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部 [yùn bù]
1. 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如《广韵》分韵为二百零六部,《平水韵》分为一百零六部,《中原音韵》分为十九部。
韵部 引证解释
⒈ 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如《广韵》分韵为二百零六部,《平水韵》分为一百零六部,《中原音韵》分为十九部。
国语词典
韵部 [yùn bù]
⒈ 在韵书中将同一韵的字,归类为一部,称为「韵部」。如广韵一书将韵分成二百零六部。
韵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州韵释义:我国近代戏曲韵文所根据的韵部。 “中州韵”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分韵的方法各地不完全一样,都跟皮黄戏的“十三辙”很相近。见〖十三辙〗。
- 2.
依韵释义:谓按照他人诗歌的韵部作诗。韵脚用字只要求与原诗同韵而不必同字。
- 3.
兼韵释义:近体诗用韵的一种方法。指同一首诗中,兼用通用韵部的字押韵。
- 4.
出韵释义:作韵文押韵时越出规定的韵部。
- 5.
合韵释义:⒈同一韵律。⒉叶韵。谓韵脚符合韵部或韵辙。如:这首诗写的很好,但末句不合韵。⒊即合元音。参见“合元音”。
- 6.
哑韵释义:旧体诗中称声韵低沉或冷僻字多的韵部。
- 7.
嫌韵释义:即出韵。格律诗中应该押韵的字越出规定的韵部。
- 8.
宽韵释义:韵书中字数多的韵部。
- 9.
拈题分韵释义:旧时文人集会作诗的一种方式。拈题是各人自认或拈阄定题目。分韵是在限定的韵部中自认或拈定诗韵。
- 10.
旁转释义:⒈犹运转。⒉音韵学名词。谓古韵阴、阳、入三类韵部的字在本类内跟邻近各韵部的相互转变。
- 11.
汉语大字典释义:大型字典。徐中舒主编。共八卷。1986—1990年由湖北辞书出版社和四川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共收单字56,000个左右,并收列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的字形。注音以现代读音为主,并标注中古反切和上古韵部。释义兼及常用义、生僻义和语素义。注重形音义的配合,具有存字、存音、存源的特点。
- 12.
狭韵释义:韵书中字数少的韵部。
- 13.
穷韵释义:谓作诗押韵,把一个韵部所有的字都押完。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段成式》:“予在城时,常与客联句,初无虚日。小酌求押,或穷韵相角,或押恶韵。”
- 14.
窄韵释义:诗韵中字数较少的韵部。 与“宽韵”相对。宋 欧阳修《六一诗话》:“前史言 退之 为人木强。若宽韵可自足,而輒傍出;窄韵难独用,而反不出:岂非其拗强而然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五回:“他却拈了五微,便悔恨道:‘偏是我拈了个窄韵。’”
- 15.
进退格释义:亦作“进退韵”。 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一首诗采用两个相近的韵部来押韵,隔句递换用韵,一进一退,故名。
- 16.
通韵释义:⒈亦作“通韵”。谓音乐声韵通和。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东”、“冬”可以相通,“支”、“微”亦可相通等。古体诗通韵较为宽广,近体诗则受严格的限制。⒊见“通韵”。
- 17.
韵书释义:中国古代分韵编排的字汇。 主要供韵文押韵用。大都先分四声,再分韵部。同声调同韵母的字为一韵部,取其中一字为标目,用反切注音,有的还有简单注释。重要的韵书有《切韵》《广韵》《中原音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