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1) 〔伏羲〕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和“女娲”、“神农”并称太古的三皇。简称“羲”,如“羲皇”,“羲炎”(伏羲和炎帝。炎帝即神农),“羲轩”(伏羲和轩辕),“羲黄”(伏羲和黄帝),“羲经”(即《易经》,传说《易经》八卦为伏羲所作),“羲文”(伏羲和文王,传说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2) 〔羲和〕a.“羲氏”、“和氏”,传说中掌天文历法的官吏;b.神话中驾日车的神;c.神话中太阳的母亲;d.中国汉代王莽时所设官名。(3) 姓。
sè,(1) 弦乐器,似琴。长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平放演奏。【组词】:鼓瑟。(2) 矜持端庄的样子。(3) 〔瑟瑟〕a.形容轻微的声音;b.形容颤抖。(4) 洁净鲜明的样子。
1. 相传瑟为伏羲所作,故名。
⒈ 相传瑟为 伏羲 所作,故名。
引《初学记》卷九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伏羲氏 作瑟,三十六絃,长八尺一寸。”
南朝 梁 刘孝威 《侍宴乐游林光殿曲水》诗:“汤 罗 禹 扇, 羲 瑟 农 琴;皇乎备矣,受命君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