,布在州县。”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方刻石时,有 夔州 司理参军,以恩牓入官,权教授。”《金史·选举志二》:“章宗 大定 二十九年,勑今后凡五次御帘进士,可一试而不黜落,止以文之高下定其次,谓之恩榜。”《负曝闲谈》第十一回:“那年碰着朝廷恩典,特开恩榜。”
    • 3.
      方正贤良释义: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4.
      正科释义:⒈明 清 科举制,按常规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会试。乡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会试逢丑、未、辰、戌年为正科,区别于临时特设的其它专科和加行的恩科。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上问户部尚书 潘世恩:‘今科会试有重赴琼林宴者乎?’世恩 对:‘有壬申进士 翁方纲,壬申今无正科。’”郑观应《盛世危言·考试上》:“此於文武正科处特设专科,以考西学。”郑观应《盛世危言·考试上》:“我朝有繙译生员、举人、进士、翰林异试异榜,与正科诸士同赐出身。”⒉清 代府医学官名。清 梁章鉅《称谓录·医学官》:“礼部则例,凡直省
    • 5.
      矢愿释义:立下心愿。 《黄绣球》第六回:“这年又是恩正併科,正科得四元,恩科减半,合来也有六七元,到一到,领到手之后,作为试费,省俭点就缺短有限,所以大家矢愿观光。”
    • 6.
      讨正释义:研讨订正。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景(常景)讨正科条,商榷古今,甚有伦序,见行於世,今《律》二十篇是也。”宋 曾巩《授中书舍人谢启》:“其於讲求体要,讨正典章,出独断之渊深,号积年之希阔。”
    • 7.
      贤良方正释义: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8.
      陪堂生释义:元 代国子监正科学生以外的旁听生。《元史·仁宗纪一》:“朕今亲定国子生额为三百人,仍增陪堂生二十人,通一经者,以次补伴读,著为定式。”
    • 9.
      鸿古释义:⒈年代久远。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夷水》:“事既鸿古,难为明徵。”⒉指远古时代。唐 苏晋《又应贤良方正科对策》:“思反朴於鶉居,佇迁讹於鸿古。”
    • 10.
      黏补释义:修补。《清会典事例·礼部二四·供具》:“上年办理正科,至今岁恩科,甫及一年,所有贡院号舍,不过量为黏补,毋庸大加修葺。”

正科(zhengk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科是什么意思 正科读音 怎么读 正科,拼音是zhèng kē,正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