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律己 律己的意思

律己

简体律己
繁体
拼音lǜ jǐ
注音ㄌㄩˋ ㄐ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ǜ,(1) 法则,规章。【组词】: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2) 约束。【组词】:律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组词】: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组词】:律诗。(5) 姓。

jǐ,(1) 对别人称本身。【组词】:自己。知己。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基本含义

自我约束,自律

律己的意思

律己 [lǜ jǐ]

1. 克制、把握自己。

律己要严,对人要宽。

[be strict with oneself; govern one's own conduct;]

律己 引证解释

⒈ 约束自己;要求自己。

宋 岳珂 《愧郯录·京师木工》:“先朝官吏,律己之廉,持论之厚,又於此乎见之。”
明 刘基 《官箴下》:“待人以宽,律己以勤。”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


国语词典

律己 [lǜ jǐ]

⒈ 约束自己。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宁波宗太守湘文,律己爱民,政声卓著。」

如:「律己甚严」。


律己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自律释义:自己管理、约束自己:增强自律意识。

律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傅雷家书释义:书信集。收入1954-1966年间傅雷暨夫人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书信。1981年初版。1984年、1990年增订再版。书信除教育儿子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要淡于名利、待人以诚、严以律己外,还涉及到美学、文学、音乐、哲学等诸方面问题,显示出作者爱国之心和艺术修养。
    • 2.
      奉公克己释义: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 3.
      律己释义:约束自己:严于律己。
    • 4.
      律身释义:犹律己。
    • 5.
      恭己释义:⒈谓恭谨以律己。《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 舜 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汉 刘向《新序·杂事四》:“故王者劳於求人,佚於得贤,舜 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唐 崔元翰《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明史·刘基传》:“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⒉指君主不问政事或大权旁落。《后汉书·梁冀传》:“在位二十餘年,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时政在 曹氏,天子恭己,悦 志在献
    • 6.
      率己释义:犹律己。
    • 7.
      瘠己肥人释义:瘠:瘦,引申为约束;肥:胖,引申为宽大。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 8.
      盻盻释义:⒈勤苦不休息貌。《孟子·滕文公上》:“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赵岐 注:“盻盻,勤苦不休息之貌。”一说,恨视貌。参阅 宋 朱熹 集注。宋 何坦《西畴老人常言·律己》:“惟俭足以养廉。盖费广则用窘,盻盻然每怀不足,则所守必不固。”金 元好问《麦叹》诗:“盻盻三百斛,宽我饥寒忧。”清 薛福成《书<黎静圃先生年谱>后》:“先生幼遭不造……以劬於躬而养於家、孝於亲,盻盻然如恐不给。”⒉恨视貌;怒视貌。宋 文天祥《指南录·<上岸难>诗序》:“当行路时,盻盻回首,惟恐有追骑之猝至。”《金史
    • 9.
      自笞释义:意为苦行者,严于律己者。
    • 10.
      自难易彼释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11.
      谨厉释义:犹言敬慎整饬。谓严于律己。
    • 12.
      鄙悖释义:浅陋背理。宋 叶适《周君南仲墓志铭》:“靳侮交杂,意极鄙悖。”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此如 刘锡鸿 之徒,在三十年前,陈其鄙悖之理由,阻挠铁路等事。”姚华《曲海一勺·明诗三》:“故以之接人,则彬彬有度;以之律己,则鄙悖远矣。”

律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傅雷家书释义:书信集。收入1954-1966年间傅雷暨夫人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书信。1981年初版。1984年、1990年增订再版。书信除教育儿子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要淡于名利、待人以诚、严以律己外,还涉及到美学、文学、音乐、哲学等诸方面问题,显示出作者爱国之心和艺术修养。
    • 2.
      奉公克己释义: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 3.
      律己释义:约束自己:严于律己。
    • 4.
      律身释义:犹律己。
    • 5.
      恭己释义:⒈谓恭谨以律己。《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 舜 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汉 刘向《新序·杂事四》:“故王者劳於求人,佚於得贤,舜 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唐 崔元翰《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明史·刘基传》:“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⒉指君主不问政事或大权旁落。《后汉书·梁冀传》:“在位二十餘年,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时政在 曹氏,天子恭己,悦 志在献
    • 6.
      率己释义:犹律己。
    • 7.
      瘠己肥人释义:瘠:瘦,引申为约束;肥:胖,引申为宽大。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 8.
      盻盻释义:⒈勤苦不休息貌。《孟子·滕文公上》:“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赵岐 注:“盻盻,勤苦不休息之貌。”一说,恨视貌。参阅 宋 朱熹 集注。宋 何坦《西畴老人常言·律己》:“惟俭足以养廉。盖费广则用窘,盻盻然每怀不足,则所守必不固。”金 元好问《麦叹》诗:“盻盻三百斛,宽我饥寒忧。”清 薛福成《书<黎静圃先生年谱>后》:“先生幼遭不造……以劬於躬而养於家、孝於亲,盻盻然如恐不给。”⒉恨视貌;怒视貌。宋 文天祥《指南录·<上岸难>诗序》:“当行路时,盻盻回首,惟恐有追骑之猝至。”《金史
    • 9.
      自笞释义:意为苦行者,严于律己者。
    • 10.
      自难易彼释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11.
      谨厉释义:犹言敬慎整饬。谓严于律己。
    • 12.
      鄙悖释义:浅陋背理。宋 叶适《周君南仲墓志铭》:“靳侮交杂,意极鄙悖。”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此如 刘锡鸿 之徒,在三十年前,陈其鄙悖之理由,阻挠铁路等事。”姚华《曲海一勺·明诗三》:“故以之接人,则彬彬有度;以之律己,则鄙悖远矣。”

律己造句

1.我们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2.班干部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每个党员都要发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传统。

4.一个领导首先要以身作则,处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5.领导干部应该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6.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掸心灵灰尘,常清思想垃圾,常掏灵魂旮旯。

7.重言教,重身教,严认律己。学知识,学品德,宽认待认。

8.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严于律己,要求下级做到的他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他首先不做。

9.我们要严于律己,在生活和学习上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10.他严于律己,没有任何不良嗜好。

律己(lv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律己是什么意思 律己读音 怎么读 律己,拼音是lǜ jǐ,律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律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