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报怨 报怨的意思
bàoyuàn

报怨

简体报怨
繁体報怨
拼音bào yuàn
注音ㄅㄠˋ ㄩ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ào,(1) 传达,告知。【组词】: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例句】: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3) 回答。【组词】: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组词】:报应。

yuàn,(1) 仇恨。【组词】:怨恨。恩怨。宿怨。怨仇。怨敌。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怨声载道。(2) 不满意,责备。【例句】:埋(mán )怨。抱怨。怨言。任劳任怨。

基本含义

表示对别人的怨恨和不满,向别人申诉或发泄不满情绪。

报怨的意思

报怨 [bào yuàn]

1.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恨。

[pay an old sore;]

报怨 引证解释

⒈ 见“以直报怨”。

⒉ 报复仇怨。

汉 贾谊 《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宋史·奸臣传一·章惇》:“妻 张氏 甚贤, 惇 之入相也, 张 病且死,属之曰:‘君作相,幸勿报怨。’”
《清史稿·万传》:“清佳砮 子 布寨、杨吉砮 子 纳林布禄 乘隙图报怨。”

⒊ 抱怨;埋怨。

《西游记》第二十回:“行者 道:‘这个恋家鬼!你离了家几日,就生报怨!’”
《红楼梦》第二六回:“那 晴雯 正把气移在 寳釵 身上,偷着在院内报怨説:‘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巴波 《康藏高原上的驾驶员--路超》:“路超 只好停下车来了解情况,那辆车上的驾驶员正坐在那里报怨。”


国语词典

报怨 [bào yuàn]

⒈ 报复仇恨,以行动反击仇人。

《文选·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⒈ 埋怨,心中有所不平。

《西游记·第二〇回》:「这个恋家鬼!你离了家几日,就生报怨。」


报怨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埋怨释义: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互相埋怨。落埋怨。只能怪你自己没有处理好,不能埋怨别人。
    • 2.
      怀恨释义:心里怨恨;记恨:怀恨在心。
    • 3.
      怨恨释义:⒈对人或事物强烈地不满或仇恨:我对谁也不怨恨,只恨自己不争气。⒉强烈的不满或仇恨:一腔怨恨。
    • 4.
      怨言释义:抱怨的话:毫无怨言。
    • 5.
      牢骚释义:⒈烦闷不满的情绪:发牢骚。满腹牢骚。⒉说抱怨的话:牢骚了半天。
    • 6.
      衔恨释义:心中怀着怨恨或悔恨:衔恨而死。
    • 7.
      诉苦释义:向人诉说自己所受的苦难:诉苦叫屈。无处诉苦。

