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游兵 游兵的意思
yóubīng

游兵

简体游兵
繁体遊兵
拼音yóu bīng
注音ㄧㄡˊ ㄅㄧ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óu,(1)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组词】:游泳。游水。(2) 从容地行走。【组词】:周游。游历。游逛。游兴(xìng)。游记。游说(shuō)。游山玩水。(3) 〈书〉交往,来往。【组词】:交游。(4) 不固定。【组词】:游资。游走。游牧。游行。游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游击。游弋。游离。游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5) 河流的一段。【组词】:上游。中游。下游。(6) 姓。

bīng,(1) 武器。【组词】: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组词】: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组词】: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基本含义

指没有固定编制、没有统一指挥的士兵,也用来形容行动自由、无拘束的人。

游兵的意思

游兵 [yóu bīng]

1. 流动作战的小股军队。

游兵 引证解释

⒈ 流动作战的小股军队。

《管子·幼官》:“四机不明,不过九日,而游兵惊军。”
《史记·留侯世家》:“以 良 为 韩 申徒,与 韩王 将千餘人西略 韩 地,得数城, 秦 輒復取之,往来为游兵 潁川。”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六:“真宗 景德 初, 契丹 寇 澶渊,其游兵至 临淄。”
《英烈传》第六四回:“汪信 率本部军校为游兵,捕获逃兵,左右来往报信。”
清 唐甄 《潜书·五形》:“正兵之外有兵,无兵之处皆兵。有游兵以扰之,有缀兵以牵之。”
指无固定防地,流动出击的军队。 《宋书·殷琰传》:“杖策单行,至 安丰,收得八百餘人,於 淮西 为游兵。”
明 卢象昇 《恭报防秋实著疏》:“昼则以游兵扰之,夜则以奇兵袭之。”
清 魏源 《城守篇·制胜上》:“何处可偏师令牵顾,何处可游兵絶餉路,何处可伏兵摧半渡。”


游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至释义:⒈三条原则;三项法则。 ⒉《战国策·秦策二》:“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后以“三至”谓谣言多次传播,也会产生影响。⒊谓以游兵不时出入敌境,使敌困惫。
    • 2.
      同进释义:⒈同时前进;一同前进。《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俭 坚守,钦 在外为游兵”裴松之 注引 毌丘俭 文钦 等表曰:“贼退过 东关,坐自起众,三征同进,丧众败绩,歷年军实,一旦而尽。”⒉谓同求进取者。唐 罗隐《谗书·答贺兰友书》:“僕少而羇窘,自出山二十年,所向推沮,未尝有一得幸於人,故同进者忌僕之名,同志者忌僕之道。”宋 曾巩《上齐工部书》:“来此者数日矣,欲请於门下,未敢进也。有同进 章适 来言曰:‘进也!执事礼以竢士,明以伸法令之疑,适 也寓籍於此,既往而受赐矣。’”
    • 3.
      客民释义:⒈外地寄寓的居民。 《后汉书·马援传》:“詔 武威 太守,令悉还 金城 客民,归者三千餘口,使各反旧邑。”李贤 注:“金城 客人在 武威 者。”《清史稿·食货志一》:“凡客民在内地贸易,或置有产业者,与土著一律顺编。”清 夏燮《中西纪事·五口衅端》:“其首 刘丽川 者,粤 东寄居在 沪 之客民也。”⒉晚 清 下江 一带“哥老会”的别称。张篁溪《苏报案实录》:“推客民之始,由於 同治 三年光復 金陵 以后,当事有裁兵之议,沿 江 子弟结连游兵号称‘哥老会’。其会中人屡屡肇事,以名不雅驯,遂故称为‘客民’。”
    • 4.
      游弈使释义:唐 代武官名,负责率领游兵巡逻。《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先去 大中 十载,大 唐 差册立 迴鶻 使御史中丞 王瑞章 持节而赴单于,下有押衙 陈元弘 走至 沙州 界内,以游弈使 佐承珍 相见。”《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於 牛头 朝那山 北,置烽候千八百所,以左玉鈐衞将军 论弓仁 为 朔方 军前锋游弈使,戍 诺真水 为逻衞。”胡三省 注:“游弈使,领游兵以巡弈者也。”
    • 5.
      麇窜释义:亦作“麏窜”。形容惊慌逃散。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吴烈女》:“康熙 十三年,耿精忠 伪总兵 徐尚朝 陷 处州,游兵至 永康,邑人麏窜。”

游兵(youb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游兵是什么意思 游兵读音 怎么读 游兵,拼音是yóu bīng,游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游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