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变通 变通的意思
biàntōng

变通

简体变通
繁体變通
拼音biàn tōng
注音ㄅ一ㄢˋ ㄊㄨㄥ
结构AB式
词性形容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iàn,(1)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变化;改变。【组词】:情况变了。变了样。(2) 变成。【例句】: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 使改变。【组词】:变废为宝。(4) 能变化的;已变化的。【组词】:变数。变态。(5) 变卖。【组词】:变产。(6) 变通。【组词】:通权达变。(7) 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组词】:事变。政变。(8) 指变文。【组词】:目连变。(9) 姓。

tōng tòng,(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组词】: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 懂得,彻底明了。【组词】: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 传达。【组词】: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 往来交接。【组词】: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 普遍、全。【例句】: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组词】:通奸。私通。

基本含义

指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地变化方法或处理方式,以达到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目的。

变通的意思

变通 [biàn tōng]

1. 根据情况而变动;不拘泥成规。

[be flexible; adapt sth.to circumstances;]

变通 引证解释

⒈ 谓事物因变化而通达。

《易·繫辞上》:“变通莫大乎四时。”
孔颖达 疏:“谓四时以变得通,是变中最大也。”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

⒉ 指不拘常规,因地、因时制宜。

汉 桓宽 《盐铁论·遵道》:“故有改制之名,无变通之实。”
唐 刘长卿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诗:“且欲图变通,安能守拘束!”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七章:“注意,原则上不动,那就是说,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还可以有灵活变通的馀地。”


国语词典

变通 [biàn tōng]

⒈ 为了顺应时势的变迁,作非原则性的弹性处置。

《易经·系辞上》:「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

固执


变通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明达释义:⒈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明达事理。⒉通达:明达公正。
    • 2.
      灵活释义:⒈敏捷;不呆板:手脚灵活。 脑筋灵活。⒉善于随机应变;不拘泥:灵活性。灵活运用。灵活调配人力物力。

变通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固执释义:⒈〈动〉顽固坚持(正确或不适应新的情况的意见)。⒉〈形〉(性情或态度)古板执著,不愿变通。

变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释义:不要死用一种办法,要变通。
    • 2.
      一个心眼释义:⒈指老实专心,没有二意。 ⒉比喻固执不知变通。如:你这人真是一个心眼,不会变个法子办吗?
    • 3.
      一大劫释义:⒈佛教谓世界经历一次大生大灭的漫长时间。包括“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参阅《俱舍论》、《大智度论》。⒉道教谓天运九千九百周,地转九千三百度,以致阴阳变通、天地改易。参见“大劫”。
    • 4.
      一把死拿释义: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 5.
      与时偕行释义:变通趋时。
    • 6.
      书呆释义:言谈行事不切实际、不知变通的读书人。
    • 7.
      事急从权释义:事情紧急的时候要看情况有所变通,不可死守教条。
    • 8.
      从权释义: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暂时的、变通的办法:从权处理。
    • 9.
      倜傥之才释义:指卓越、突出的才能。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其负倜傥之才,变通之术。”代表人物有西汉的贾谊。
    • 10.
      光圈释义:摄影机、照相机等光学仪器的镜头中改变通光孔径的大小、调节进入光量的装置。
    • 11.
      六要释义:古代画论所总结的绘画的六个要领。其说有二:(1)五代 荆浩《笔法记》:“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2)宋 刘道醇《圣朝名画评》:“所谓六要者:气韵兼力一也,格制俱老二也,变异合理三也,彩绘有泽四也,去来自然五也,师学捨短六也。”其说本 南朝 齐 谢赫 画家六法。参见“六法”
    • 12.
      凿四方眼儿释义:比喻呆板,不善变通。
    • 13.
      刻船求剑释义: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 14.
      十里长堤释义:十里长堤跨碧海,万年艰险变通途。 海堤全长2212米,接连高崎与集美,故称高集海堤。
    • 15.
      参变释义:参考而有所变通。
    • 16.
      反经从权释义:为顺应形势,违反常规,采取权宜变通的做法。
    • 17.
      反经合权释义:反经:不循常规;权:权宜的办法。为顺应形势,违反常规,采取权宜变通的做法。
    • 18.
      变例释义:不符合常例的变通条例。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推变例以正褒贬,简二传而去异端,盖 丘明 之志也。”《宋史·杨亿传》:“三年,詔为翰林学士,又同修国史,凡变例多出 亿 手。”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补注一:“文序或由右而左,或先下后上者乃是变例,然均有一定的规律,并不凌乱。”
    • 19.
      变通释义:依据不同情况,作非原则性的变动:遇特殊情况,可以酌情变通处理。
    • 20.
      吐奇释义:⒈出奇谋。晋 夏侯湛《三国名臣赞》:“昂昂 子敬,拔跡草莱,荷担吐奇,乃构 云臺。”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故藏器者珍於变通随时,英逸者贵於吐奇拨乱。”《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临危吐决”元 胡三省 注:“吐决,谓吐奇决策也。”⒉发出异采。刘师培《文说·耀采》:“赵至《入关》之作,鲍照《大雷》之篇,叔庠 擢秀於 桐庐,士龙 吐奇於 鄮县,游记之正宗也。”