报怨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顺从释义:依照别人的意愿行动,不违背,不反抗。

报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伍员鞭尸释义:报怨泄愤。
    • 2.
      偿冤释义:报怨。唐 韩愈《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诗:“鸟有偿寃者,终年抱寸诚。”
    • 3.
      偿怨释义:报怨。
    • 4.
      厚施释义:谓以丰厚的财物给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陈氏 虽无大德,而有施於民……公厚敛焉,陈氏 厚施焉,民归之矣。”《史记·游侠列传》:“及 解 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陈氏 厚施於民,乃异日移国之渐。”
    • 5.
      古先释义:⒈往昔;古代。《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汉 王充《论衡·齐世》:“和气不独在古先,则圣人何故独优?”晋 左思《吴都赋》:“古先帝代,曾览八紘之洪绪,一六合而光宅。”唐 杜甫《北征》诗:“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聂绀弩《谈“娜拉”》:“‘中国’古先圣贤的大道,虽然始终莫测高深,多少也该被硬装进了一些,使她们很够资格做一个贤淑的妻子。”⒉谓祖先,祖宗。《汉书·王莽传下》:“江 中 刘信,执敌报怨,復续古先,四年当发军。”宋 陈亮《祭楼德润母夫人文》:“惟灵守寡之操,有以参列妇於古先;抚孤
    • 6.
      怨军释义:辽 军队名。《金史·郭药师传》:“辽国 募 辽东 人为兵,使报怨於 女真,号曰‘怨军’,药师 为其渠帅。”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恩军》:“因思 完颜 季年,中原丧败,令刺民为兵,以起亘古之怨,名之曰‘怨军’。”
    • 7.
      恩怨了了释义:了了:清清楚楚。 对恩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指对有恩者报了恩,对有怨者报了怨。,了了:清清楚楚。恩惠与怨恨清清楚楚。指有恩报恩,有怨报怨。
    • 8.
      报怨以德释义:报怨以德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原文是”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 9.
      报怨雪耻释义:报怨恨,洗刷耻辱。
    • 10.
      报怨释义: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以德报怨。
    • 11.
      抱怨雪耻释义: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 12.
      敌惠敌怨释义:犹言报德报怨。
    • 13.
      浇瓜之惠释义:比喻以德报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纷争。
    • 14.
      灌瓜之义释义:灌:浇灌;惠:恩惠。比喻以德报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纠纷。
    • 15.
      科目资格释义:指科第年资。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自諫官不选天下英才,惟取诸科目资格,上焉不知君国远犹为何事,下焉藉以市恩、报怨、希进。”
    • 16.
      蓄疑释义:积疑。《书·周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孔 传:“积疑不决,必败其谋。”明 徐渭《拟上督府书》:“伍若队,凡属其长所领者,必问其无讎嫌而后可,恐长报怨而众蓄疑也。”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古书传述亦有异同例》:“按 阎氏 此论,可谓入微,蓄疑十年,为之冰释。”
    • 17.
      逃伏释义:逃亡隐匿。《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 赐 少孤。兄 显 报怨杀人,吏捕 显 杀之。 赐 与 显 子 信 卖田宅,同抛财产,结客报吏,皆亡命逃伏,遭赦归。”《宋书·自序传·林子》:“一门既陷妖党,兄弟并应从诛,逃伏草泽,常虑及祸。”
    • 18.
      酖毒释义:⒈毒酒。《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孔颖达 疏:“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药,不可怀恋也。”《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甘于宴安,以饮酖毒,吾知其无能为役矣。”黄人《<小说林>发刊词》:“昔之於小説也,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甚且酖毒视之,妖孽视之。”⒉引申指邪恶之人。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王侃》:“尝闻以德报怨,不闻以怨报德,况内人贤淑,必非酖毒,虽云异类,何忍弃之?”⒊毒害。《韩非子
    • 19.
      雠怨释义:⒈亦作“讐怨”。报怨。⒉仇恨,冤仇。⒊指仇人,仇家。
    • 20.
      雪丑释义:洗除羞耻。汉 刘向《新序·杂事三》:“乐毅 使人献书 燕王 报曰:‘……若先王之报怨雪丑,夷万乘之 齐,收八百年之积。’”一本作“雪耻”。

