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幸 [xún xìng]
1. 旧时帝王巡视各地。
例巡幸江南。
英[(of a monarch) go on an inspection tour;]
巡幸 引证解释
⒈ 指皇帝巡游驾幸。
引《汉书·郊祀志上》:“上( 武帝 )始巡幸郡县,寖寻於 泰山 矣。”
《北齐书·冯子琮传》:“﹝ 世祖 ﹞詔 子琮 监造 大明宫,宫成, 世祖 亲自巡幸。”
宋 叶适 《应诏条奏六事》:“建炎 巡幸,远至 温 台。”
清 严绳孙 《<成容若遗稿>序》:“及官侍从,值上巡幸,时时在鉤陈豹尾之间。”
国语词典
巡幸 [xún xìng]
⒈ 旧称天子出历各地。
引《汉书·卷二十五·郊祀志上》:「上始巡幸郡县,寖寻于泰山矣!」
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霸画马图〉诗:「忆昔巡辛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巡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顿释义:途中饮食的处所。《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突厥 比数为寇,良以 马邑 为之中顿故也。”胡三省 注:“中顿者,谓中道有城有粮,可以顿食也。置食之所曰顿,唐 人多言置顿。”《宋史·礼志十七》:“﹝巡幸之制﹞中顿侍食,百官就宿顿迎驾讫,先发,或道涂隘远,则免迎驾。”
- 2.
乾阳殿释义:隋 洛阳宫 殿名。 隋 杜宝《大业杂记》:“乾阳门 东西亦有轩廊,周帀门内一百二十步,有 乾阳殿,基高九尺,从地至鴟尾高一百七十尺。”宋 孔平仲《续世说·直谏》:“贞观 四年,詔发卒修 洛阳宫 乾阳殿,以备巡幸。张元素 上书极諫云:‘阿房 成,秦 人散;章华 就,楚 众离;乾阳 毕功,隋 人解体。’”
- 3.
内帐释义:帝后巡幸游猎时所居的帐篷。
- 4.
别馆释义:⒈帝王在京城主要宫殿以外的备巡幸用的宫室;离宫别馆。⒉招待宾客的住所。
- 5.
前锋营释义:清 代京师禁卫军之一。分左、右两翼,各置统领,由王公大臣兼任,掌前锋政令。营兵由蒙古、满族健锐者充任,按时训练,大阅时为前锋,皇帝巡幸时为警卫。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 6.
副使释义:⒈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副使 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 驰四乘之传,因 巴 蜀 吏币物以赂 西夷。”《清史稿·职官志六》:“光绪 元年,定出使制,命侍郎 郭嵩燾 使 英,翰林院侍讲 何如璋 使 日本,京卿 陈兰彬 使 美 日 祕 国,俱置副使。”⒉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旧唐书·职官志三》:“节度使一人,副使一人。”《宋史·职官志十》:“巡幸,有行宫都部署,行宫有三司使、副使、判官、行宫使、都监。”《明史·职官志四》:“﹝按察司﹞副使、僉事,分道巡察。”
- 7.
召试释义:皇帝召来面试。 为封建时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特殊方式。《晋书·职官志》:“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宋 王安石《建安章君墓志铭》:“皇祐 中,近臣言君文章善篆,有旨召试,君辞焉。”《宋史·选举志二》:“真宗 景德 二年,抚州 晏殊、大名府 姜盖 始以童子召试诗赋,赐 殊 进士出身,盖 同学究出身。”《清会典·礼部七·仪制清吏司》:“凡制科曰博学鸿词,奉詔乃举。皇帝巡幸则召试。”
- 8.
告至释义:⒈古代帝王封禅或出巡时在外所行的祭祀之礼。《书·舜典》“歳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柴”孔 传:“班瑞之明月,乃顺春东巡 岱宗 ……燔柴祭天告至。”《新唐书·礼乐志四》:“又为告至坛,方八十一尺,高三尺,四出陛,以燔柴告至,望秩羣神。”《宋史·礼志十七》:“巡幸之制,唐《开元礼》有告至、肆覲、考制度之仪。”⒉古代天子、诸侯外出返回时,祭告祖庙并与群臣一起饮酒的礼仪。又称“饮至”。《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唐 孔颖达 疏:“孝子之事亲也,出必告,反必面,事死如事生,故出必告庙,反必告至
- 9.
善扑营释义:清 代所设,专为承应皇帝,演习掼跤、射箭、骗马等技艺的军营。每逢御试武进士则供执事,巡幸扈从则备宿卫,宴 蒙古 藩部则令承应献技。设总统大臣,从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及副都统内简择。下设翼长、教习等职。参阅《续清会典》卷八八、《清史稿·职官志四》。
- 10.
