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使 [chāi shǐ]
1. 派遣。
英[ appoint; assign; send; ]
2. 指官职或职务。
例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朱自清《背影》
英[ billet; official position; ]
3. 被派去做的事。
例帮着提提药葫芦,都感到是很美的差使。——吴伯箫《猎户》
英[ assignment; errand; ]
差使 引证解释
⒈ 指官职,职务。
引宋 苏辙 《条例司乞外任奏状》:“右臣近蒙圣恩召对,便殿面赐差使。”
一般指临时委派的职务。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因奉 晋 主之命,来 楚国 修聘。 伯牙 讨得这个差使,一来是个大才,不辱君命,二来就便省视乡里。”
《老残游记》第四回:“那怕不是立刻就有差使的吗?怎么不给你老道喜呢!”
⒉ 差遣;派遣。
引宋 司马光 《乞罢将官状》:“今为州县长吏及总管等官,而於所部士卒,有不相统摄,不得差使,殆如路人者。”
《水浒传》第二五回:“待他再差使出去,却再来相约。”
⒊ 犹差事。被派遣去做的事情。
引《红楼梦》第五六回:“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牀,一应粗重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
赵树理 《三里湾·三个场上》:“有翼 得着这么个差使,便通过社的大场边,往 袁天成 的小场上去。”
国语词典
差使 [chāi shǐ]
⒈ 派遣。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能吹弹,好比人每日常看伺,惯歌讴,好比人每日常差使。」也作「差遣」。
引《红楼梦·第三七回》:「天天有四个,原预备里面差使的。」
⒉ 原为旧时官场中临时委任的官职,后亦泛指事情、职务。也作「差遣」、「差事」。
引《红楼梦·第五九回》:「每日早起晚睡,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著我们来照看,生恐有人蹧蹋,我又怕误了我的差使。」
《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我刚才得了个好点的差使,忌妒的人很多,能不告诉宫保吗?」
⒊ 旧时称罪犯。也作「差事」。
例如:「他奉命押这两个差使上路。」
差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辱使命释义: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2.
优差释义:好差使。 指收入多的官职。
- 3.
倒包释义:⒈冒名顶替。 明 徐渭《答兄子官人》:“老朽向来只做倒包,观‘田水月’三箇字可知已。儻许倒包,幸另定一官人或擅技名氏,如此则不苦辞也。”⒉指受雇假冒身份,代人服役应差。明 沉榜《宛署杂记·宣谕》:“嘉 隆 末,畿民困敝,不及时至,则僱市井无赖充之,名曰倒包。”《醒世姻缘传》第五四回:“﹝ 尤聪 ﹞再要改行,没了资本,往衙门里与人替差使做倒包。”⒊谓使人罄尽囊中钱财。清 昭槤《啸亭杂录·湖北谣》:“毕 性迂缓,不以公事为务;福 天资阴刻,广纳苞苴;陈 则摘人瑕疵,务使下属倾囊解橐以赠,然后得免。时人謡曰‘
- 4.
吠犬释义:⒈善于叫的狗。《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宋 苏轼《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诗:“我来观政问风謡,皆云‘吠犬足生氂’。”明 陶宗仪《辍耕录·善谏》:“余按《北史·宋游道传》,毕义云 奏劾 游道,杨遵彦 曰:‘譬之畜狗,本取其吠,今以数吠杀之,恐将来无復吠犬。’”⒉喻供人差使者。《明史·王越传》:“﹝ 王越 ﹞性故豪纵,尝西行謁 秦王,王开筵奏妓。越 语王:‘下官为王吠犬久矣,寧无以相酬者?’因尽乞其妓女以归。”
- 5.
听差释义:⒈听从差使:他从前在衙门听差。 ⒉旧时指在机关或有钱人家里做勤杂工作的男仆人。
- 6.
呀呀呼释义:⒈亦作“呀呀唔”。 亦作“呀呀呜”。叹词。表示惊异或不以为然。《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呀呀呼!差事那里好捐!私下化了钱买差使的固然有;然而我得这个差使是本事换来的,一个钱没有化。”《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申守尧 道:‘两吊钱还比两块钱多些……。’随凤占 道:‘呀呀呼!我的太爷!北边用的小钱,五百钱算一吊。’”⒉叹词。表示不值一谈或不中用。贺敬之《放声歌唱》诗:“从今天起,我们要吃稀的,不过,这点困难,‘呀呀唔’哟--比起我们在雪山、草地……倒是你,顶得住吗?小鬼?”原注:“呀呀唔,当时老红军干部的口头
- 7.
咸兴差使释义:咸兴差使(朝鲜语:함흥차사)为朝鲜半岛著名谚语,形容一个人被支使干一项棘手的任务(尤其是有去无回的)。其典故出自朝鲜王朝时期。
- 8.
团行释义:宋 代行会组织。为便于官府敛派和防止同业竞争而立。宋 吴自牧《梦粱录·团行》:“市肆谓之团行者,盖因官府回买而立此名,不以物之大小,皆置为团行,虽医卜工役,亦有差使,则与当行同也。”
- 9.
处馆释义:在私塾中教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话説 吴江 有个秀才 萧王宾 胸藏锦绣,笔走龙蛇,因家贫,在近处人家处馆,早出晚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不点翰林还好,万一点了,两吊银子的家私,不上几年,都要光了,再没有差使,还不是仍然要处馆。”
- 10.
家丁释义:旧时大地主或官僚家里雇来保护自己并供差使的仆役。
- 11.
小意释义:⒈小心;小殷勤。元 张可久《朝天子·闺情》曲:“夜半归来醉,小意收拾,怪胆禁持,不识羞谁似你!”《水浒传》第二四回:“武松 是个直性的汉子,只把做亲嫂嫂相待。谁知那妇人是个使女出身,惯会小意儿。”《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初时还有人看县尉面上,小意儿周济他,一连几年不通音耗,就没人理他了。”《红楼梦》第六十回:“可巧这 柳 家的是 梨香院 的差使,他最小意殷勤,伏侍的 芳官 一干人,比别的乾娘还好。”⒉小便宜。《水浒传》第四五回:“这 迎儿 得了些小意儿,巴不到晚,自去安排了香桌儿,黄昏时掇在后门外
- 12.
差使释义:⒈差遣;派遣:差使人去送信。 ⒉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职。也作差事。
- 13.
差事释义:⒈不中用;不合标准:这东西可太差事了,怎么一碰就破了!⒉同“差使”(chāi·shi)。
- 14.
差占释义:犹差使。
- 15.
差操释义:犹差使,差遣。
- 16.
房差释义:房考官的差使。
- 17.
报冰公事释义: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 18.
抱冰公事释义:公事:公务。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
- 19.
拖空子释义:受累亏空。《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就是引见之后,一到省也不会就得甚么差使,总得空上二三年,免得再去拖空子。这个都是大人栽培卑职的。”
- 20.
排门释义:⒈推门。南朝 梁 何逊《七召》:“於是整容投刺,屣履排门。”《金史·陈规传》:“将帅……及率之应敌,在途则前后乱行,顿次则排门择屋,恐逼小民,恣其求索。”⒉挨家逐户。宋 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名为情愿,其实抑配,或举县勾集,或排门抄札。”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套曲:“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水浒传》第一○三回:“城中坊厢里正,逐一排门搜捉凶人 王庆。”⒊一种可装可卸的铺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我店里的排门,是天亮就开,卸下来倚在街上的。”郁达夫《出奔》:“豆腐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