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鼗鼓 鼗鼓的意思
táo

鼗鼓

简体鼗鼓
繁体鞀鼓
拼音táo gǔ
注音ㄊㄠˊ ㄍ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áo, ◎ 两旁缀灵活小耳的小鼓,有柄,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基本含义

指鼓声震天,形容声音洪亮嘹亮。

鼗鼓的意思

鼗鼓 [táo gǔ]

1. 有柄的小鼓。以木贯之,摇之作声。古祭礼用的一种乐器。亦指鼗鼓之声。

鼗鼓 引证解释

⒈ 一种摇鼓。俗称拨浪鼓。

《书·益稷》:“下管鼗鼓合止柷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鸽异》:“小者上下飞鸣,时集其顶,翼翩翩如燕子落蒲叶上,声细碎,类鼗鼓;大者伸颈不敢动。”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一样玩具是 朱熹 所谓‘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的鼗鼓,在我虽然也算难得的事物,但仿佛曾经玩过,不觉得希罕了。”


国语词典

鼗鼓 [táo gǔ]

⒈ 古代的一种鼓。其形制和奏法与今日的拨浪鼓相似,是鼓穿在木柄上,鼓框左右用绳系著两个小珠状物,手摇木柄,珠状物来回敲击鼓面以发声。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金次福、鲍廷玺,两人领了一班司球的、司琴的、司瑟的、司管的、司鼗鼓的、司祝的、司敔的。」


鼗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嫋嫋释义:⒈轻盈纤美貌。晋 左思《吴都赋》:“蔼蔼翠幄,嫋嫋素女。”南朝 梁武帝《白紵辞》之二:“纤腰嫋嫋不任衣,娇态独立特为谁?”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一女子左抱小儿,右持鼗鼓,嬝嬝来。”⒉摇曳貌;飘动貌。《玉台新咏·古乐府<皑如山上雪>》:“竹竿何嫋嫋,鱼尾何蓰蓰。”南朝 宋 鲍照《在江陵叹年伤老》诗:“翾翾燕弄风,嫋嫋柳垂道。”唐 李白《送萧三十一之鲁中》诗:“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嫋嫋 金陵 去。”宋 辛弃疾《朝中措》词:“篮舆嫋嫋破重冈,玉笛两红粧。”⒊吹拂貌。《楚辞·九歌·湘夫人》:“
    • 2.
      撚梢子释义:摇小鼓。宋 曾三异《因话录》:“鼗鼓,古乐也。今不言播鼗而曰捻梢子,世俗之陋也。”参见“播2鼗”。
    • 3.
      革木释义:古乐器名,鼗鼓与柷敔。
    • 4.
      革然释义:像八音中革(鼗鼓)发出的乐音那样。形容鸟鸣声。
    • 5.
      鼗耳释义:鼗鼓的旁耳。 鼗如鼓而小,有两耳。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
    • 6.
      鼗铎释义:鼗鼓和木铎。古代察贤和征询民意时用。
    • 7.
      鼗音释义:鼗鼓之声。古代阵法作战中用以整行伍。
    • 8.
      鼗鼙释义:鼗鼓与鼙鼓。 二者均小鼓。
鼗鼓是什么意思 鼗鼓读音 怎么读 鼗鼓,拼音是táo gǔ,鼗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鼗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