居守释义:⒈留置守护。 《左传·成公十六年》:“韩厥 将下军,郤至 佐新军,荀罃 居守。”明 李东阳《重修季子庙记》:“刑部尚书 白公 昂 尝读书其间,慨其敝陋,谓居守道徒曰:‘吾他日必修之。’”⒉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汉 荀悦《汉纪·景帝纪》:“晁错 议,欲令上自将兵,身留居守。”《新唐书·辅公祏传》:“六年,伏盛 入朝,留 公祏 居守,復令 雄诞 握兵副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 顾鼎臣 ﹞奉勅居守,寻殁於位。”清 唐甄《潜书·诲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
- 11.
崇峻释义:⒈高大。 《孔子家语·六本》:“夫 釐王 变 文 武 之制,而作玄黄华丽之饰,宫室崇峻,舆马奢侈。”《北齐书·冯子琮传》:“宫成,世祖 亲自巡幸,怪其不甚宏丽。子琮 对曰:‘至尊幼年,纂承大业,欲令敦行节俭……不宜过復崇峻。’”⒉引申为崇高庄严。《新唐书·刘祥道传》:“且掖省崇峻,王言秘密,尚书政本,人物所归,专责曹史,理有未尽。”
- 12.
巡台释义:⒈天子巡幸时所筑祭天之台。 《魏书·太祖纪》:“﹝ 登国 七年﹞秋八月,行幸漠南,仍筑巡臺。”⒉犹抚台。指巡抚。明 张瀚《松窗梦语·宦游纪》:“余守 大名,謁巡臺 杨公 选,语地方兴革及官属贤否,余具以实对。”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四》:“西湖 开浚之绩,古今尤著者,白乐天、苏子瞻、杨温甫 三公而已……至 杨温甫 时,则又别矣,先申巡臺藩臬,俟其报可,然后敢白於朝,下工部详议之。”
- 13.
巡幸释义:指帝王出巡,到达某地:巡幸江南。
- 14.
幸学释义:皇帝巡幸学校。
- 15.
御营释义:⒈帝王亲征或出巡时驻跸的营帐。 唐 宋之问《扈从登封告成颂》诗:“后骑迴天苑,前山入御营。”元 耶律楚材《用李德恒韵寄景贤》诗:“牢落十年扈御营,瑶琴忘尽水仙声。酷思诗酒闲中乐,见説干戈梦里惊。”清 昭槤《啸亭杂录·御营制度》:“凡列圣每岁秋獮 木兰,巡幸直省,除近畿数处建行宫外,其他皆驻蹕牙帐,名曰御营。亦崇尚俭朴,兼不忘本之意也。”绍剧《龙虎斗》第二场:“统率雄师我为尊,御营还有圣明君。”⒉营卫;护卫。御,通“御”。汉 班固《十八侯铭·太尉绛侯周勃》:“懿懿太尉,惇厚朴诚,辅翼受命,应节御营。”宋 岳
- 16.
横汾释义:据《汉武故事》,汉武帝 尝巡幸 河东郡,在 汾水 楼船上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句。
- 17.
涓吉释义:选择吉祥的日子。 语本 晋 左思《魏都赋》:“量寸旬,涓吉日,陟中坛,即帝位。”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九月》:“詔有司涓吉巡幸 淮甸。”明 陶宗仪《辍耕录·官仓入粟》:“今官府收歛秋粮之际,比先涓吉启仓。”苏曼殊《非梦记》:“月内我为汝定 凤嫻 为妇,腊月涓吉成礼。”
- 18.
演易台释义:⒈台名。 在今 河南省 汤阴县 北。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相里 汤阴县 北有 羑里城,周回可三百餘步,其中平实,高于城外地丈餘,北开一门,相传 文王 演《易》之所。”《清一统志·河南九》:“演易臺 在 汤阴县 北 羑里城,即 文王 演《易》处。本朝 乾隆 十五年圣驾巡幸 河南,经此,有御製《演易臺謁文王祠》诗勒石。”⒉台名。在今 四川省 云阳县 北。《清一统志·四川十三》:“演易臺 在 云阳县 北三十里地,名 向阳坪,宋 邵康节 於此注《易》,明 御史 卢雍 立石表之。”
- 19.
皇竹释义:大竹名。《西湖志·物产》:“五云山 云栖寺 夹道多竹,寺内有大竹一竿。国朝 康熙 四十六年,圣祖仁皇帝 南巡幸寺,赐名曰皇竹。”
- 20.
祗谒释义:恭敬地进见。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高宗幸太学》:“高宗 祗謁先圣,止輦 大成殿 门外。”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彭海秋》:“即席有歌姬数辈,俱来祗謁。”《清史稿·高宗纪五》:“辛亥,上謁 东陵。以祗謁两陵,并巡幸 山东,免经过州县本年额赋十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