报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伍员鞭尸释义:报怨泄愤。
    • 2.
      偿冤释义:报怨。唐 韩愈《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诗:“鸟有偿寃者,终年抱寸诚。”
    • 3.
      偿怨释义:报怨。
    • 4.
      厚施释义:谓以丰厚的财物给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陈氏 虽无大德,而有施於民……公厚敛焉,陈氏 厚施焉,民归之矣。”《史记·游侠列传》:“及 解 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陈氏 厚施於民,乃异日移国之渐。”
    • 5.
      古先释义:⒈往昔;古代。《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汉 王充《论衡·齐世》:“和气不独在古先,则圣人何故独优?”晋 左思《吴都赋》:“古先帝代,曾览八紘之洪绪,一六合而光宅。”唐 杜甫《北征》诗:“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聂绀弩《谈“娜拉”》:“‘中国’古先圣贤的大道,虽然始终莫测高深,多少也该被硬装进了一些,使她们很够资格做一个贤淑的妻子。”⒉谓祖先,祖宗。《汉书·王莽传下》:“江 中 刘信,执敌报怨,復续古先,四年当发军。”宋 陈亮《祭楼德润母夫人文》:“惟灵守寡之操,有以参列妇於古先;抚孤
    • 6.
      怨军释义:辽 军队名。《金史·郭药师传》:“辽国 募 辽东 人为兵,使报怨於 女真,号曰‘怨军’,药师 为其渠帅。”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恩军》:“因思 完颜 季年,中原丧败,令刺民为兵,以起亘古之怨,名之曰‘怨军’。”
    • 7.
      恩怨了了释义:了了:清清楚楚。 对恩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指对有恩者报了恩,对有怨者报了怨。,了了:清清楚楚。恩惠与怨恨清清楚楚。指有恩报恩,有怨报怨。
    • 8.
      报怨以德释义:报怨以德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原文是”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 9.
      报怨雪耻释义:报怨恨,洗刷耻辱。
    • 10.
      报怨释义: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以德报怨。
    • 11.
      抱怨雪耻释义: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 12.
      敌惠敌怨释义:犹言报德报怨。
    • 13.
      浇瓜之惠释义:比喻以德报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纷争。
    • 14.
      灌瓜之义释义:灌:浇灌;惠:恩惠。比喻以德报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纠纷。
    • 15.
      科目资格释义:指科第年资。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自諫官不选天下英才,惟取诸科目资格,上焉不知君国远犹为何事,下焉藉以市恩、报怨、希进。”
    • 16.
      蓄疑释义:积疑。《书·周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孔 传:“积疑不决,必败其谋。”明 徐渭《拟上督府书》:“伍若队,凡属其长所领者,必问其无讎嫌而后可,恐长报怨而众蓄疑也。”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古书传述亦有异同例》:“按 阎氏 此论,可谓入微,蓄疑十年,为之冰释。”
    • 17.
      逃伏释义:逃亡隐匿。《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 赐 少孤。兄 显 报怨杀人,吏捕 显 杀之。 赐 与 显 子 信 卖田宅,同抛财产,结客报吏,皆亡命逃伏,遭赦归。”《宋书·自序传·林子》:“一门既陷妖党,兄弟并应从诛,逃伏草泽,常虑及祸。”
    • 18.
      酖毒释义:⒈毒酒。《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孔颖达 疏:“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药,不可怀恋也。”《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甘于宴安,以饮酖毒,吾知其无能为役矣。”黄人《<小说林>发刊词》:“昔之於小説也,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甚且酖毒视之,妖孽视之。”⒉引申指邪恶之人。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王侃》:“尝闻以德报怨,不闻以怨报德,况内人贤淑,必非酖毒,虽云异类,何忍弃之?”⒊毒害。《韩非子
    • 19.
      雠怨释义:⒈亦作“讐怨”。报怨。⒉仇恨,冤仇。⒊指仇人,仇家。
    • 20.
      雪丑释义:洗除羞耻。汉 刘向《新序·杂事三》:“乐毅 使人献书 燕王 报曰:‘……若先王之报怨雪丑,夷万乘之 齐,收八百年之积。’”一本作“雪耻”。

报怨造句

1.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西安事变时,我党以德报怨,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释放了蒋介石,希望蒋介石能悔过自新,共同抗日。

3.你以德报怨,真是难得!

4.你以德报怨,真是难得极了。

5.他的以德报怨,使歹徒深受感动,悔不当初。

6.以直报怨,并不是做没原则的滥好人或乡愿。

7.以直报怨的态度指明了对待恶的恰当方式。

8.博大是犯而不校的宽容,博大是以德报怨的情怀,博大是兼济天下的心灵。

9.他们被侮辱,却能以德报怨;他们行善,却被当作恶人受刑罚。

10.他为人正派,敢于承担责任,出了问题从不报怨别人。

11.如果情绪不激动,也许会报怨一下。

12.这件事他也有责任,为什么总是报怨我呢?

13.现实社会里,以暴易暴的多,以德报怨的少。

1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15.他年纪虽轻,却能不计前嫌地以德报怨,令人十分钦佩。

16.中国人推崇以德报怨的态度,其实这未必妥当。

17.与其以德报怨,不如以直报怨;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教诲。

18.即使别人与我们有仇,也不能成天想着去报仇,如果你学会了以德报怨,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报怨(baoy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报怨是什么意思 报怨读音 怎么读 报怨,拼音是bào yuàn,报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报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