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衰 [zhǎn shuāi]
1. 旧时五种丧服中最重的一种。用粗麻布制成,左右和下边不缝。服制三年。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为公婆,承重孙为祖父母,妻妾为夫,均服斩衰。先秦诸侯为天子、臣为君亦服斩衰。
斩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斩縗”。旧时五种丧服中最重的一种。用粗麻布制成,左右和下边不缝。服制三年。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为公婆,承重孙为祖父母,妻妾为夫,均服斩衰。先 秦 诸侯为天子、臣为君亦服斩衰。
引《周礼·春官·司服》:“凡丧,为天王斩衰,为王后齐衰。”
《汉书·霍光传》:“昌邑王 典丧,服斩縗,亡悲哀之心。”
唐 韩愈 《改葬服议》:“若主人当服斩衰,其餘亲各服其服。”
《新五代史·唐明宗纪》:“皇帝即位于柩前,易斩縗以衮冕。”
阿英 《洪宣娇》:“朝贵 战死, 宣娇 斩衰谕士卒,代将其兵,得不溃。”
国语词典
斩衰 [zhǎn shuāi]
⒈ 古代五种丧服之一。用最粗的麻布制成,不缝边缘,服制三年。凡是儿女为父母、媳妇为公婆、嫡长孙为祖父母及妻为夫,皆穿此服。
引《礼记·丧服小记》:「斩衰,括发以麻;为母,括发以麻;免而以布。」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嗣源乃服斩衰,于柩前即皇帝位,百官缟素。」
斩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族释义:⒈指族诛本人、两弟及两妻家。《汉书·酷吏传·王温舒》:“光禄勋 徐自为 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 王温舒 罪至同时而五族乎!’”颜师古 注:“温舒 与弟同三旅,而两妻家各一,故为五也。”⒉谓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内的亲族。《后汉书·党锢传序》:“而今党人錮及五族,既乖典训之文,有谬经常之法。”《资治通鉴·晋纪安帝隆安元年》:“收杀 觚 者 高霸 程同,皆夷五族。”胡三省 注:“五族,谓五服内亲也。”⒊辛亥革命后曾称 汉、满、蒙、回、藏 五个民族为“五族”。
- 2.
功布释义:⒈古代丧礼中用以迎神之布。 其制,用三尺长的白布悬于竿首,略似旗旛。因丧服斩衰、齐衰用粗麻布,此布则经过加工,比较细白,故称功布。⒉用以引柩。
- 3.
功服释义:古代丧服名,大功,小功的统称。因斩衰、齐衰用粗麻布,功服用熟麻布,故名。
- 4.
功衰释义:古丧服名。谓斩衰、齐衰之丧在练祭之后所穿的丧服,其级别与“大功”同。《礼记·杂记上》:“有父母之丧,尚功衰。”郑玄 注:“斩衰、齐衰之丧练,皆受以大功之衰,此谓之功衰。”孔颖达 疏:“尚功衰者,衰谓三年练后之衰,升数与大功同,故云功衰。”
- 5.
尊服释义:⒈谓斩衰,服期三年。《仪礼·丧服》:“为人后者,传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按,上文云:“父传曰:为父何以斩衰也?父,至尊也。诸侯为天子,传曰:天子至尊也。”故曰“尊服”,亦即重丧服。⒉犹敬服。王杏元《绿竹村风云》四:“象 天来 这样的干部,自己有气魄,又忠心耿耿,人家先不问互助组好不好,单看他乘夜走了五十里山路回来,心里就有几分尊服了。”
- 6.
幓头释义:束发巾。《仪礼·丧礼》“布总箭笄髽,衰三年”汉 郑玄 注:“髽,露紒也,犹男子之括髮。斩衰括髮以麻,则髽亦用麻。以麻者自项而前交於额,上却绕紒如著幓头焉。”《东观汉记·周党传》:“建武 中徵,党 著短布单衣穀皮幓头待见。”
- 7.
情礼释义:感情与礼仪。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亲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礼兼到。”唐 元稹《姚文寿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诰》:“朕方藉良能,夺其情礼,起自哀疚,命为监临。”《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澄 待以客礼,寳寅 请丧君斩衰之服,澄 遣人晓示情礼,以丧兄齐衰之服给之。”
- 8.
斩缞释义:见“斩衰”。
- 9.
斩衰释义:亦作“斩縗”。旧时五种丧服中最重的一种。用粗麻布制成,左右和下边不缝。服制三年。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为公婆,承重孙为祖父母,妻妾为夫,均服斩衰。先 秦 诸侯为天子、臣为君亦服斩衰。《周礼·春官·司服》:“凡丧,为天王斩衰,为王后齐衰。”《汉书·霍光传》:“昌邑王 典丧,服斩縗,亡悲哀之心。”唐 韩愈《改葬服议》:“若主人当服斩衰,其餘亲各服其服。”《新五代史·唐明宗纪》:“皇帝即位于柩前,易斩縗以衮冕。”阿英《洪宣娇》:“朝贵 战死,宣娇 斩衰谕士卒,代将其兵,得不溃。”
- 10.
斩衰冠释义:着斩衰服者所戴之冠。
- 11.
服制释义:⒈古代按身份等级规定的器服制度。 ⒉丧服制度。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按亲疏服之。⒊指服丧。⒋服装样式。
- 12.
服斩释义:服丧中最重的一种。 子、未嫁女为父母,媳为公婆,承重孙为祖父母,妻为夫所穿着的,以粗麻布制成,左右、下边不缝的斩衰服。
- 13.
疏衰释义:即齐衰。 丧服中“五服”之一,规格次于斩衰。《仪礼·丧服》:“疏衰裳:齐牡麻絰,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屨,三年者。”郑玄 注:“疏犹麤也。”《礼记·曾子问》:“其殯服,则子麻弁絰,疏衰,菲杖。”孔颖达 疏:“疏衰,是齐衰也。”
- 14.
私臣释义:犹私士。家臣,亲信。《墨子·尚贤中》:“伊挚,有莘氏 女之私臣。”《晏子春秋·问下五》:“贤质之士,不为私臣。”张纯一 集解:“士之有才德而朴实者,举之於朝,不使屈为家臣。”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近臣》:“贞元 十一年,翰林学士 陆贄 曰:‘学士乃私臣。’元宗 初,令待詔唱和文章而已,物议是之。”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君服》:“士之子弟,各以亲疏为服,亦不服斩衰可知,盖士卑无地,虽有私臣之属,非有地之公卿大夫可比,故曰士无臣。”
- 15.
絶服释义:古代礼制称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以外不再服丧之亲属。更多解释古代礼制,称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以外不再服丧之亲属。《南齐书·萧谌传》:“﹝ 萧諶 ﹞於 太祖 为絶服族子。”《梁书·萧子恪传》:“我与卿兄弟虽復絶服二世,宗属未远。”
- 16.
纃缞释义:即齐衰。旧时丧服名,五服之一,次于斩衰。
- 17.
练冠释义:厚缯或粗布之冠。 古礼亲丧一周年祭礼时着练冠。《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季孙 练冠麻衣跣行。”孔颖达 疏:“练冠盖如丧服斩衰,既练之后布冠也。”《后汉书·礼仪志下》:“皇帝近臣丧服如礼。醳大红,服小红,十一升都布练冠。”
- 18.
绝服释义:古代礼制,称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以外不再服丧之亲属。
- 19.
绞带释义:古代丧制斩衰服所系之带,绞麻为绳而成。
- 20.
绳缨释义:古代斩衰服的帽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