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zhī zhì,(1) 晓得,明了。【组词】: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 使知道。【组词】:通知。知照。(3) 学识,学问。【例句】:知识,求知。无知。(4) 主管。【例句】: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组词】:相知。知音。知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例句】:故知(老朋友)。(1) 同“智”,智慧。
1.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英[know oneself;]
⒈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引《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汉书·贡禹传》:“然非自知奢僭也,犹 鲁昭公 曰:‘吾何僭矣。’”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孤於 公瑾,义犹二君,乐 胤 成就,岂有已哉?迫 胤 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
明 宗臣 《报刘一丈书》:“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人也并不全不自知其丑,然而他不愿意改正,只希望随时消掉,不留痕迹,剩下的单是美点。”
⒉ 自然知晓。
引《汉书·董仲舒传》:“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 达巷 党人不学而自知也。”
汉 王充 《论衡·实知》:“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⒈ 自身知晓、明白。
引《三国演义·第九回》:「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
《老残游记·第二回》:「话说老残在渔船上被众人砸得沉下海去,自知万无生理,只好闭著眼睛,听他怎样。」
1.人应有自知之明,否则小往大来,成功的希望是很渺茫的。
2.客户资料要小心保管,免得被有心人士拿去当人头,无形之中助纣为虐而不自知。
3.青少年社会经验少,容易被坏人的阴谋诡计所利用,往往上当受骗还不自知。
4.只是很多事情,一切甘苦自知,却是心甘情愿!
5.这座堤防已经出现裂缝,住在附近的人家,若像燕雀处堂而不自知,谋求改善,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6.能够认识自我,才能有充实圆满的人生,然而却有很多人目不见睫,无自知之明。
7.这个汉奸自知罪孽深重,难逃惩处,而自尽身亡。
8.一般来说,年轻时常常自命不凡,进入中年以后,比较老练了,也就会有自知之明了。
9.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作家,是不会去描写那些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的。
10.这次院领导换班,他再不“让贤”,就没有自知之明了。
11.最难能可贵的是她良知泯灭之前还有一点点自知之明。
12.我有自知之明,自己能力有限,驽马铅刀,不是当领导的料,还是干点粗活算了。
13.我这个人有点自知之明,幸亏没有接受这任务,不然出的漏子比这个还大。
14.有自知之明的杜鹃,是会突出半个身子在大钟外面的。
15.重,为人处事贵在自知,立足人生贵在自律。
16.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17.感情二字,从来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
18.人生如饮水,冷暖自知。
19.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20.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乐与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