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恃 自恃的意思
shì

自恃

简体自恃
繁体
拼音zì shì
注音ㄗ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shì,(1) 依赖,仗着。【组词】:仗恃。有恃无恐。恃才傲物。

基本含义

自以为了不起,自负自满。

自恃的意思

自恃 [zì shì]

1. 自以为有所依靠;倚仗。

自恃人多势大。

[ self-assured for having sth.or sb.to rely on; count on; capitalize on; ]

2. 过分自信而骄傲。

[ self-conceited; ]

自恃 引证解释

⒈ 自负。

《吕氏春秋·本味》:“士有孤而自恃,人主奋而好独者,则名号必废熄,社稷必危殆。”
《后汉书·袁绍传》:“麴义 自恃有功,骄纵不轨, 绍 召杀之,而并其众。”
《三国志·魏志·董昭传》:“且 羽 为人彊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
宋 王銍 《默记》卷中:“又 曾子固 作中书舍人还朝,自恃前辈,轻蔑士大夫。”

⒉ 依靠自己。

《商君书·画策》:“恃天下者,天下去之;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者也。”
《韩非子·心度》:“故立国用民之道也,能闭外塞私而上自恃者,王可致也。”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愿承间而自恃兮,径淫曀而道痈。”
蔡元培 《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今先言我国女子之弱点,女子因有依赖男子之性质,不求自立,故心中思虑毫无他途,惟有衣服必求鲜艷,装饰必求美丽,何也,以其无可自恃也。”


国语词典

自恃 [zì shì]

⒈ 倚仗、仗恃。

《三国演义·第五二回》:「二人自恃勇力,乃对赵范曰:『刘备若来,某二人愿为前部。』」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他亦自恃才能,不十分去营求生产。」


自恃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自傲释义:自以为有本领而骄傲:居功自傲。

自恃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虚心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意见:不虚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2.
      谦虚释义:⒈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谦虚谨慎。⒉说谦虚的话:他谦虚了一番,终于答应了我的请求。

自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灾八难释义:佛教指水灾、火灾、风灾为大三灾;刀兵、饥馑、疫疠为小三灾。八难指影响见佛求道的八种障碍,如作恶多端、安逸享受、盲哑残疾、自恃聪明才智等。后泛指各种灾难、疾病。
    • 2.
      东野败驾释义:比喻自恃才高,弄巧成拙。
    • 3.
      从公释义:⒈办理公务;参与公事。唐 马戴《冬日寄洛上杨少尹》诗:“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绅商尚皆重足而立,惴惴於心。若一波未平,一波復起,断难冀其望风慕义,踊跃从公。”⒉犹秉公。《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蒯知县 将合县生员考试,弥封閲卷,自恃眼力,从公品第,黑暗里拔了一个第一,心中十分得意。”⒊谓品秩与“公”同。《晋书·职官志》:“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食奉日五斛。”《宋书·孝武帝纪》:“诸王及妃主庶姓位从公者,丧事设凶门,餘悉断。”《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
    • 4.
      倚大释义:自恃年长。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我当初倚大呵,装儇主婚;怎知我嫉妬呵,特故里破亲。”《七国春秋平话》卷下:“伯杨 曰:‘兄然倚大,识此阵么?’”
    • 5.
      傲睨释义:傲慢斜视;骄傲。唐 罗隐《送宣武徐巡官》诗:“傲睨公卿二十年,东来西去只悠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餘杭 生时一遇之,虽不甚倾谈,而傲睨之气顿减。”《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这 戎昱 ……自恃有才,有性极是傲睨,看人不在眼里。”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屹然出中央而无校讎,则其益自尊大,寳自有而傲睨万物,固人情所宜然,亦非甚背於理极者矣。”
    • 6.
      八难释义:⒈指汉张良向刘邦所陈八件难以做到的事。⒉佛教语,难,谓难于见佛闻法,凡有八端,故名八难。按即地狱、饿鬼、畜生、北拘卢洲(亦作郁单越)、长寿天、盲聋瘖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八种。一至三,即三恶道,恶业重,难以见佛;生北拘卢洲有乐无苦,不思修道;生长寿天,谓色界及无色界天长寿安乐之处,其逸乐远胜北拘卢洲,更不欲修道;聋、盲、瘖、哑于求道皆有障碍;世智辩聪,自恃聪明才辩,不肯信佛;生于佛前佛后,无缘见佛。
    • 7.
      加人释义:凌轹他人。语出《论语·公冶长》:“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加,陵也。”唐 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余戇而狂,年未三纪,乘气加人,无挟自恃。”宋 王安石《与王禹玉书三》:“阁下亲屈势位之尊,忘名德之可以加人,而乐与之为善。”
    • 8.
      国政释义:⒈国家的政事。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罕氏 常掌国政。”《汉书·匡衡传》:“衡 位三公,辅国政。”《旧唐书·牛徽传》:“及 茂贞 平贼,自恃寖骄,多挠国政。”《三国演义》第三回:“今日饮宴之处,不可谈国政。”鲁迅《花边文学·一思而行》:“只要并不是靠这来解决国政,布置战争,在朋友之间,说几句幽默,彼此莞尔而笑,我看是无关大体的。”⒉古代官名。即正卿。《左传·闵公二年》:“夫帅师,专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杜预 注:“国政,正卿。”
    • 9.
      地寒释义: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太平御览》卷四四四引《郭子》:“王浑 妻 钟 有女甚贤明,令 武子 为妹择佳婿……母曰:‘此才足以拔萃,然地寒,非长年,不足展其才用。’”宋 陆游《长信宫词》:“地寒祚薄兮,自貽不祥。”宋 孔平仲《续世说·仇隙》:“李揆 秉政,苗晋卿 荐 元载。揆 自恃门望,以 载 地寒,意甚轻之。”
    • 10.
      多私释义:⒈谓凡事多从私心出发。旧题汉黄石公《素书》第四章:“幽莫幽於贪鄙,孤莫孤於自恃,危莫危於任疑,败莫败於多私。”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盖植党者多私,争名者相轧。”⒉多嬖臣。
    • 11.
      守旧派释义:局外人或在爱好、举止或生活方式上古板、守旧,或自恃高尚,持保守态度的人。
    • 12.
      尊行释义:⒈高尚的行为。《老子》:“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唐 韩愈《送浮屠令纵西游序》:“其有尊行美德,建功树业,令纵 从而为之歌颂。”⒉长辈。《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子元 自其兄 文王 之死,便有篡立之意……况 熊囏、熊惲 二子年齿俱幼,自恃尊行,全不在眼。”⒊称对方行辈的敬词。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天宫》:“郭 研詰仙人姓氏及其清贯、尊行。”
    • 13.
      居功自傲释义: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 14.
      居功自满释义:居功:自恃有功;满:满足。 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 15.
      山之叟释义:自警之举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
    • 16.
      怙亲释义:谓依仗母后的宠爱,以亲贵自恃。
    • 17.
      怙强释义:以有强大力量而自恃。
    • 18.
      怙彊释义:以有强大力量而自恃。唐 元结《管仲论》:“吾属以礼义尊天子,以法度正诸侯,使小国不常患弱,大国不敢怙彊,此诚长世之策。”《新唐书·裴度传》:“李师道 怙彊,度 密劝帝诛之。”
    • 19.
      恃功岸忽释义:自恃有功,傲慢无理。
    • 20.
      恃才扬己释义:自恃有才,骄矜自负。同“恃才矜己”。

自恃(z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恃是什么意思 自恃读音 怎么读 自恃,拼音是zì shì,自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