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ū,(1) 〔雎鸠〕亦名“王雎”。鱼鹰。鸟纲,鹗科。上体暗褐,下体白色。趾具锐爪,适于捕鱼。常活动于江河海滨。也单用作“雎”。《玉篇•隹部》。【组词】:“雎,王雎也。”(2) 通“疽”。痈疽。中医学病名。《字彙補•隹部》。【组词】:“雎,與疽同。”(3) 水名。在湖北省中部偏西。与漳水汇合为沮漳河,于江陵县西入长江。《左傳•定公四年》。【组词】:“己卯,楚子取其妹季芋畀我以出,涉雎。”(4) 姓。《正字通•隹部》。【组词】:“雎,姓。明洪武御史雎稼請立學宫卧碑。”
jiū,(1) 鸟,鸠鸽科部分种类的统称。【例句】:鸠形鹄面(形容人因饥饿而很瘦的样子)。鸠杖(古代头上刻有鸠形之杖,年始七十者,由政府授给)。(2) 聚集。【例句】:鸠合(亦作“纠合”)。鸠集(亦作“纠集”)。
1. 鸟名。上体暗褐,下体白色。趾具锐爪,适于捕鱼。
⒈ 鸟名。上体暗褐,下体白色。趾具锐爪,适于捕鱼。
引《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
朱熹 集传:“雎鳩,水鸟,一名王雎,状类鳧鷖,今 江 淮 间有之。”
明 何景明 《明月篇》序:“夫诗本性情之发者也,其切而易见者,莫如夫妇之间。是以三百篇首乎雎鳩,六义首乎《风》。”
明 汪廷讷 《种玉记·尚主》:“偕伉儷,乐衾裯;歌燕尔,咏雎鳩。”
⒈ 一种水鸟。生有定偶,故《诗经》〈关雎篇〉以喻君子的配偶。
引《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