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 [dà yàn]
1. 一种冬侯鸟,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腿短,吃植物种子及鱼虫。群居于水边。飞行时常排成行列。又叫鸿雁。
英[wild goose;]
国语词典
大雁 [dà yàn]
⒈ 鸿雁的别名。参见「鸿雁」条。
大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乾巴释义:⒈干硬的饼状食物。《西游记》第十三回:“那 伯钦 另设一处,铺排些没盐没酱的老虎肉……点剁鹿肉、乾巴,满盘满碗的陪着 三藏 吃斋。”⒉因失去水分而收缩。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六:“太阳燥热……苞米的红缨一半干巴了。”杨朔《桃树园》:“石老海 病的有年数了,半身不遂,两条腿瘦得就象那干巴树枝,瘫在炕上不能动弹。”⒊指语言文字枯燥单调。茹志鹃《新当选的团支书》:“写完后自己看看又觉得太生硬,太干巴,于是撕掉重新再来。”黄宗英《大雁情》:“我实在不会写文章,挺生动的事儿,让我一写就干巴了。”
- 2.
云鸿释义:⒈飞行于高空中的大雁。⒉喻志向远大者。
- 3.
人似秋鸿释义: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
- 4.
冬候鸟释义: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如野鸭、大雁等。
- 5.
凫雁释义:⒈亦作“鳧鴈”。 野鸭与大雁。有时单指大雁或野鸭。⒉鸭与鹅。
- 6.
命轻鸿毛释义:鸿毛:大雁的毛。生命轻如鸿毛。形容生命毫无价值。
- 7.
哀鸣释义:悲哀地叫:大雁哀鸣。
- 8.
哀鸿遍野释义:《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后用“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有流离失所、悲哀呼号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 9.
嘎嘎释义:⒈形容鸭子、大雁等叫的声音。也作呷呷。⒉同“尜尜”(gá·ga)。
- 10.
在望释义:⒈远处的东西在视线以内,可以望见:大雁塔隐隐在望。⒉(盼望的好事情)即将到来,就在眼前:丰收在望。
- 11.
头雁释义:雁群中领头飞的大雁。
- 12.
孤雁哀鸣释义:离群孤单的大雁悲痛哀伤的鸣叫。
- 13.
小雁塔释义:在 陕西省 西安市 南 荐福寺 内。建于 唐 景龙 年间,因此塔比 慈恩寺 大雁塔 小,故名。塔身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体型峻秀挺拔。塔原为十五层,经多次地震,塔顶震坍,现余十三层,通高43米。
- 14.
干山暮雪释义:指夜幕下,冰雪覆盖在连绵无尽群峰之上,是作者借周围景物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
- 15.
归雁释义:亦作“归鴈”。大雁春天北飞,秋天南飞,候时去来,故称“归雁”。
- 16.
惊鸿照影释义:惊起的大雁留下的影子,形容事物的时间很短,只是留下一点痕迹。
- 17.
慈恩寺释义:唐 代寺院名。 旧寺在 陕西 长安 东南 曲江 北,宋 时已毁,仅存 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郊。唐 贞观 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 隋 无漏寺 旧址为母 文德皇后 追福所建,故名 慈恩寺。唐 玄奘 自 印度 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 雁塔,用以收藏从 印度 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 神龙 始,进士登科,皇帝均赐宴 曲江 上,题名 雁塔。雁塔 今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参阅 宋
- 18.
斜行字释义:指飞行的雁阵。大雁飞行时多排成“人”字形,故称。
- 19.
斜行横阵释义:指飞行的雁阵。 大雁飞行时或为“人”字形,或为“一”字形,故称。
- 20.
断雁孤鸿释义: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