变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释义:不要死用一种办法,要变通。
    • 2.
      一个心眼释义:⒈指老实专心,没有二意。 ⒉比喻固执不知变通。如:你这人真是一个心眼,不会变个法子办吗?
    • 3.
      一大劫释义:⒈佛教谓世界经历一次大生大灭的漫长时间。包括“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参阅《俱舍论》、《大智度论》。⒉道教谓天运九千九百周,地转九千三百度,以致阴阳变通、天地改易。参见“大劫”。
    • 4.
      一把死拿释义: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 5.
      与时偕行释义:变通趋时。
    • 6.
      书呆释义:言谈行事不切实际、不知变通的读书人。
    • 7.
      事急从权释义:事情紧急的时候要看情况有所变通,不可死守教条。
    • 8.
      从权释义: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暂时的、变通的办法:从权处理。
    • 9.
      倜傥之才释义:指卓越、突出的才能。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其负倜傥之才,变通之术。”代表人物有西汉的贾谊。
    • 10.
      光圈释义:摄影机、照相机等光学仪器的镜头中改变通光孔径的大小、调节进入光量的装置。
    • 11.
      六要释义:古代画论所总结的绘画的六个要领。其说有二:(1)五代 荆浩《笔法记》:“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2)宋 刘道醇《圣朝名画评》:“所谓六要者:气韵兼力一也,格制俱老二也,变异合理三也,彩绘有泽四也,去来自然五也,师学捨短六也。”其说本 南朝 齐 谢赫 画家六法。参见“六法”
    • 12.
      凿四方眼儿释义:比喻呆板,不善变通。
    • 13.
      刻船求剑释义: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 14.
      十里长堤释义:十里长堤跨碧海,万年艰险变通途。 海堤全长2212米,接连高崎与集美,故称高集海堤。
    • 15.
      参变释义:参考而有所变通。
    • 16.
      反经从权释义:为顺应形势,违反常规,采取权宜变通的做法。
    • 17.
      反经合权释义:反经:不循常规;权:权宜的办法。为顺应形势,违反常规,采取权宜变通的做法。
    • 18.
      变例释义:不符合常例的变通条例。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推变例以正褒贬,简二传而去异端,盖 丘明 之志也。”《宋史·杨亿传》:“三年,詔为翰林学士,又同修国史,凡变例多出 亿 手。”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补注一:“文序或由右而左,或先下后上者乃是变例,然均有一定的规律,并不凌乱。”
    • 19.
      变通释义:依据不同情况,作非原则性的变动:遇特殊情况,可以酌情变通处理。
    • 20.
      吐奇释义:⒈出奇谋。晋 夏侯湛《三国名臣赞》:“昂昂 子敬,拔跡草莱,荷担吐奇,乃构 云臺。”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故藏器者珍於变通随时,英逸者贵於吐奇拨乱。”《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临危吐决”元 胡三省 注:“吐决,谓吐奇决策也。”⒉发出异采。刘师培《文说·耀采》:“赵至《入关》之作,鲍照《大雷》之篇,叔庠 擢秀於 桐庐,士龙 吐奇於 鄮县,游记之正宗也。”

变通造句

1.哪有人如此胶柱鼓瑟,不知变通

2.这种变通处理,我国涉外税法上不乏先例。

3.你喜欢追根究底,探寻真理,但有时候你却不知道变通

4.经过这次培训,你一定会对随机应变的人的变通能力感到惊奇!

5.参考古代制度要知变通,食古不化是不行的。

6.他做事呆板,不知道变通,为此失去了好多机会。

7.面对凶恶不要害怕,要面对它只要懂得真确方法,忍一忍退一步,灵活变通

8.做人一定要学会变通不能总是削足适履。

9.如果只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而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加以变通,就无异于截发留客。

10.经验固然重要,但却不能守株待兔,不知变通

11.只要你肯吃苦,没日没夜的读书,就会有用,读熟了自然就生巧,考试无非就是课本上变通

12.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像跳球一样懂得变通

13.就这些,你变通着用。

14.因应各种状况,我们不宜刻舟求剑,不知变通

变通(biant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变通是什么意思 变通读音 怎么读 变通,拼音是biàn tōng,变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变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