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乌江 乌江的意思
jiāng

乌江

简体乌江
繁体烏江
拼音wū jiāng
注音ㄨ ㄐㄧ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ū wù,(1) 指“乌鸦”。【例句】: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2) 黑色的。【组词】:乌亮。乌云。(3) 无,没有。【组词】:化为乌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5) 同“呜”,呜乎。(6) 姓。

jiāng,(1) 大河的通称。【组词】:江山。江河。江天。江干(gān)(江边)。江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组词】:江防。江汉。江淮。江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江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江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江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

基本含义

指黑暗、险恶或困难的境地。

乌江的意思

乌江 [wū jiāng]

1. 长江上游南岸的重要支流。发源于黔西北山区,向北在涪陵入长江,全长1050公里,谷深水急,富水能资源。

[Wujiang River;]

乌江 引证解释

⒈ 水名。在今 安徽省 和县 东北。附近原有 乌江亭,相传为 项羽 兵败自刎处。

《史记·项羽本纪》:“於是 项王 乃欲东渡 乌江。”
闽 徐夤 《恨》诗:“乌江 项籍 忍归去,雁塞 李陵 长繫留。”
清 赵翼 《鄱阳湖怀古》诗:“楚 歌四面 乌江 败, 吴 火中流 赤壁 烧。”


国语词典

乌江 [wū jiāng]

⒈ 河川名。源自贵州高原上的河流。其北源为赫章县西山区的六冲河,南源于威宁县东的三岔河,两源于黔西县南境会合,名鸭池河,蜿蜒东流,纳清水江后,始称为「乌江」,流至涪陵县东注入长江。全长九百四十公里,流域面积达八万五千八百平方公里。


乌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目释义:⒈一只眼睛;独眼。 《晋书·殷仲堪传》:“父病积年,仲堪 衣不解带,躬学医术,究其精妙,执药挥泪,遂眇一目。”《南史·王伟传》:“元帝 求而视之,檄云:‘项羽 重瞳,尚有 乌江 之败;湘东 一目,寧为 赤县 所归。’帝大怒。”按,南朝 宋 刘彧 封 湘东 王,独眼。⒉一个网眼。《淮南子·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汉 祢衡《鹦鹉赋》:“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⒊一眼望去。宋 朱熹《题翠壁》诗:“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 2.
      不到乌江不肯休释义:犹不到黄河心不死。同“不到乌江不尽头”。
    • 3.
      东渡释义:⒈渡向东岸。《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欲东渡 乌江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户十餘万皆东渡 江 。”⒉特指东去 日本 。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闻 素民 已东渡。”
    • 4.
      乌江释义:⒈也叫黔江。长江支流,贵州省最大河流。发源于该省西部乌蒙山,在重庆市涪(fú)陵入长江。长1 018千米。中游谷深水急,险滩相接。⒉古地名。秦置乌江亭,因附近有乌江而得名。在今安徽和县东苏皖界上有乌江镇,楚汉之际项羽垓下之战败溃,至此自杀。
    • 5.
      九里山释义:⒈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北。 传说 楚 汉 相争时,韩信 在 九里山 前列阵,十面埋伏,智取 项羽。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当日个谁展英雄手,能梟 项羽 头,把江山属俺炎 刘,全亏 韩元帅,九里山 前战鬭,十大功劳成就。”《水浒传》第四回:“九里山 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 乌江 水,好似 虞姬 别霸王。”⒉借指计谋。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原来那诗句儿里包笼着三更枣,简帖儿里埋伏着 九里山。”
    • 6.
      乾浄利索释义: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郭天民《从乌江到泸沽》:“我军一枪未放,干净利索地把这一个民团中队收拾了。”
    • 7.
      二万五千里长征释义:简称长 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转移。由于王明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均 先后被迫退出根据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 江,攻占了遵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 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中央红军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 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
    • 8.
      单枪匹马释义:也说匹马单 枪。比喻行动无人帮助,独自勇往直前。五代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 9.
      卷土重来释义: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重新恢复势力。唐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卷土:卷起了尘土,形容人马奔跑。重:再。
    • 10.
      同乐会释义:单位、团体召开的庆祝会。 因会上常有文娱节目演出,故称。刘亚楼《渡乌江》:“年底最后一天,部队照例要开同乐会,庆祝一年来所获得的胜利。”林海音《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 11.
      如环无端释义:在用兵时要善于用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奇正结合,奇正相生,才能克敌制胜。奇正相生就像是沿着圆环来循环,是无头无尾,没有始终的。你可以用项羽在最后兵败乌江亭时,只剩了很少的人,也没有放弃使用奇正结合的手段来消灭汉军。他把部队分了几支小对,轮番进攻,消灭了很多汉军,让汉军望而生畏。他的自杀是出于自愿,不仅军事上的失败。
    • 12.
      干浄利索释义: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郭天民《从乌江到泸沽》:“我军一枪未放,干净利索地把这一个民团中队收拾了。”
    • 13.
      毅魄释义:犹英灵。语出《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清 黄景仁《东阿项羽墓》诗:“昔奠絮酒 乌江 头,知君毅魄羞江流。”清 丘逢甲《夏夜追话旧事》诗:“如闻 鹿耳 鯤身 畔,毅魄三更哭义旗。”郭沫若《由葛录亚想到夏完淳》:“束发从军,死为毅魄。”
    • 14.
      湘江释义:⒈洞庭湖水系河流之一,湖南最大河流。发源于广西东北部,流贯湖南东部,在湘阴县注入洞庭湖。全长856千米。干支流大部分可通航。⒉乌江支流。在贵州中部。长137千米。
    • 15.
      贵州释义:中国西南部一省,简称黔。东临湖南,南界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2856万,省会贵阳。全省为高原,喀斯特地形广布,乌江为最大河流,水力资源及矿产丰富,煤、铝、汞等储量居全国前列,经济以农业为主。
    • 16.
      进军释义:军队出发向目的地前进:红军渡过乌江,向川滇边境进军。 进军的号角响了。向科学进军。
    • 17.
      龛火释义:壁龛中的灯火。 宋 王之道《宴桃源·乌江路中》词:“黄叶声迟风歇,龕火夜寒明灭。”清 曹寅《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四:“宝勒金鞍少年事,祗应龕火伴幽寥。”

乌江(wuj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乌江是什么意思 乌江读音 怎么读 乌江,拼音是wū jiāng,乌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乌江造句子