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临 [rù lín]
1. 进门哭吊。
3. 入朝哭临。
入临 引证解释
⒈ 进门哭吊。
引《礼记·曲礼上》:“望柩不歌,入临不翔,当食不叹。”
孔颖达 疏:“谓入临人之丧,不得趍翔为容。”
⒉ 入朝哭临。
引《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司马光 入临,卫士见 光,皆以手加额曰:‘此 司马相公 也!’”
入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临释义:⒈进门哭吊。《礼记·曲礼上》:“望柩不歌,入临不翔,当食不叹。”孔颖达 疏:“谓入临人之丧,不得趍翔为容。”⒉入朝哭临。《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司马光 入临,卫士见 光,皆以手加额曰:‘此 司马相公 也!’”
- 2.
国恤释义:⒈国家的忧患、危难。 《左传·襄公四年》:“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牲。”清 钱谦益《毕封君八十寿序》:“太公 顾语府丞,停盃嘆息,必不以家乐而遗国恤。”⒉指帝后之丧。宋 岳飞《乞朝辞札子》:“适值国恤,随班入临。”《元史·仁宗纪一》:“朕以国恤方新,诚有未忍。”《清史稿·礼志十一》:“国恤期内薙髮,所司以闻,下部逮治。”
- 3.
榱桷释义:⒈屋椽。《孔子家语·五仪解》:“君子入庙,如右,登自阼阶,仰视榱桷,俯察几筵。”宋 王安石《寄题郢州白雪楼》诗:“朱楼碧瓦何年有,榱桷连空欲惊矫。”清 吴伟业《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塔迥埋榱桷,臺荒冻鼓鼙。”⒉常喻担负重任的人物。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孝武 山陵夕,王孝伯 入临,告其诸弟曰:‘虽榱桷惟新,便自有黍离之哀。’”《北史·长生嵩长生平等传论》:“平 识具该通,出内流誉,取诸开物成务,盖亦 有隋 之榱桷也。”⒊与栋梁相对,喻指次要人物。唐 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及其为相也,
- 4.
秃鹙释义:⒈亦作“秃秋”。水鸟名,头项无毛,状如鹤而大,色苍灰,好啖蛇,性贪恶。《诗·小雅·白华》“有鶖在梁”毛 传:“鶖,秃鶖也。”郑玄 笺:“鶖之性贪恶。”晋 崔豹《古今注·鸟兽》:“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鬭,好啖蛇。”唐 杜甫《天边行》:“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鶖后鸿鵠。”⒉嘲人之无发若秃鹙。《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太中大夫 羊阐 入临,无髮,号慟俯仰,幘遂脱地,帝輟哭大笑,谓左右曰:秃鶖啼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