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1)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组词】:湿度。潮湿。湿润。湿热。湿漉漉。(2) 中医学名词。【组词】:湿气。湿邪。湿泻。
lù, ◎ 液体慢慢地渗下,滤过。【组词】:渗漉。漉网(造纸时滤掉纸浆中水分的网)。
lù, ◎ 液体慢慢地渗下,滤过。【组词】:渗漉。漉网(造纸时滤掉纸浆中水分的网)。
1. 潮湿的样子。也作“湿渌渌”
例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七根火柴》
英[wet;]
⒈ 潮湿貌。
引《水浒传》第五四回:“﹝ 李逵 ﹞又去这边摸时,底下湿漉漉的,没下脚处。”
《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条裤子湿漉漉的,塌在身上,叫人怎么受呢!”
曹禺 《雷雨》第四幕:“蘩漪 由中门不做声地走进来,雨衣上的水还在往下滴,颜色惨白,鬓发湿漉漉的。”
⒈ 潮湿的样子。元·尚仲贤也作「湿渌渌」。
引《三夺槊·第三折》:「也曾杀的枪杆上湿漉漉血未干。」
反干巴巴
1.细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好像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也不出声音,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2.她的眼睛,黑黑的,老是湿漉漉的,使那长长的睫毛,像是长在两池清水岸上的青草。
3.春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好像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也不出声音,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4.冬风气消了,湿漉漉的街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满地的残枝败叶。
5.走了一会,我的衣襟已经湿漉漉。
6.舱里的窗户外边挡着一堵湿漉漉的墙,舱里黑黑的,行李好像都大了一圈儿,挤得我喘不过气来。
7.山路窄得像一根羊肠,盘盘曲曲,铺满了落叶,而且时不时碰到漫流的山泉,湿漉漉的,脚底下直打滑。
8.笆外,篱笆里开着几株猩红的指甲花,几只麻雀抖动着湿漉漉的羽毛在篱笆外跳来跳去。
9.走进大门,两排花盛开在路边,猫脸花好像在向我们微笑,空气湿漉漉的,园林里好像有一层薄纱似的。
10.天气返潮,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真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