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外 [chén wài]
1. 犹言世外。
尘外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世外。
引汉 张衡 《思玄赋》:“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
唐 孟浩然 《武陵泛舟》诗:“坐听閒猿啸,弥清尘外心。”
清 曹寅 《花笑轩步月留别蒲庵》诗:“鐘声尘外梦,花笑静中情。”
尘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纪释义:⒈谓日、月。《后汉书·张衡传》:“倚 招摇、摄提 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纪、五纬 之绸繆遹皇。”李贤 注:“二纪,日月也。”⒉二十四年。《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从来渐二纪,始得傍归路。”李善 注引 孔安国《尚书传》:“十二年曰纪。”张铣 注:“自从仕来,渐进得二十四年。”南朝 梁 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策名委质,忽焉二纪。”⒊约指二十余年。唐 李敬方《太和公主还宫》诗:“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吾本天上司书仙人,偶以一念情爱,謫居人间二纪
- 2.
散栎释义:不成材的树木。比喻无用之人。明 唐顺之《天宁寺尘外楼》诗之三:“已甘散櫟终年计,耻逐冥鸿万里腾。”参见“散木”。
- 3.
森索释义:绵延离散貌。 唐 温庭筠《湖阴曲》:“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顾嗣立 补注:“《晋书·天文志》:‘永昌 元年七月甲午,有流星大如瓮,长百餘丈,青赤色,从西方来,尾分为百餘岐,或散。’”
- 4.
辋川图释义:⒈唐 诗人 王维 绘的名画。绘 辋川 别业二十胜景于其上,故名。唐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王维 ﹞画《輞川图》,山谷鬱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尝自题诗云:‘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其自负也如此。秦太虚 云:‘余卧病,高符仲 擕《輞川图》示予曰:閲此可以癒病。予甚喜,恍然若与 摩詰 入 輞川,数日而疾癒。’”宋 苏轼《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词:“《輞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 右丞 句。”清 赵翼《题王摩诘辋川雪溪小幅》诗:“我闻《輞川图》径丈,幽景二十俱臚陈。”⒉借指风景幽胜
- 5.
随缘释义:⒈佛教语。谓佛应众生之缘而施教化。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南朝 宋 宗炳《明佛论》:“然羣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麤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唐 戴叔伦《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⒉顺应机缘;任其自然。《北齐书·陆法和传》:“法和 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唐 张籍《赠道士宜师》诗:“自到王城得几年,巴 童 蜀 马共随缘。”《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郭沫若《圣者》:“到处随缘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 6.
风尘表物释义:指超越世俗的杰出人物。《晋书·王戎传》:“王衍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亦作“风尘外物”、“风尘物表”。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 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宋 马永易《实宾录》:“晋 王戎 目 王衍,自然是风尘物表。”
- 7.
高秀释义:⒈卓越。晋 王献之《保母砖志》:“在母家志行高秀,归 王氏 柔顺恭懃。”⒉高雅清秀。宋 陆游《天彭牡丹谱·花释名》:“其花闲谈高秀。”金 元好问《宝严纪行》:“大似尘外人,眉宇见高秀。”⒊高峻秀丽。唐 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七年高秀,拂层汉以非遥;六月雄图,击长波而未远。”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感遇》:“望远山者,高秀可挹,入其中而不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