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kě kè,(1) 允许。【组词】:许可。认可。宁可。(2) 能够。【组词】: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3) 值得,认为。【组词】: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4) 适合。【组词】:可身。可口。可体。(5) 尽,满。【组词】:可劲儿干。(6) 大约。【组词】: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组词】:他可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11) 姓。 ◎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yù,(1) 比方。【组词】:比喻。譬喻。(2) 明白,了解。【组词】:不言而喻。家喻户晓。(3) 说明,使人了解。【组词】:晓喻。喻之以理。(4) 姓。
1. 没法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蛮横、固执、愚昧。
英[be impervious to reason; cannot reason with;]
⒈ 无法跟他讲道理。形容态度蛮横。
引巴金 《家》八:“他们简直不可理喻,一定要进去,终于被我们的人赶出来了。”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她的日益变成暴躁、偏狭,有时竟至横蛮不可理喻,过错完全由他铸成。”
⒈ 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强横,丝毫不讲道理。
例如:「这人态度上如此专横,简直不可理喻。」
1.那种人不可理喻,别和他一般见识。
2.他那种人,简直不可理喻,别去跟他一般见识。
3.因为他不可理喻,本性难移。我必须找份新工作。
4.你这人真是不可理喻。
5.这些人拗得很,不管怎样劝说都不听,真是不可理喻。
6.这种不伏烧埋的人,真是不可理喻。
7.这个嫌犯真是恬不知耻,明明做了坏事,反而将过错推到被害人身上,实在不可理喻。
8.凶恶也是一种不可理喻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你我都应鄙视的现象,是一种心理扭曲的前兆,是一种野蛮的标志,是一种只有坏人狼狈为奸的勾当,是一种非人道的表现,是一种湮灭人性的做法,是一种希望破灭后对人性的残踏,
9.正如男人都知道,女人的嫉妒无法理喻;同样的,男人的猜疑也是绝对不可理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