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媚子 媚子的意思
mèi

媚子

简体媚子
繁体
拼音mèi zǐ
注音ㄇㄟˋ ㄗ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èi,(1) 谄,逢迎。【组词】:媚外。媚世(迎合世俗)。媚眼。媚惑。媚态。谄媚。献媚。奴颜媚骨。(2) 美好,可爱。【组词】:媚景。明媚。秀媚。妩媚。娇媚。(3) 喜爱。【例句】:“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指讨好、巴结别人的人。

媚子的意思

媚子 [mèi zǐ]

1. 所爱之人。亦指贤臣。

2. 爱子。

4. 首饰名。

媚子 引证解释

⒈ 所爱之人。亦指贤臣。

《诗·秦风·驷驖》:“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毛 传:“能以道媚於上下者。”
郑玄 笺:“媚於上下谓使君臣和合也。此人从公往狩,言 襄公 亲贤也。”
朱熹 集传:“媚子,所亲爱之人也。”
宋 叶适 《送林退思》诗:“方从媚子引,岂料谗夫倾!”

⒉ 爱子。

汉 王符 《潜夫论·忠贵》:“婴儿常病伤饱也,贵臣常祸伤宠也。父母常失在不能已於媚子,人君常过在不能已於骄臣。”

⒊ 首饰名。

北周 庾信 《镜赋》:“悬媚子於搔头,拭釵梁於粉絮。”


国语词典

媚子 [mèi zǐ]

⒈ 所亲爱的人。

《诗经·秦风·驷驖》:「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⒉ 一种发饰。

北周·庾信〈镜赋〉:「悬媚子于搔头,拭钗梁于粉絮。」


媚子(mei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媚子是什么意思 媚子读音 怎么读 媚子,拼音是mèi zǐ,媚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媚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